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個人住房貸款企穩回升,信貸結構持續優化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邊萬莉 杭州報道12月13日,央行發佈2024年11月金融統計數據,金融數據總體平穩,保持較強的實體經濟支持力度。

數據顯示,廣義貨幣(M2)餘額311.96萬億元,同比增長7.1%,環比上月增速有所下降,但仍高於今年5月以來的水平;狹義貨幣(M1)餘額65.09萬億元,同比下降3.7%,增速已是連續七個月呈現負數。

個人住房貸款企穩回升

2024年11月末,M2餘額311.96萬億元,同比增長7.1%,比上月末下降0.4個百分點。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張斯分析,一方面,企業新增信貸規模同比少增導致新增存款同步少增,影響了M2增速。另一方面,受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加快影響,11月財政存款同比多增4693億元,對M2帶來一定拖累。

整體上看,M2增速基本穩定。市場人士指出,2023年是疫情平穩轉段的第一年,M2增速明顯加快,導致基數較高。從剔除基數影響的兩年平均增速看,2023年和2024年11月末M2平均增長8.6%,保持了流動性合理充裕。

11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254.68萬億元,同比增長7.7%。前11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7.1萬億元。近年來,隨着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信貸結構持續優化,信貸資源更多流向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數據顯示,11月末,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13.87萬億元,同比增長12.8%;“專精特新”企業貸款餘額爲4.25萬億元,同比增長13.2%;普惠小微貸款餘額爲32.21萬億元,同比增長14.3%。以上貸款增速均高於同期各項貸款增速。

值得關注的是,住戶貸款增速近期已在上升,主要是個人房貸企穩回升。從居民部門看,前11個月短期、中長期貸款分別同比少增1.29萬億元、4538億元,其中11月居民中長期貸款多增669億元,連續兩個月同比多增。

隨着穩定房地產市場的一攬子增量政策逐步落地顯效,個人房貸提前還款現象明顯減少。今年10月個人房貸發放量超過4000億元,提前還款金額減少,提前還款額佔個人住房貸款餘額的比重明顯低於8月政策出臺前。

與此同時,房地產市場也呈現積極變化,市場交易邊際改善,11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同比增速近一年半以來首次轉正,12月以來成交依舊相對活躍,與金融數據改善相互印證,體現出房地產市場和居民信心的進一步恢復。

2024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提出,要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適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同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

在一攬子增量政策的密集出臺與有效實施的情況下,社會預期和市場信心正在逐步回升。市場專家普遍預計,市場有效融資需求將進一步改善,金融資源將更多流向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將更加有力有效。

地方化債有助於優化銀行資產結構

11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405.60萬億元,同比增長7.8%,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基本匹配;1-1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爲29.40萬億元。

其中,信託貸款、企業債、政府債構成了社融增量的主要支撐項。具體看,信託貸款增加3826億元,同比多增2597億元;企業債券淨融資1.93萬億元,同比增加257億元;政府債券淨融資9.54萬億元,同比增加8668億元。

“低利率環境使得企業更傾向於藉助債券進行融資。”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發行的特殊再融資債,用於化解地方政府債務,使得11月政府債融資分項對社融起到有效支撐。考慮後續化債背景下新增的地方債務,預計政府債分項將持續支持社融。

地方化債力度加大,短期地方政府可能加速置換債務,影響信貸存量。近期中央打出化債“組合拳”,新增6萬億元地方政府再融資專項債額度,並從2024年起連續五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用於置換隱性債務。

據瞭解,財政部已將新增地方債務限額下達各地,部分省份已經啓動發行工作。有市場機構調研,融資平臺等主體拿到專項債資金後,大部分會在10-20天左右歸還債務,其中絕大部分爲貸款,以免債券和貸款“兩頭付息”,估計11月全國約完成近2500億元地方債務置換,12月還將有更大規模的債務置換。

從長遠看,地方化債有助於優化銀行資產結構,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業內專家表示,“對於地方政府,債務壓力緩釋後,更有利於輕裝上陣發展實體經濟,對於紓解債務鏈條、暢通經濟循環、防範化解風險等都是好事,具有多重積極效應。對於銀行機構,貸款的減少轉爲政府債券的增加,對銀行資產的影響整體中性。債務置換雖然可能減少銀行利息收入,但地方專項債券的風險權重(20%)低於貸款(75%-100%),債務置換後將降低銀行的信用風險和資本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