1.5萬字深銳觀察:2024下半年中國市場高音質耳機半年鑑(上集)
這裡是一年可能兩度的《音聲指南——2024中國市場高音質耳機下半年鑑》,作者是一位步入“40迷茫期”的80後。
全文近30000字,約是《上半年鑑》的2倍。個別平臺的閱讀器可能會崩潰。(本站只能容納1.5萬字,故分兩部分發布)
事實上,撰稿期間是時不時地崩,在寫到28000字時,編輯器頁面全白,之後瀏覽器又詭異的多次警告說無法支持。
總之,可以收藏先。
爲何字這麼多?主要是廠商們普遍喜歡在秋季和雙11前扎堆發佈新品,這很難精簡。
再一個原因是越來越多的新品開始在技術和噱頭上猛下功夫,你會發現他們的商品描述是一年比一年長,所以,想三兩句話就客觀概括完一個新品,變得越來越不可能。
入選《下半年鑑》的耳機大都是我認爲很好,不願出閒魚斷舍離的“新品”。當然,也有幾個“老品”夾雜其中,原因是它們仍有很強競爭力,沒被後浪給宰了。
也有新品落榜,原因是我覺得它被其它新品或大廠舊型號給圍剿了。這裡不提及。
全文共提及38款型號,實際36個主要型號。
與《上半年鑑》不同,這次進一步強化點評“深度”,有時看着就像是幾十篇評測的彙總。
另一個不同是,相同價格區間涌入了更多優質型號。如499元和699元這兩個價位,就各自涌現了超過3個“絕頂高手”搶市場的情況——音質大戰從未像今年下半年這般激烈!
還有個不同,基本每篇點評下面都會有“注意事項”,這裡涉及產品的“不夠理想”和“獨特之處”,亦或是“我本人的思考和疑惑”。
與以往相同的是:每個型號配兩到三張圖;有的型號寫的短,有的寫很長,無規律;排序基本上是依照價格的由低到高。
由於這種文章不是我8年前熱衷的帶貨推薦盤點,而是梳理性質的觀察,故很多字、詞、術語都經過反覆斟酌和頻繁修改。而真正耗時費腦的是,我不能也無法憑印象去談它們,所以這幾十個型號仍要像平時寫測評那樣,再經歷數輪的插拔、切歌、調音量、整耳套、競品PK。到最後,以往6小時搞定一篇稿子的事,這篇是花了近100小時。
感謝各位(2015年6月的正規碼字生涯)近十年或近一週的關注。
到了某個年齡,隨時都是終點。我們看不到彼此,但能彼此感知。知足。
價格由低到高排序:
正文:
1、水月雨 夸克2:
售價69元,搭載一顆業內罕見的直徑7.8mm的液晶聚合物球頂複合柔性懸邊的微型動圈單元。
全鏈路非線性失真幾乎都控制在了0.05%以內。
通過封閉式前腔設計以及高效的N52磁體,再加上廠商對它細緻入微的科學調教,使它成了目前70元內,集高隔音(被動降噪)、深沉低音(爽)和自然音色(中性堅實)於一體的Type-C插頭耳機。
另外,比起普通Typc插頭,它插頭外殼內嵌有解碼+耳放+DSP,並可硬解32Bit/384kHz高解析度音頻。這對蘋果15、16手機用戶,以及各種帶有USB-C接口的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安卓設備都很友好。
相對多年前類似造型和體積的有線入耳,它聲音方面的突破有兩點:一是有“比較宏偉的聲場”,表現在線條寬鬆舒展,會讓人感覺不像是這麼小腔體能發出來的;二是實現了“深邃厚實的低音”,這種低音在較宏偉的聲場內,又增強了聲音的整體感染力和規模感。
夸克2是2024年下半年入門價位段內,我遇到的既實用方便,又能傳遞準HIFI音質的那個便宜“手機耳機”。也是厭倦了TWS,渴望感受“智能手機+解碼耳放有線耳機”一站式音質解決方案威力的上佳選擇。
注意事項:
1、存在些許聽診器效應;
2、耳套安裝需要花點力氣;
3、左右聲道的識別貌似無盲點,若在光照不佳的環境下使用,只能通過尋覓線控(位於右側)的形式識別左右。
2、TFZ錦瑟香也 QUEEN和KING KONG
TFZ的耳機常有這幾個特點:一“動圈”,二“強勁”,三“監聽風格”,四“潮流外形”。
再就是耳機靈敏度往往很高,聲音動態往往很好,這意味着,用戶既不必顧慮前端能否推好,也不必憂慮是否會有聽感沉悶乏味的問題。
回主題,QUEEN和KING KONG都是今年推出的,但後者是8月發佈,也就是下半年的新品。
前者是把該品牌多年前799元的耳機殼體下放到100元,後者則是新設計的時尚面板,這倆的價位,我記得都是99元,但因爲國內“卷”的要死,所以敬請留意優惠變動。
QUEEN的聲音風格有點像三星GALAXY BUDS亮度輕微提升,動態和聲場又全面增強的強勁版本。有着清晰迅猛的低音、高密度飽滿人聲,以及夠大的橫向聲場。前陣子,我拿它對比初耳聲學與之同價位的GATE,原以爲GATE會略勝,但沒想到QUEEN在硬素質上竟有着壓它一頭的領先,特別是密度感和立體感給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極其動人。
至於KING KONG,它的調音和QUEEN算是互爲陰陽。QUEEN更注重平衡,而它就更強調“低音”的硬朗和厚實。它的橫向聲場略遜於QUEEN,縱深感倒是更好。另外,主體框架的清晰度,兩者幾乎一個水平。
