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大膽擁抱主席的志願軍女同志,後來怎麼樣了?

1952年5月23日,中南海懷仁堂,紅旗招展,軍樂雄壯。主席、劉少奇、朱德、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正在親切接見志願軍歸國代表團成員。其中有一個環節是讓一名志願者給主席獻花。

儀式開始後,只見一名女戰士精神抖擻地捧着一束鮮花走向主席,敬了軍禮後,將鮮花遞到主席手裡。主席接過鮮花,伸出手來和對方緊緊握手,沒想到這名女戰士突然一下子撲向主席懷中,淚流滿面,緊緊地抱住了主席。

(解秀梅擁抱主席)

這一切來得如此突然,都不在安排之中,在場的人都愣住了,記者呂厚民立刻按下快門,於是,一件珍貴的照片就這樣誕生了。熟悉主席的朋友一定知道這張經典照片,但你認識這位擁抱主席的女戰士嗎?她到底有着怎樣的經歷?在受到主席接見、“突然”擁抱主席後,這位女戰士後來發展如何?她又有什麼樣的人生結局?

一、解秀梅個人簡介

解秀梅(1930-1996),河北省保定市高陽縣於堤村人。15歲參軍後就一直在部隊文工團工作。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通過報紙知道了女英雄劉胡蘭的故事,當時,劉胡蘭就是她的偶像。1950年2月,她光榮地成爲人民軍隊的一員。並迅速奔赴朝鮮戰場。此時的解秀梅才只有20歲。

(解秀梅照片)

雖然解秀梅只有20歲,但卻一點不怕苦不怕累。在艱苦的行軍中,解秀梅緊緊跟着大部隊,不管敵人的炮火轟炸,即使吃不飽穿不暖也從不叫苦喊累,即使自己也已經很疲憊了,依然幫瘦弱的士兵扛東西,一直用她瘦弱的肩膀苦苦支撐着。這一段經歷,也使得解秀梅變得越來越堅毅勇敢。

同時,她也時刻不忘自己的職責。不管是在休息間隙,還是在路上,她都會和隊員一起給戰士們唱歌跳舞,還爲戰士們表演快板節目,戰士們都特別喜歡看他們表演,不僅如此,每到一處營地,她都會不辭辛苦的搶着洗衣做飯縫補衣物。

絲毫不遜色於一個男人。朝鮮戰爭上糧食供應極其困難,食物嚴重短缺,每當一個營地,解秀梅都會帶着姐妹們各種找吃的。如果允許女兵上前線打仗的話,她早就扛起鋼槍,奮勇殺敵打鬼子了。

二、從文工團到第一線

不久之後,戰爭越來越殘酷,傷病員也不斷增加,醫護人員遠遠不足,於是便從文工團調了一批女戰士去擔任醫護人員。解秀梅便是其中的一員,經過簡單培訓後,她開始參與傷病員的救治與護理工作。

救治傷病員是需要深入到前線戰場的,這樣一羣年輕的小姑娘不顧個人安危,奔跑在前線手術所裡,解秀梅也是其中一員,絲毫不管炮火的轟炸,不停的救治傷員。

很快,解秀梅不顧個人安危勇救傷員的事蹟很快傳遍整個朝鮮戰場。全體志願軍戰士都被解秀梅這種不怕爲國獻身的革命精神感動,更加奮勇殺敵,解秀梅因此榮立一等功,被授予“一等功臣”英雄稱號——這是抗美援朝全部一等功臣中唯一的一名女戰士。同時解秀梅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解秀梅救治傷員)

三、接見主席

5月23日,在中南海懷仁堂,代表團受到主席、劉少奇、朱德、周恩來等領導的親切接見。上級領導把向主席鮮花這一項光榮的任務交給瞭解秀梅。聽到這個消息,解秀梅瞬間激動地說不出話來,她不停地練習獻花的動作,而且在腦子裡不斷地演練,獻花,敬禮,這些很簡單的動作她練了好幾天,不停的想應該跟主席說些什麼。

很快,接見儀式開始了。伴隨着激動人心的軍樂隊聲,解秀梅捧着鮮花,昂首挺胸地走到了主席身前,她不停的控制自己的激動情緒,向主席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然後把鮮花獻給了主席。

緊接着便是解秀梅祝主席身體健康,主席高興地說謝謝,並握住了她的手,聽着主席親切的話語,看着主席偉岸的身軀,感受主席大手傳來的溫度。一瞬間,解秀梅的幸福感爆棚,也突然覺得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內心當時只有一個想法,擁抱主席。於是解秀梅張開雙臂緊緊抱住了主席!

這並不是接見儀式裡的環節,所有人包括主席都懵了。抱着主席的解秀梅沒有剋制住自己的感情,瞬間淚流滿面。記者呂厚民迅速摁下相機快門。

據呂厚民回憶,“1952年5月,接見儀式完成後,解秀梅突然撲到主席懷裡,老人家還有點害羞。主席看見她流淚了,自己的眼淚也差點流出來了。當時,主席的大兒子在朝鮮戰場爲國獻身不久,主席心裡很悲痛,解秀梅這一抱,瞬間觸碰到了主席最柔軟的內心,更加難過了。

1956年,解秀梅退役,到了石家莊一些印刷廠任職,爲人一直都很低調,連多年在一塊的鄰居和朋友都不知道解秀梅曾經發生的這一切。直到她病逝之前,我國爲了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五十週年,以解秀梅爲原型的《英雄兒女》的熱播,使得解秀梅英雄的形象再次展現在了公衆面前。

當解秀梅被找到時,她正在住院治療多年的腦梗塞,甚至還因爲缺少醫藥費而差點被停藥。解秀梅的事蹟被播出後,引起了很大的社會反響,一時間慰問信以及捐款紛紛涌來,醫院也派了專家爲謝秀梅會診治病,但解秀梅的丈夫代表她謝絕了捐款。1996年,解秀梅與世長辭,但她的事蹟卻永遠留在了人們心中。

結語:

多麼可敬的人哪!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祖國和人民。在一個女孩最美好的年華里,她選擇了保衛國家和人民,在國家強盛之後又默默退到了幕後,有如此光輝的事蹟卻一點不張揚,就算生病也不想給國家添一點麻煩。這樣的人,黨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