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尺長矛方陣是“僞史”?瑞士軍團靠啥橫掃15、16世紀歐陸戰場

作者|冷研作者團隊-吳畋

字數:3818,閱讀時間:約10分鐘

▲圖1. 馬基雅維利

20世紀初的英國軍事史巨擘歐曼(Charles Oman)爵士曾經多次引用馬基雅維利,於是在其大作《中世紀戰爭藝術史》裡便如此描述他心目中的瑞士長矛陣型:

長達18英尺,擁有10英寸鋼製槍頭的長矛,在15世紀下半葉的瑞士軍隊中始終佔據着主導性地位……瑞士縱隊在衝鋒時,其外觀就好像是一片森林正在逐步向敵軍推進,部隊上方還飄揚着標誌各地區、城鎮、行會的三角旗以及各州的軍旗。

然而,歐曼的敘事是否屬實?長矛是否已經取代堪稱瑞士民族兵器的戟佔據主導地位?至少就這一段而言,還是頗有爭議的。

▲圖2. 畫家豐肯筆下的1500年左右瑞士步兵的“長矛森林”

然而,若是我們把目光稍微放向瑞士本地材料,便會發現其中描繪的場景與馬基雅維利、歐曼筆下過分簡化的景象相去甚遠。

生於普魯士、長期工作於瑞士蘇黎世的軍人威廉·呂斯托(Wilhelm Rüstow)在1857年出版了兩卷本大作《步兵史》(Geschichte der Infanterie)。他在書中公佈了一份1444年的蘇黎世軍隊名冊:

▲圖3. 威廉·呂斯托

到了1928年,瑞士土生土長的約翰內斯·黑內(Johannes Häne)則公佈了另一份大同小異的1443年蘇黎世軍隊名冊,可見其數量基本維持穩定:

顯而易見,就單兵射擊武器而言,原始的火槍(Büchse)此時尚不足以取代瑞士人中盛行已久的弩(Armbrust)。實際上,瑞士人對弩的熱愛持續了很久,並以射擊競賽的形式鼓勵弩兵對射擊技藝精益求精。

▲15世紀末編寫的《伯爾尼編年史》中使用火槍和弩的伯爾尼步兵

遲至1504年,蘇黎世城依然在舉行弩手射擊競賽,按照當時的競賽規則,弩手要射擊305尺(89.3米)外的目標,標靶大圈爲13.5釐米,中圈3.5釐米,小圈則僅有1.5釐米。

就長柄兵器而言,此時的長矛數量仍然遠遠小於戟,長矛兵在步兵總數中僅佔23%,即便在近戰步兵中的比例也不到三成。

▲圖5. 1443年的蘇黎世步兵隊形

那麼,接下來的半個多世紀裡,瑞士步兵是否已經演化成長矛爲主的隊形呢?是否如歐曼所述“長達18英尺,擁有10英寸鋼製槍頭的長矛,在15世紀下半葉的瑞士軍隊中始終佔據着主導性地位”呢?

大概也不是。

正如黑內書中的繪圖所示,與傳統印象中長槍如林的馬其頓方陣、繼業者方陣不同,瑞士“戰隊”更像是以戟兵爲核心,外圍包裹寥寥幾列長矛兵的混合兵種隊形,甚至時常形成楔形(Keil、Spitz)而非方形的戰鬥隊形。

這一特徵直至15世紀70年代的勃艮第戰爭依然沒有改變,彼時,瑞士軍隊依然沿襲古老傳統,將步兵分爲前隊(Vorhut)、主隊(Gewalthaufen)、後隊(Nachhut)三個部分。前隊中配備較多的弩兵、火槍兵和長矛兵。主隊與後隊相仿,均是少數幾列長矛兵在外,主力戟兵在內,只不過主隊規模往往大於後隊而已。

按照喬治·格羅讓(Georges Grosjean)的估算,1476年穆爾滕會戰中的瑞士長矛兵僅僅佔到全軍總數的10~20%,能夠爲“主隊”提供4列長矛兵充當“金屬外殼”,遠不是歐曼筆下的“主導地位”。

▲圖6. 勃艮第戰爭中的瑞士步兵隊形

實際上,此時瑞士近戰步兵的“楔子”隊形乃是一種“花裝”的混合兵器隊形。外圍是幾列手持長矛、身披鎧甲的矛兵(他們的“長矛”其實並不長),這些人充當整個“楔子”的掩護。中部則是手持戟乃至雙手大劍,隨時準備因應局勢發起衝擊的士兵。