所以,若你非常注重低音氛圍,那就KING KONG。若對平衡性更看重,選QUEEN。
注意事項:
1、QUEEN的腔體更輕,KING KONG稍重;
2、QUEEN偏亮,也略銳利,但頻響走勢以及振膜特性結合在一起後,聽着還是挺自然的,它很擅長快速“煽動”聲音中的趣味、衝擊和凝聚力,味道冷峻而濃郁。KING KONG的亮度略微收斂,衝擊力常體現在中、下盤,對低音節奏多的音樂確實會有聽感上的明顯優化,而且不會糊;
3、這倆都略微欠缺自然的鬆弛感和對微細節的更細膩表達。
3、Hzsound 白雪
2024年10月的新品。賣110元。
10mm動圈單元,液晶高分子聚合物球頂+PU懸邊的複合振膜,兩個N52等級磁體,這三樣保證了發燒級的聲音密度和低頻響應速度,即紮實、清晰的前提。提供兩種可改變音色的耳套,我感覺都用得上。
面蓋使用了百元檔少有,成本相對較高的航空級鋁合金和樹脂滴膠工藝,凸顯“冰雪”感。實物比圖片好挺多。
風格:猛低音+自然舒展明亮人聲+高密度全頻+細膩的高音解析。
頻響曲線趨近哈曼2019,並且從低頻的70Hz一直到超高頻的10000Hz,非線性失真都能徘徊在驚人的0.007%到0.06%之間,確保了強勁、安定和透明。
通過複合振膜及優良的工程數據,白雪實現了很好的立體感和迄今我聽過的“百元檔超高水平低音”,低音好在“下潛很深但不淤積、量感蓬鬆可控、回彈迅疾、喉位壓迫”。通常低音多的耳機,較容易出現淤積和回彈慢的問題,影響全頻自然度和速度感,但“白雪”沒這問題。
中頻很清晰、溫潤、厚度理想。全頻高飽滿度、高分離度。不同聲音元素的主次、遠近、強弱關係表現得較真實、細膩。另外,它和很多動圈耳機一樣,也有着瞬態不快也不慢的近似“黃金分割”的音樂速度感。
人聲亮度適中,中高頻輕微偏亮。無突兀的強化橫向聲場的高頻增益,也沒有多餘的對人耳最敏感頻域的修飾。人聲輕微凸出,但落位仍合理。在解析優良的前端設備下,如水月雨水解2Ti、天使吉米LUNA、山靈UA5這些,基於寬口耳套的它會提供比窄口套更“豐富”的高頻微細節。
整體能量分佈均衡,有縱深型球狀聲場,垂直空間很不錯,會感到它的聲音是“立”起來的,很有朝氣。
上圖爲國外的測試分析報告(翻譯後),頻響曲線和廠商測試的基本一致。雖說極低頻增益較大,且整個低音區能量也都非常充沛,但由於“白雪”中高頻4kHz的慣性蔓延以及複合振膜強瞬態的特性,讓它的中頻線條仍能保證高分辨率和優良的舒展自然度,不至於出現不同頻域結像互相擠壓的悲劇。個人覺得“大孔耳套”下會更舒展,低音也更蓬鬆豐滿。小孔耳套更凸顯速度和銳度。
最後,“白雪”的左右聲道一致性延續了自家經典心鏡Pro的夢幻級表現,THD和羣延遲也都極優秀。
注意事項:
1、它像水月雨“蘭”的低音下潛和聲音密度增強版;
2、因寬口耳套和窄口耳套顏色相同,且都被放在同一塑料袋裡,換套時需注意區分,最好是翻過來,通過觀察管壁厚度來確認哪個是窄口徑;
3、與心鏡ZERO偏監聽和注重高頻延伸不同,“白雪”更擅長表現澎湃大氣的樂感;
4、用VIVO手機(有3.5耳機孔)直推,會偏幹、略薄,換蘋果手機或是給這部安卓手機接上小尾巴,音質驟升。
4、鳳鳴天音(CELEST) 深淵黑龍
參照哈曼2019目標曲線調音的Kinera子品牌鳳鳴天音(CELEST)的入門級動圈耳機,面板內嵌的龍鱗有着匹敵高端耳機的“精雕巧琢”感,打通了“神話”與“現實”的隔閡,有着視覺上的趣味性,這是低價樹脂殼體耳機中,迄今工藝水準和藝術感最具突破性的一款。
深淵黑龍在美國、韓國等音頻測評媒體那裡,拿到了同期多款耳機中相對更高的音質綜合評級和很好的實際聽感評價。甚至是面板和線材的品質也有獲得高口碑。
可能是因爲採用了整張LCP膜片的原因,其音色有着相比LCP複合膜更特別的味道,呈現出輕微慢速,更柔和,以及更寬鬆大氣的一面,而這種細緻卻不緊繃的溫暖調性,在與寬大的聲場疊加後,也會讓人的神經很快鬆弛下來。基於此,它會對爵士、嘻哈、流行等一些不強調“極速感”的曲種帶去更多浪漫而恢弘的意境。
另外,它的頻響曲線從5kHz的滾降大大降低了密集高頻出現時,刮耳和聒噪的可能性,這對那些顧慮高頻刺激的音樂愛好者而言,會有吸引力。我本人很欣賞它的大氣、耐聽。
值得一提的是,鳳鳴天音(CELEST)出於市場戰略的考慮,在入門級的100到200元價位,接連推出了三款型號,按時間順序排,分別是“應龍”、“深淵黑龍”以及“青龍”,似乎都是參照哈曼2019調的音,最新的“青龍”我不清楚調音如何,但“深淵黑龍”柔和與磅礴氣勢的融合,我還挺迷的。
注意事項:
1、瞬態略顯不足;
2、近幾年HIFI廠商做產品,有很多會爲提升耳機本體競爭力而精簡配件,深淵黑龍就是其中之一,包裝盒裡的耳套只給了一種寬口徑的,且無收納包,若你想體驗它更威猛的低音,可以另購或自尋窄口徑耳套,當然默認耳套下的它也不缺低頻,畢竟哈曼2019;
3、價格初期199元,大促的話,可能會再低個一二十?
