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號線計劃全線開通,北京今年要做這些大事——
1月14日,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北京市市長殷勇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出,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努力爭取更好結果,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生態環境質量、能源、水資源等指標達到國家要求。
今年開工建設協和醫院國家醫學中心雄安院區
報告提出,開工建設協和醫院國家醫學中心雄安院區;加快第二批市屬國企搬遷,促進通武廊等毗鄰地區深度融合。
推動“新兩翼”建設取得更大突破。全力支持雄安新區建設,深入開展基礎教育提升、醫療衛生髮展、職業培訓創新三項工程,開工建設協和醫院國家醫學中心雄安院區,謀劃建設北京-雄安人才科創走廊。推動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繼續保持千億級投資強度,基本建成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推進六環高線公園等重點工程建設,加快第二批市屬國企搬遷,促進通武廊等毗鄰地區深度融合。
北京今年將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
報告提出,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進一步增強消費能力。
報告提出,大力提振消費。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開展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推動中低收入羣體增收,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進一步增強消費能力。優化消費載體,持續打造大運河等國際消費體驗區,推動中關村等重點商圈改造升級,完善公園、場館、演藝空間等周邊商業配套設施規劃佈局,加快國際消費樞紐建設。煥新商品消費,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促進新能源車、數碼產品等綠色、信息消費,加強老字號品牌創新、集合展示。擴大服務消費,增加生育養老、美麗健康等高品質服務消費供給。培育新型消費,積極發展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髮經濟,擴大時尚消費,支持直播電商、即時零售等新業態發展。促進體育消費,新建和更新60處羣衆身邊的運動場地和健身設施,辦好中國網球公開賽、北京馬拉松等精品賽事,大力發展賽事經濟。
北京今年增加中小學學位2萬個
報告提出,着力提升義務教育發展質量,增加中小學學位2萬個。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落實應對學齡人口達峰工作方案,更好滿足各學段學齡人口入學需求。着力提升義務教育發展質量,增加中小學學位2萬個,統籌推進“雙減”和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強化學生、教師體質健康和心理健康建設。支持在京高校高質量發展,推進市屬高校一校一策分類提升,吸引國外高水平理工農醫類大學合作辦學,促進良鄉大學城、沙河高教園、重點大學園區的校產城融合發展。開展職業教育本科試點,加強職業院校建設。
北京今年將舉辦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
報告提出,積極佈局建設未來產業,舉辦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
積極佈局建設未來產業。建立投入增長機制,重點培育人形機器人、商業航天、生物製造、新材料等20個未來產業。加快6G實驗室和6G創新產業集聚區等項目建設,打造低空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先導區,完善首批10個育新基地功能,支持一批種子項目落地轉化,梯度培育科技創新型企業。強化應用場景牽引,加快商業星座組網等試點示範,舉辦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
北京今年將優化博物館等場所預約機制
報告提出,豐富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優化博物館等場所預約機制。
豐富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深入推進演藝之都建設,加快打造王府井、天橋等演藝集聚區和特色演藝羣落,擦亮“大戲看北京”“北京大視聽”等文化名片,舉辦更多演唱演出活動,大力發展演藝經濟。積極發展“體育+旅遊”“影視+旅遊”等多元融合業態,新增100條“漫步北京”旅遊線路。創新文化體制機制,開展文化文物單位改革試點,優化博物館等場所預約機制,加強科技賦能文化產業,促進文創園區差異化集約化發展。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舉辦市民系列文化活動1.6萬場,開展各類閱讀活動3萬場。加強國際傳播效能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北京故事,提升北京國際電影節、國際音樂節等品牌活動影響力。
北京今年將持續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試點
報告提出,持續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試點。
抓好第二批百千工程示範創建,實施50處城鄉供水提升工程,創建美麗鄉村路300公里,優化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持續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試點,有序推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深化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增強農村集體經濟活力。大力促進農民增收,強化區鎮統籌盤活鄉村閒置資源,提升鄉村旅遊品質,努力讓農民生活更殷實。