相比於繼業者時代的長矛乃至超長矛方陣,瑞士軍隊的兵器組合能夠讓士兵個體更有效地發揮戰鬥力,更有利於靈活地轉向、側擊乃至抵禦來自側面的敵軍,再加上相對民主的瑞士軍隊擁有更好的士氣與凝聚力,自然也更適宜在中歐山間戰鬥。

▲《伯爾尼編年史》中手持雙手大劍、戟、長矛投入戰鬥的瑞士步兵

無論是瑞士與奧地利的漫長獨立戰爭還是與勃艮第的短促戰爭,瑞士步兵強悍的機動力、相對平等的官兵關係(軍官時常會在士兵要求下身先士卒)、高昂的士氣都給時人和後世評論家留下了極爲深刻的印象。

更重要的是,瑞士步兵本身也具備極強的戰術靈活性,他們的“楔子”隊形本身便沒有常規可言,交戰時更是花樣百出,時不時便能在亂戰中給對方的堂堂之陣若干“驚喜”。

在15世紀40年代的蘇黎世戰爭中,瑞士步兵隊形深度一度可達20列。而在1495年發生在意大利半島南端的塞米納拉(Seminara)會戰中,瑞士步兵則僅僅列出3列縱深隊形便輕鬆擊潰當面的西班牙矛兵與劍盾兵。等到1562年法國宗教戰爭中的德勒會戰,瑞士人的隊形深度又成了10列。

▲《伯爾尼編年史》中手持伯爾尼旗幟行軍的戟兵與長矛兵隊列插圖

當瑞士人走出山地,在15世紀末以僱傭兵的姿態積極參與爭霸意大利的戰爭時,他們的確已經因應平原戰事的需求,極大地提高了長矛兵比例,也主動採用了方陣(Gevierthaufen)隊形。然而,瑞士步兵手中的長矛依然遠遠沒有達到歐曼筆下的“18英尺”(5.5米)長度,1481年法王路易十一僱傭的瑞士長矛手,便是在混用10尺、16尺、18尺長矛,而且仍以10尺爲主。

意大利史家保羅·焦維奧(Paolo Giovio,1483-1552)如此描述法國國王查理八世麾下於1494年進入羅馬的瑞士僱傭兵:

海爾維第日耳曼人(即瑞士人)的隊列走在前方,以令人難以置信的秩序踩着鼓點行進……他們穿着展示身材的不同顏色短衣,最勇敢的人還戴着羽毛徽章和漂亮帽子。他們手持短劍和 10 尺長的梣木長矛,矛上面有一個小鐵矛頭。

四分之一的人手持一把雙手握持的雙刃斧,斧頭頂端有一個方尖,他們自己的語言中把這種武器稱作戟。每1000名步兵中就有100名火槍手,他們用火槍朝敵人發射鉛彈。這些士兵以密集戰隊投入戰鬥,不穿鎧甲,也不用頭盔或盾牌。只有隊長和習慣於在最前線戰鬥的士兵才佩戴頭盔和鐵胸甲。

這堪稱關於意大利戰爭期間瑞士步兵的最佳記述。

▲大約完成於1498年的《時間之束》中的瑞士步兵隊列插圖

意大利人當時常用的“尺”(piede)僅僅相當於29.8釐米,如此算來,瑞士步兵的10尺梣木長矛固然結實,卻僅有3米左右。那麼,在面對的的確確裝備了18尺長矛的意大利步兵時,瑞士人又將拿出怎樣的表現呢?“一寸長一寸強”的傳統智慧還成立嗎?

還好,我們立刻就可以在次年的福爾諾沃會戰中觀察到步兵間的交手。

▲圖10. 瑞士步兵與國土傭僕的較量

在法王查理八世逗留南意大利期間,同樣有着爭雄野心的威尼斯糾集米蘭、教皇國、西班牙、英國乃至神聖羅馬帝國組建了神聖同盟,企圖聯手粉碎法國控制意大利的野心。

1495年6月底,以威尼斯爲首的聯軍集結在塔羅河(Taro)畔的福爾諾沃(Fornovo),企圖截擊將要經由此地北返的法軍。7月6日,雙方正式打響戰鬥。

作爲法軍中的步戰中堅,瑞士僱傭兵給威尼斯方面的親歷者亞歷山德羅·貝內代蒂(Alessandro Benedetti)留下了極爲深刻的印象,按照他有所誇張的說法,那可是“六千名裝備雙刃斧(戟)、斧、矛和火槍的施瓦本日耳曼人”!