5、TWISTURA D小調
差不多是2024年10月發佈,售價199元。動圈。
腔體造型很個性,也很前衛,而透明面板+精緻英文字體+浮雕LOGO+鋅合金底殼的設計元素,更是將它的個性進化爲“高級”。不得不說,它在現如今的低端入門耳機中,真正有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而它的出現,或許也會加速低端耳機“集體高級化”的進程,特別是我們的國產耳機。
調音方面,很接地氣,它常讓我想起軍訓教官說的那句“落地咋坑”。具體的說,就是低音和人聲的“質感”做得很好,表現在“結實、凝練”,極具動態之美,能很乾淨利落、飽滿威武的詮釋不論頻率的聲音。
不同於深淵黑龍的大氣、溫柔,D小調更擅長以類似微距的形式展現聲音的紋理,從低頻到高頻,它都更清晰也更極速。聽着很爽快,很現代。低頻量感稍多,但仍屬適度,不會四處飄蕩,給中頻提供了良好的不被幹擾的居所,也讓人耳可以更明顯的感知樂聲主體的輪廓和情緒。
總之,三頻比例整體還是挺均衡的,低音威力和人聲自然度也都很不錯。
真正讓它變得有性價比和聲價比的是,三個可改變音色的導管以及一個工藝精緻的微型解碼耳放(手機小尾巴)。
有了這些小東西,再配合不同的耳套,真的可以讓“發燒”的你折騰好一陣子的。尤其值得表揚的是它的三種導管都“可聽”也“耐聽”,區別於某些可換導管的耳機,要麼難以明顯改變音色,要麼改得太刺激或太糊。
綜上,一流的製造品質和外形設計、均衡的調音、有實用價值的三種導管、以及一個可適配蘋果手機,能解碼高解析度音頻的小尾巴,所有這些,讓它在199元價位顯得鶴立雞羣。
注意事項:
1、音色稍稍偏幹、略顯中性、整體硬朗挺拔。
2、比較接近於“近景”聲音成像,不太擅長橫向聲場,高頻延伸很不錯,但可能是全頻能量分佈彼此傾軋的原因,聽着不是特別過癮。
3、佩戴穩定性比常規設計的入耳式耳機對耳套的依賴更大些,個別用戶可能需要多調試。
4、品牌名TWISTURA有逆轉未來的意思。
6、TWISTURA D大調
也是動圈。鍍鈹膜片。先於D小調發布的品牌創始型號,由於渠道鋪很廣,海外市場口碑也迅速崛起。
如果說D小調是接地氣,那麼D大調就是接“仙氣”了。
在整體自然度很不錯的前提下,它給出了更爲出彩的解析和明顯強大的高頻延伸,聲音很有光澤感和空氣感。有時,它會讓我想到森海IE800,也偶爾會有當年Vsonic碳納米管振膜加持的GR07C的味道。但比這倆強的是,它的頻響科學性和人聲韻味都更好。
對比D小調沉穩厚實的中、低頻,D大調就比較清瘦,但也更爲監聽,像LIVE、女聲、器樂演奏、空靈系的各類音樂作品都是它擅長的,聽完常有神清氣爽的感覺,一如薄荷糖般提神。
由於整體呈現出一種較爲遠景的成像,這使得大齡男歌手的嗓音滄桑感難以被它很“地道”的表現出來,所以,若你在意這個,建議選擇D小調或其他。
喜歡森海IE800、AKG K3003或N5005的這些老燒友,可以試下這個300元檔的D大調。它的精緻感,明亮度,還有對聲場的高水平表現都很值得一聽。
補充:它和D小調有相同的配件:1條解碼耳放線、3個可調音色的導管和兩種類型的耳套。
注意事項:
1、聲音偏亮,若你對高頻很敏感,可能最終只有“古典”導管可用。。
2、人聲較細瘦,有精緻感,有點近似索尼MDR-7506和XBA-300AP的綜合體,若你喜歡暖色調或厚實人聲,可能不合適。
3、大面積的鋅合金應用,使得腔體較重,似乎比D小調還重一點,這在中、低檔耳機中不多見。
4、從視覺觀感來說,它的檔次要高於D小調。
5、給的配件和D小調似乎完全一致。