北京今年將實施500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
報告提出,實施500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推動物業服務覆蓋300個老舊小區。
深化城市更新行動,完善土地混合開發利用和產業用地到期續期政策,加強閒置土地盤活利用,健全核心區平房成片區、整院落退租機制,統籌推進居住、產業、市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區域綜合等五類更新改造。實施500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治理背街小巷1100條,改造提升老舊廠房40處,優化城市傢俱設置及管理,改善宛平城等12個重點區域周邊環境面貌,做好第二輪迴天行動計劃收官。健全垃圾分類長效機制,完善1000個居住小區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新增生化處理能力日均1200噸;健全物業管理體系,推動物業服務覆蓋300個老舊小區。
北京今年開通地鐵17號線全線和6號線南延
報告提出,開通地鐵17號線全線和6號線南延。
持續加強交通綜合治理。開通地鐵17號線全線和6號線南延,推進地鐵網、市郊鐵路網、公交網多網融合,公交與軌道50米內換乘比例提高到90%。穩步優化公交線網,暢通社區公交微循環,拓展通學、通醫、通遊服務。倡導和服務綠色出行,完成50個地鐵站和40個學醫景商等重點區域周邊非機動車停放治理,推進重點場站周邊交通秩序整治。完成30項市級疏堵工程,打通20條斷頭路,利用閒置空間、人防工程等建設2.5萬個停車位,增加1萬個錯時共享停車位,實現7000處信號燈聯網,新增200處重點路口智能調控,讓道路通行更加順暢。
北京今年歸集發佈不少於10萬個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
報告提出,實現城鎮新增就業不少於26萬人。歸集發佈不少於10萬個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
出臺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實施意見,建立就業影響評估機制,實現城鎮新增就業不少於26萬人。歸集發佈不少於10萬個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強化就業困難人員精準幫扶,基本實現將就業農村勞動力納入城鎮職工保險體系。打造家門口智慧就業服務平臺,實施擴大家政服務有效供給三年行動計劃,加強快遞、外賣等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
北京今年實現市屬醫院全量門診預約號源提前2周向基層投放
報告提出,新建5個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市屬醫院全量門診預約號源提前2周向基層投放。
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均衡佈局,啓動積水潭醫院新街口院區、安貞醫院朝陽院區等老院區病房改造提升,加快建設國家醫學中心,推進兒童醫院亦莊院區、同仁醫院亦莊院區三期、宣武醫院房山院區等項目建設。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完善醫療服務定價和動態調整機制,開展市屬醫院編制合理使用、動態調整和薪酬制度改革,支持有條件的醫療機構提供週末和夜間服務。繼續深化分級診療,新建5個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市屬醫院全量門診預約號源提前2周向基層投放,其他三級公立醫院50%的門診預約號源提前向基層投放。持續推動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深化醫療大數據應用,新增電子病歷共享應用、檢查檢驗結果互認醫院60家,覆蓋二級以上醫療機構97%的門診量。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完善重大呼吸道傳染病、慢性病等防控體系,加強兒科、精神心理、康復護理等專科建設,實施中醫藥高質量研發工程,促進中醫藥事業傳承發展。
北京今年將優先向軌道交通站點和就業密集地區供應住宅用地
報告提出,優先向軌道交通站點和就業密集地區供應住宅用地。
更好滿足城鄉居民住房需求。不斷優化房地產政策,持續推進房地產市場回穩向好。完善“保障+市場”住房供應體系,優先向軌道交通站點和就業密集地區供應住宅用地,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5萬套、竣工各類保障房8萬套。加大新開發居住區配套設施補短板力度,建設適應羣衆高品質生活的“好房子”,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北京今年實現市區托育綜合服務中心全覆蓋
報告提出,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在“老老人”數量較多的區域新建50個養老服務中心,優化養老助餐點佈局,老樓加裝電梯完工600部,新建2000張家庭養老牀位、200個農村鄰里互助養老服務點,引導各行業完善適老化服務。完善生育友好型社會配套支持政策,提供多樣化托育服務,實現市區托育綜合服務中心全覆蓋。
北京今年改造老舊管線1000公里
報告提出,建立健全首都韌性城市規劃及標準體系,加強城市運行感知、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增強極端天氣應對和自適應、快速恢復能力。保障水電氣熱等城市生命線安全運行,改造老舊管線1000公里。紮實推進災後恢復重建,推動永定河水庫等防洪控制性工程規劃建設,完成15處積水點治理,建成一批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
記者/吳爲
編輯/白爽
運營編輯/劉茜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