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家券商業績“預交卷”,自營、經紀增長驅動業績回暖;公募總規模站上32.83萬億元 | 券商基金早參

|2025年1月21日 星期二|

NO.1 19家券商業績“預交卷”,自營、經紀增長驅動業績回暖

1月20日晚間,第一創業、紅塔證券相繼發佈2024年業績預告,第一創業證券預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50億元–9.35億元,同比增長157.07%–182.77%;紅塔證券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爲7.66億元,同比增長145.34%。據梳理,截至目前,已有7家上市券商率先披露業績預告。此外,還有12家中小券商未經審計年報也已出爐。率先披露業績情況的19家券商中,17家券商2024年實現淨利同比增長。其中,多家券商業績增長均受到自營、經紀業務收入增長的驅動。

點評:19家券商業績預告普遍向好,顯示出自營和經紀業務強勁增長,爲券商業績回暖的主要動力。這一趨勢可能增強市場對證券板塊的關注度,提升投資者信心。同時,券商的優異表現或將促使市場重新評估相關公司的價值,對證券行業整體形象產生正面影響。對於股市整體而言,券商的穩健發展有助於穩定市場預期,增強市場活力。

NO.2 湘財股份董事長陳健辭職 副董事長史建明暫代職務

湘財股份(600095)發佈公告,董事長陳健因工作變動申請辭去董事長及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辭職自報告送達董事會時生效。辭職後,陳健將繼續擔任公司董事及戰略委員會委員。根據公司章程,副董事長兼總裁史建明將代爲履行董事長職責,直至新任董事長選舉產生。公司將盡快完成董事長及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的選舉工作。

點評:湘財股份高層人事變動,陳健辭去董事長職務,史建明暫代,此事件或引發市場對公司未來戰略方向的關注。對湘財股份而言,領導層穩定性的變化可能影響投資者信心。在券商板塊,此事件可能促使投資者重新評估相關公司治理結構。整體來看,此新聞對股市的影響有限,但關注點轉向公司治理和戰略調整。

NO.3 公募總規模站上32.83萬億元,債基去年12月猛增8600億

根據中基協最新發布的數據,截至2024年12月底,我國公募基金總規模達到32.83萬億元,較11月底的31.99萬億元增長約0.84萬億元,當年第六次刷新歷史新高。分類型來看,債基是公募總規模增長的最大“功臣”,該類基金規模在12月增長超8600億。此外,股基、QDII基金也在去年12月實現規模增長,具體規模增長數據爲172億元和215億元。而由於收益率下行,貨幣基金的規模卻在下降,去年12月規模減少超860億。此外,混合型基金的規模也小幅下行。

點評:最新公募基金數據揭示債基的強勁增長,顯著提升了公募總規模,反映出市場資金對固定收益產品的偏好增強。這一趨勢可能預示着投資者對穩健收益的追求,對債券類資產的需求增加,或將促使相關行業板塊得到更多關注。同時,貨幣基金規模的減少,暗示市場對流動性需求有所下降,整體而言,這一變化可能影響股市的資金分佈和投資風格。

NO.4 首批8只基準做市信用債ETF募集總規模約218億元

首批基準做市信用債ETF熱銷,掀起2025年新基金髮行“開門紅”!上週,首批8只基準做市信用債ETF全部發行完成,8家基金管理人旗下產品募集總規模約爲218億元,吸引了各類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的爭相佈局。春節前最後一週(1月20日-1月26日),新基金市場又有2只新品來了,分別爲中長期純債基金和偏債混合型基金。目前正在新發的基金中,被動指數型基金是市場主力軍,創新型ETF、細分行業ETF、紅利策略ETF等是各家基金管理人佈局的主要方向。

點評:首批基準做市信用債ETF募集超預期,展現市場對固定收益產品的強烈需求,預示着債券市場流動性提升。此舉或增強相關基金管理人的市場地位,提升債券ETF產品的市場認可度。同時,新基金髮行活躍,尤其是被動指數型基金,表明投資者對多樣化投資工具的需求增加,有利於豐富股市產品結構,增強市場活力。

NO.5 原上海證券首席信息官褚衛忠加盟華東某券商

每日經濟新聞1月20日消息,上海證券發佈公告稱,因個人原因,褚衛忠不再擔任首席信息官。據記者獲悉,褚衛忠已入職華東某券商。公開資料顯示,褚衛忠曾任上海證券信息事業部經理,信息技術總部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副總經理(主持工作)、總經理。2019年10月起,褚衛忠擔任上海證券首席信息官。

點評:上海證券首席信息官褚衛忠的離職並加盟華東某券商,標誌着行業內部人才流動活躍。此變動可能影響上海證券在信息技術領域的戰略佈局,同時爲華東某券商帶來新的發展動力。對於券商板塊而言,人才競爭加劇,或促使行業整體提升服務水平和創新能力,而對股市整體而言,此事件反映出金融服務行業的動態變化,投資者應關注相關公司的人才戰略和市場競爭力。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覈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