7、山靈SONO
這是《2024上半年鑑》入選型號之一,是山靈狠下功夫的“貌似入門級耳機”,也好像是他們頭一次在商品描述頁提“卷”字,是野心十足的作品型產品。
價格由最初的398元微降到350左右。從總體來看,依舊有高競爭力。
腔體是某種金屬材質,合金熔鑄+CNC+手工拋光打磨,展現出近似月光般的鏡面,很小巧的造型和8g多一點的重量對小耳朵人羣也很友好。
揚聲器結構很強大,展現了相對於競品的瘋狂:負責低頻的生物振膜動圈+負責中頻的液晶懸邊和鍍鈦球頂+定製的高頻動鐵單元,期間特別設計了“3磁路”,比常見的雙磁路再“猛”一些,另外,它還給配了一條該價位少見的4股32芯單晶銅鍍銀線,誠意到家了。
出於可玩性的角度,提供了兩個調音導管,一個均衡,一個明顯增強了低音,我覺得這倆都很好聽,不是技術噱頭。
頻響曲線也很不錯,基本上是均衡的,但也有因技術設計而產生的獨特味道,當然了,山靈的東西都很有“想法”,會多一些樂感和趣味。SONO的具體風格:鬆弛、潤澤、彈性、亮麗。整體非常鮮活。
注意事項:
由於是圈鐵結構,故相對單動圈或單動鐵而言,還是會有點銜接的瑕疵,不過,若是不對比,可能難以感知。
另外,不同類型的發聲單元放一起,如果“聽着像一個單元”,或是就像“單動圈”,那從某種角度來說,也挺可悲。各自發揮自己的強項,各自稍微的刺激下感官,調動更多的音樂情感,也是好事。
山靈是個特別講究“音色”和“音樂性”的HIFI廠商,你會發現它的耳機在振膜材料及整體音響設計上,有着比競品更特別一些的細膩心思。如果你經常對比這些廠商的“官方描述頁”,慢慢的就會發現這些有趣的事。
8、水月雨Aria 2
我手裡都有三個ARIA了,但綜合素質最強的還得是最新的ARIA 2(2023年11月發佈),它的均衡性、厚度感、通透感都非常好,是可以和自家的“蘭”一起,作爲他們千元內“入門級”高音質的真正代表。
外殼配置:鋅合金腔體(合金熔鑄)+黃銅鍍金導管;
殼內配置:新的動圈單元搭載了全新開發的TiN陶瓷鍍層球頂複合振膜,通過兩種工藝對三種材料進行復合,實現了遠比金屬鍍層更優秀的平坦高頻響應和比其他結晶類鍍層振膜更低的失真,有着極好的高音細節且幾乎不引入任何毛刺感。
它拿到了今年6月份VGP2024夏季1.5萬到2萬日元之間的金賞。是最近年來,400到500元之間最具競爭力的之一。而考慮到它非常強悍的測試數據以及品牌力,附近價位的幾個型號想必也都會深感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它是水月雨第一個“把配件水平提上去”的耳機,原因可能是友商們太卷所致。具體是提供了可換插頭的線材,3.5和4.4插頭都附送了。此外,收納包品質也比過往型號有提升,看着是真正有了些檔次,而且內部空間也更充裕,更有實用性。
注意事項:
1、和水月雨MAY對比,ARIA 2聲音更紮實,線條更凝聚和穩重些。
2、音色略幹,低音的彈力和人聲的肉質感少了些,相對欠缺對流行樂中情感的愉悅性表達。女聲不夠美,不如MAY悅耳。
9、達音科DUNU TITAN S2
這是HIFI圈一線品牌達音科2024下半年發佈的新品,是之前那個火爆海內外的TITAN S的迭代型號。
與競爭對手相比,他們仗着家大業大,沒有一丁點在配件上縮水的意思,透着捨我其誰的霸氣。全面升級的更結實且不易打結的可換4.4平衡插頭的線材、更具質感的收納包,以及四種可改變音色的耳套,所有這些鑄就了它超高的性價比。
雙十一來臨,TITAN S2貌似會從本就很高性價比的499元殺入399?