熟悉地理的讀者對於這裡貌似錯誤的施瓦本一詞倒不用驚詫,畢竟,即便到了此時,很多外部觀察者也依然習慣於用施瓦本之類的地理泛稱涵蓋依然窮山惡水的瑞士。

▲繪於1506年的福爾諾沃戰圖,中心爲瑞士步兵

反法聯軍的步兵則列出了重重疊疊的防禦陣勢。根據焦維奧的記錄,這羣步兵最前方的幾列手持超長槍,並且將末端插入地面,用左手握持,擺出純防禦姿態。隨後幾列是標槍手,再往後則是弩手。同時代的雅各布·納爾迪(Jacopo Nardi,1476-c.1563)乾脆認爲意大利步兵的超長槍乃是“既長又弱”。

如此這般被動挨打的“疊陣”令瑞士步兵開懷大笑,他們一方面以長矛手正面迫近,一方面從抽出大約300人規模的戟兵和雙手劍士作爲突擊部隊,出其不意地驟然投入,打了意大利人一個措手不及。

焦維奧對此記述如下:

瑞士人鄙夷這種無能的武器和戰鬥方式,集結成一個密集戰隊。當他們接近之際,突然從[戰隊]兩側走出300名人稱“敢死隊”的年輕精英戰士,他們手持雙手揮舞的巨劍,開始砍斷無數根長矛。幾乎所有長矛兵都震驚於瑞士人的大膽,他們還不等瑞士戰隊主力集羣涌入,便掉頭逃跑!

▲圖12. 1548年出版於蘇黎世的《尊貴的邦聯各城市、地區與人民說明及值得記載的事件編年》中手持雙手劍和戟突擊的瑞士步兵插圖

真是絕妙的記述!可惜焦維奧終究是忘了提及這一場合往往會發揮重要作用的瑞士戟,大概是這些意大利作者對它還不算熟悉吧。畢竟前文裡焦維奧也曾頗爲費事地講述這種奇怪兵器,將其稱作“雙手握持的雙刃斧,斧頭頂端有一個方尖”。

總而言之,當瑞士步兵在15~16世紀橫行歐陸時,它依靠的絕不僅僅是單純的長矛方陣,更不是什麼超長矛方陣,高昂的士氣、相對平等的官兵關係、嚴格的紀律、靈活的戰術,這纔是瑞士人的成功秘訣。

參考資料

Die Murtenschlacht. Eine Schweizer Ereignis in Europas Geschichte zwischen Mittelalter und Neuzeit 1476-1976.(《穆爾滕會戰:中世紀至現代歐洲歷史上的瑞士事件,1476-1976年》) Bern, 1976.

Fasciculus temporum. (《時間之束》)Napoli, ca. 1498.

Benedetti, A., Diaria de bello Carolino.(《查理戰爭日記》) Venetia, 1496.

Giovio, P., Historiae sui temporis.(《所處時代的歷史》) Lutetiae, 1553.

Häne,J.,Militärisches ausdem Alten Zürichkrieg.Zur Entwicklungsgeschichte der Infanterie. (《舊蘇黎世戰爭中的軍事:步兵發展史》)Zürich, 1928.

Hobohm, M., Machiavellis Renaissance der Kriegskunst.(《馬基雅維利的戰爭藝術復興》) Berlin, 1913.

Pernot, A., Aperçu historique sur le service des transports militaires.(《軍事運輸勤務歷史概述》) Paris, 1894.

Rüstow, W., Geschichte der Infanterie. (《步兵史》)Gotha, 1857.

Schilling, D., Amtliche Berner Chronik. (《伯爾尼官方編年史》)Bern, ca. 1480.

Stumpf,J., Gemeiner loblicher Eydgnoschafft Stetten, Landen vnd Völckeren Chronick wirdiger Thaaten Beschreybung.(《尊貴的邦聯各城市、地區與人民說明及值得記載的事件編年》) Zürich, 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