碼字時,我看到初代TITAN S從以往的399降到了259——國產真是卷的要死。
初代TITAN S的頻響曲線有些接近單動鐵耳機音特美ER4XR,但由於動圈單元參與其中,且極低頻有更多一些的增益,音樂味卻更好。實際聽感清爽、平滑、音色微涼、線條鬆弛。低音雖然並不重,但下沉質感卻非常不錯,是前兩年有線耳機中的一個準爆款。
到了TITAN S2,達音科在保持初代“極清晰”風格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強化了中、下盤的“厚實度”,調出了相對更濃的低音和更具韻味的人聲,情感表現力由此獲得提升。
兩代TITAN S對比,初代靜謐如水,意境悠遠,二代既溫暖又痛快,更容易激發泛中頻區(300到4000Hz)的情感。不差錢的話,這倆其實可以“雙修”。總價也就700多。
注意事項:
1、基於音樂性和音響性雙重角度審視,TITAN S2基本找不到所謂的聲音瑕疵。相對純科學HIFI耳機,它對流行樂濃情和蜜意的表達,更令人欣賞。
2、外殼稍重,外形設計略另類,不一定每個人都覺得好看。
3、比初代腔體減小了一圈,舒適度有提升。
4、原線下的聲場不算大,換某些升級線可蛻變。
5、人聲流行的感情表現力要好於定位略高於它的KIMA 2,近似FINAL A4000和A5000的關係。
10、SIVGA 鵲
資歷深厚,擅長做大耳機的工程師品牌SIVGA,曾在七八年前推出了M00系列的多款木腔體入門或中檔耳塞,可惜由於各種原因,這些作品大多沒能賣起來,以至於被迫清倉,非常可惜。
也許是倒黴太久,幸運星自會來臨。他們的M009、鵲、夜鶯、M200平頭塞都獲得了非常好的訂單,當然我也有幸參與其中。
要說鍍鈹振膜在入門HIFI耳機中的應用,SIVGA很可能是全球耳機品牌中最早的那個,而新品“鵲”就是他們自M009之後的第二款“鍍鈹膜”作品。
“鵲”的聲音密度、動態、細節飽滿度、橫向聲場和高頻自然度,都比曾經熱售超萬條的M009好很多。是徹底的升級。由於中氣足,且頻響健康,它常給人一種很大氣的感受。
抖音直播帶貨的幾位也非常熱衷賣它,原因是價格合理,外觀個性高級,音色音質又在這個價位很有競爭力,不易產生售後。所以誰都想賣。
(北美楓木面板和鋅合金電鍍前腔讓它盡顯優雅,標配線材有低價位耳機中罕有的尊貴氣質,做出了“男人飾品”的效果。)
上面兩張圖分別是外媒和SIVGA內部測試的頻響曲線,基本一致。它有着合理而充沛的低音量感,60到300Hz增益幅度較大,可提供更具壓迫感和暖調的中下盤音色,得益於40Hz以下的衰減,中高頻相對於低頻更大幅度的隆起,以及鍍鈹膜片的強大瞬態響應,在一定程度上稀釋了悶感,釋放了線條的舒展性,擴展了聲場。
聲音基本特點:溫暖、中性、較宏大的聲場、自然飽滿的人聲、剛猛動態與凌厲瞬態的組合帶來恣意而磅礴的氣勢。
男嗓自然厚實,女嗓還原度高,整體無明顯的性別偏向和韻味染色(中性);
高頻量感不算很多,相對準哈曼2019風格的耳機,會略微缺少該頻域的“器樂閃爍”,但9k到15kHz超高頻卻有着強勁延伸,鑑於膜片的聲音特性,你會聽到很不錯的空氣感和高頻延伸。
外媒測評中,認爲它對彈撥類樂器(如絃樂)的表現較爲驚人,這一點我也認同。
和達音科TITAN S2對比,鵲的低音量感更多些,聽流行、搖滾等曲種,會有更恢弘的意境和更暖柔耐聽的人聲,且不論音量開多大也不易有齒音困擾。略顯可惜的是,高頻能量稍稍不足,以及低頻增益範圍較廣,這讓它的“透明度”略遜於TITAN S2。但有趣的是,較大的低音量感,並未干擾女聲的音色,實際女聲的甜美和清純感仍明顯,究其根源,可能跟振膜有關吧。
注意事項:
1、早期銷售的“鵲”在前腔部分可能會有類似“掉漆”的情況出現,會比較影響顏值,廠商目前已經改進了電鍍工藝,實際色澤亮麗許多,看着比以前高級好多,另外,面板上SIVGA logo也有強化蝕刻,以凸顯清晰度。所以越是後買的燒友越幸福。
2、鍍鈹膜片可能有必要煲機,久了會有更潤的線條,粗聽可能會有“偏幹”跡象。
3、收納包的材質在這個價位算是優秀水平,同檔次幾乎沒有廠商會給這麼好的包。但有強,就必有弱。“鵲”的配件着實是少,只有單端插頭的線材,耳套種類也不豐富(常規的兩種)。從行業角度看,通常這意味着廠商把所有精力和成本都用在了耳機本體上。
(額外補充個開放式藍牙真無線耳機SIVGA SO2)
這是SIVGA去年推出的一款開放式耳機,他們爲之投了很多錢。
我起初只覺得聲音不錯,但不確定到底值不值這個價(400+),畢竟我也不太瞭解該領域。
於是出於好奇心,陸續搞到幾十個OWS給它做了私下的競品PK排名,競品價位從100到1000都有覆蓋,最終SIVGA SO2在近30款OWS中,光是音質就排在了非常靠前(前三名)的位置,當然,音質ok還不足以非常推薦。它真正好的是生活中的細節體驗,我用了很久,隱約有面面俱到的感覺,有實用價值。
也因此,我最終認定它是2024到2025年國內市場“最值得買”的少有的幾個OWS之一。也值得所有帶貨主播和經銷商去拿貨,實現三方共贏。
當然,我也沒看錯它。SO2差不多從今年起,在抖音、拼多多、京東、淘寶四大平臺都成爲關注度很高,銷量和口碑也都非常不錯的高性價比OWS。堪稱OWS中的現象級。
額外聯想:
1、早期有品控問題,像我收到的兩個樣機,其中一個一邊喇叭不響。不過後期很可能優化了。
2、它的兩個顏色版本都沒有數碼產品常見的指紋污漬問題,手汗再多,也不影響它充電倉的顏,而且這個充電倉的材質夠硬,閉合夠緊,也能起到很強的對耳機本體的防護。事實上,能兼顧這兩點的,在競品中也很少。
3、給OWS設計APP,並在裡面加入各種調音效的功能,或是支持很高規格的編解碼器,這些巨無聊。我慶幸SIVGA沒有在這噱頭的適合溢價的地方耽誤工夫。
4、如果你想給喜歡聽音樂的老年父母買聽歌的耳機,那現階段最合適的,可能也是它。原因是老人不喜歡太吵,又不能聲音太小,佩戴還得夠舒服,而且還不能堵住ta的耳朵,耽誤了燒火做飯,遛彎聊天。當然前提是老人會操作藍牙耳機連手機的功能。
11、森海塞爾IE100 PRO
這是很多年前火爆中國的森海塞爾監聽系列入門級入耳式IE40 PRO的升級版。
IE40 PRO曾被我吹過一陣子,原因之一是它比IE80S好聽,也好伺候。但也許是哈曼勢力的崛起,亦或是森海塞爾想鞏固該價位入耳式的地位,IE40 PRO在熱銷了幾年後,逐漸被新型號IE100 PRO給取代了。
新的IE100 PRO有着明顯更好的腔體做工,更紮實的接線設計和母座接口工藝,而且顏值也高了起來。
聲音方面,比IE40 PRO也有些許改進,最大的改變是聽着“潤澤”了,而原本是中性偏幹,全頻比較張揚的風格。
另外,密度感似也有輕微增強,原本細碎豐富的高音量感也有輕微收斂。
沒變的是,依舊保留有森海傳統的對中高頻冷處理的習慣,也就是1k到6kHz集羣式偏暗,把全頻負責色彩和甜度的能量都交付給6kHz以上的高頻。
總的來說,IE100 PRO的刺激性比IE40 PRO降低了些,即便兩者頻響曲線相似。它的具體聽感是人聲較飽滿,也比較突出,但毫無攻擊性,很耐聽,而極低頻的輕微衰減和高頻較大範圍的崛起,又讓它的全頻線條變得極鬆弛,特通透。所以,清晰、通透、略暖、寬鬆,這些是IE100 PRO音色的關鍵詞。
注意事項:
1、相對國產耳機,配件不豐富,線材質量也不顯得多好。插頭也沒有4.4mm規格的提供。
2、整條耳機都非常輕,這對有些人來說,可能是個大優點。
3、日本媒體(上圖三)認爲它比舒爾SE215更適合“電競”,主要是電競領域對600到5000Hz頻域清晰度的需求較大(我認同),而IE100 PRO恰好在該頻域的解析上勝出了美國舒爾的SE215。
4、當前售價不到500元。
12、山靈TINO:
大廠出品,498元,企劃目標是打造“耳邊的雙分頻音箱”。我感覺它真的做到了,以這個價位實現,我有被驚到。
採用了1枚低頻動圈單元+1枚中高頻動圈單元的“雙圈配置”,具體是10mm PU懸邊液晶高分子振膜+8mm DLC類鑽碳振膜。
實際音色舒緩而富有韻味感,有較明顯的開闊感,縱深型聲場很牛,無頭中效應,適合喜好動圈味道和強能量感的燒友。高頻也很好,透亮有迴音。
初聽就能察覺有類似“音箱”的質感,特別是低音回彈速度和中下盤整體韻味的把控上,它調節得非常“音箱”,有着獨屬於山靈的細緻和優雅。縱覽千元內這麼多“有低音”的耳機,它似乎是唯一一個把低音做出品牌特色的那個。而且實現類音箱味道的耳機,他這款似乎也是迄今最便宜的。
另外,山靈曾強調把韻味做足,做厚,並不意味着告別解析,所以也不必擔心它中下盤豐腴,高頻就拉胯。實際全頻能量仍是比較平衡的,該亮的亮,該犀利的樂器也還是有犀利的特性。無非是,它充分利用了振膜特性,將密度、動態和瞬態調節到了一個“最山靈”的節奏上而已。
它的平滑感、聲場、低音、中音和亮度控制都非常有水平。是目前500元檔的又一個高手。
當然,大牌做東西肯定比常規品牌更在乎細節品質和品牌風格,所以,你會看到山靈這次在面板外觀上,使用了起源於唐代,興盛於明清,距今已有千年歷史的“燒箔工藝”。
具體是將金屬薄片加熱後冷卻,通過不同溫度、時間與材料,使金屬薄片表面獲得不同的色彩。
放在TINO耳機上,山靈選用的是“銅箔”製作。經燒箔工藝加工後,它會呈現出如火燒雲一般的璀璨色澤,且由於一定的製造隨機性,每隻耳機面板上的紋路都會有一定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是“盲盒”。實際觀感非常漂亮。會讓人覺得錢沒白花。
(底殼是樹脂材質,有人體工程學的貼合感設計)
注意事項:
1、出廠標配是3.5mm耳機插頭。而4.4頭和Type-C頭,這倆是選配的。
2、給了一個很實用,也有一定檔次感的鋁製黑色圓形收納包。
13、QoA含羞草(mimosa)
這是Kinera子品牌QoA於2024年10月發佈的新品,型號“含羞草”,英文名mimosa,命名源自雞尾酒的一個品類。
“圈板耳塞”,售價699元。合理。
耳機個頭較小,入耳體驗上佳,即便是女人,小耳朵也能輕鬆佩戴。當然了,QoA主理人就是女性。
“含羞草”面蓋採用松果穩定木工藝,出廠的每一個都有不同紋理。
腔體制造水平很高,極具精緻。暗色調半透明設計疊加松果木的獨特紋理,給人一種琥珀般的觀感。
內置了定製的10mm動圈負責高、中、低頻, 還有個6mm小平板負責超高頻。
也就是說廠商希望將動圈單元的濃郁音色與平板單元卓越的高頻延伸相結合。
由於“平板”負責高頻延伸部分的“點綴”,故實際主體框架仍是由“動圈”所統治,只是暫時不清楚這枚動圈單元的振膜成分,但聽着不像剛性極強的材料。
實際聽感很好,強調“音樂性”,比臨近價位的兩款動圈耳機,對“流行樂”的表達更勝一籌,兼顧了“激情”(動態、解析)和“得體”(溫暖、柔順)。結像不算大,距離稍遠一點。有一種內芯很實,外層卻又輕柔的曼妙音色。
它的人聲很有“肉味兒”,溫暖,親切,也夠順滑;
低音量感很足,遇到節奏強勁的音樂,會有耳道可感知的爽感型壓迫力,尤其是在索尼ZX706這部播放器下會很明顯。但要是換成IPAD去推,它的三頻分佈就又是另一個感覺。會變得更均衡,更有透明度;
高音區域,受益於小平板單元的助力,有着明顯卻不過亮的自然泛音(微細節),同時泛音的延伸又營造了一個很不錯的“垂直”和“縱深”空間。如果你聽的音樂有三角鐵、鑔片、各彈撥類樂器的加入,那它的音色會格外甘甜和清爽。
總之,特深沉、特柔順、特飄逸,有縱情的暢快感,又有着近似橢圓形的場景規模。這是它給我的總體印象。
注意事項:
1、提供了兩種耳套,深色耳套下,人聲輪廓更鮮明,超高頻強度適度降低;淺色耳套下,人聲輪廓不夠明晰,低音和高音的存在感都較強。我個人傾向於深色耳套,它的均衡性相對更好,解析也更出彩。
2、不同前端下,它的三頻分佈在人耳內的感知會有點差異。
3、靈敏度102dB,在小耳機中,算是易推性中等的水平。但實際與各種前端搭配,包括VIVO手機自帶的3.5耳機孔直推,都可以推好。
4、非可換插頭的設計,線材標配3.5插頭。
5、與自家單動圈耳塞Gimlet對比,“含羞草”的高頻解析和空氣感強了大約一個檔次。兩者相似之處是人聲都有暖意。
14、Hzsound 心月
是今年9月發佈的新品,標準的平板耳塞。定位高於自家499元的動圈耳機“心鏡Pro”,價格來到699元,成爲該品牌有史以來音質最高的型號。也是我心中低音型高解析類耳機中的“準參考級”。
“心月”注重音樂性和還原性的平衡。10月份,它被韓國一家音質測量媒體評價爲“真正懂得平衡”的耳機。而我認爲它是平板小耳機中,價格相對很低,佩戴舒適度很高,且還具備“參考級”音質特徵的那個。
它提供了單端和平衡兩種插頭、一個高顏值大容量的皮質收納包、兩對濾嘴阻尼和兩種可改變音色的耳套。
是我體驗過的平板小耳機中,佩戴舒適度最好,也最穩定的那個。考慮到它較大的腔體還能有如此表現,不得了,有突破性。
和他們今年新品入門級“白雪”一樣,“心月”的頻響曲線也有參考哈曼2019,尤其是低音。區別是“心月”的整體亮度會暗一點,人聲位置相對偏遠一點。整體有着明顯的穹隆形垂直空間和縱深,適宜表現強勁威猛的音樂,或教堂感的低、高頻史詩氛圍,這種三頻分佈在平板耳塞似乎是尚屬首次。
無論音量多大,“心月”都是柔潤,也無噪感的聲音,你可以用它盡情體驗那些複雜編曲、動態很大、聽感略噪卻又很燃的大編制或電影原聲。
類似這種有包圍感,且無亮度刺激型的耳塞,還有索尼XBA-Z5。區別是“心月”強化了中音自然度,且中高音亮度也更合理,不會過悶,算是用平板結構對類似風格的調音做了改良,讓威猛的低音和飄逸的高音得以並存。
由於採用了平面振膜,且頻響曲線的中、高音控制也相當有水平,故人聲和高音音色都相當自然、順滑,有着明顯的超越絕大多數動圈耳塞的先天性音色優勢。
比起早期美國的奧蒂茲和中後期一些國產的平板小耳機,“心月”在中、高音極盡平滑的基礎上,還提供了有史以來可能是“最強勢”的清晰重低音,這讓它對低音樂器的回放有着先天優勢,至少用戶不必把音量開很大,就可以感受明顯的低頻魅力。另外,它的低音蓬鬆且不失控,回彈速度非常理想,不至於成爲拖慢音樂節奏的“罪魁”。
有“女毒”特性,表現在脣齒喉聲的精巧與潤澤。也擅長表現男嗓的結實與豪邁,只不過它不會“近景”呈現。
高音綿延悠長,透明度很高,可以輕鬆撩撥一萬赫茲以上頻域的微弱氣流,對樂忠於HIRES的準發燒友來說,它有可能會讓你體驗到高解析度音頻在頻寬信息量上的驚豔感。
注意事項:
1、調音注重音樂性和自然度的結合,非心鏡初代“監聽”感的全盤托出。
2、苛求明亮人聲?它不合適。它是暗中透明的風格,類似深夜星空。
3、耳機線與腔體連接部位的插頭外殼有點影響顏值。
4、試過2條比它原線更貴的升級線,感覺原線已很好,不大必要換。
5、有些吃推力,最差也得用手機小尾巴推。
15、Clavelon DELTA
可能是今年秋季推出的新品,是國內新品牌Clavelon的首款型號,是一款動態、韻味和聲場規整性都很強的鈦膜動圈耳機。699元。
突破是,耳機腔體、線材、線身部件、接插件,所有這些的工藝品質和設計美感都有超越同行的某種領先態勢。有很明顯的工藝品質感和科幻感。會讓人覺得“錢沒白花”。
雖說699元價位迄今已有很多外形和做工都很好的產品,但我沒想到還是會有廠商能做得更“好”一些,逼近“奢華”。而身爲愛聽音樂的“耳朵消費者”,也難免不被長相這麼先進的、酷酷的型號所征服。
Delta(三角形)的個頭較大,特別是側面看會有很厚很壯的身形,但由於採用了航空級鋁合金以及各種輕量化部件的原因,實際卻是非常輕的,真正展現了金屬腔體在身爲耳機時的最佳狀態。
有着很科學的頻響曲線。內置單元的素質和音色都很不錯,動態也很高,這使得它的聽感不像某些科學HIFI耳機那般平淡、乏味。
另外,全頻亮度適中、低頻量感稍多卻動態威猛、高音輕柔卻有暗中輕盈延伸的美;人聲的密度、潤澤度和形態飽滿度這些綜合在一起,明顯好於500元內那些卷得非常狠的各種新、舊型號的動圈耳機。對了,它有着濃郁的動圈味,而且中下盤很有索尼XBA-A3\N3負責“動圈部分”的那個味兒,挺絕。
它常讓我想到“音質的超脫感”,以至於我不太情願把它劃分在某個價位區間,或是和誰誰具體的去PK。而這也好像是我第一次有這麼個想法。事實上,私下的我非常喜歡搞錯位或同價位競品PK,會發現很多有趣的秘密。
總之,“Clavelon Delta”的調音有着超越價位的獨特和高貴氣質,而且其內在的調音和外在的顏值審美同樣都屬高水平,這也很難得。
注意事項:
1、不同於一些競品包裝盒打開後,小配件灑一地的大場面,Delta只給了一種風格的四對耳套和耳機線捆綁帶,其它就啥也沒有了,也無收納包(沒看到)。
2、提供了3.5和4.4兩個版本的插頭,你只能選擇其中之一,價位相同。當然,這可能也跟廠商把全部精力和成本都耗在了“耳機本體”上有關。畢竟做產品要充分考慮平衡。除非是不顧成本,企劃目標就是索尼QUALIA那樣。
3、音色剛中帶柔,中下盤明顯有肌肉感,但當高音出來時,會察覺到它柔美的一面。整體會有種“武松照鏡子”的趣味。
4、很可能是2024年,最具“科幻”觀感的國產耳機。
16、Maestraudio MAPro 1000
日本音樂產業基地羣馬縣推出過不少高口碑、高品質的有線耳機,最新品是早前火爆中國的INTIME的兄弟品牌Maestraudio於2024年秋推出的MAPro1000。其採用雙單元結構,並帶有些許“專業”屬性。腔體很輕,質地夠硬,設計很酷。中國市場售價699元。
Maestraudio(粗翻是‘大師音頻’)比INTIME的定位高,不僅技術層面有升級,產地也變更爲日本,可以說它是現階段你能在國內買到的“最便宜”的日製有線耳機。
內置1個10mm石墨烯動圈+1個新開發的5.8mm RST無源陶瓷塗層壓電高音單元;
3.5mm插頭的4芯OFC線材,線皮黑色,柔軟度適中,不易打結;
MMCX端子的可換線設計;
深藍、淺藍、紅三個潮流配色;
阻抗:22Ω,靈敏度:111dB。
官方在調音企劃中,特別表達了對它“聲場”的重視。實際這耳機也確實有很不錯的“空曠感”,這使得各頻段的聲音都能獨立且明確的表達。
人聲音色柔和,但中高頻和高頻隱約透着些監聽耳機的中性冷漠氣質。
音樂性不錯,算是適中。比起同樣兩個單元配置的QoA含羞草,它是略顯剋制的,有更爲冷靜的線條表達。
具體結像特徵是,人聲位置位於鼻腔中下方,略居中,落位很合理;器樂自然擴散,不會喧賓奪主;超高頻明淨犀利,亮度稍高一點,瞬態很快,延伸適度;低頻量感適中,下潛適度,不會與人聲過分糾纏。
事實上,它的低頻雖然“適度”,但仍有着“顧及音樂性”的表達,也就是與人聲靠的較近。我隱約感覺它在80到300Hz並未有較大的衰減,當然,好處是中下盤有暖意,反之可能會很“幹”。
特別加入的壓電陶瓷單元是母公司老闆研究了幾十年的成果,可輕鬆實現對1萬赫茲以上頻域的還原,也因此,它的縱深、水平、垂直方向都有着很不錯的空間感,細節形態也受益於此,會有大氣自然的聽感。
當然,限於產品定位並非“高端”,實際聲場規模比起千元檔某些牛貨,還是有點差距。
不過,它通過兩個單元的配置,實現了對音樂性、監聽級音色和聲場的全面覆蓋,我還是很欽佩的。
注意事項:
1、有監聽氣質,高頻能量稍強,人聲“s”、“t”較明顯,若非常敏感齒音,可能會略有不適。
2、標配兩種耳套,一種是品質很高的硅膠套,一種是強化隔音的惰性海綿套,出乎預料的是後者不會對聲音造成負面影響,也可以長久使用。
3、插頭非可換設計,標配3.5mm立體聲插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