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民幣市場LP出資超1.8萬億,資金訴求明顯分化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申俊涵 北京報道

在超1.84萬億的出資總量下,市場爲何依然感到缺錢?近日發佈的《2023LP全景報告》,通過對各類LP的出資進行分析,認爲一級市場正處於內生性錯配的狀態,將進入並長期處於以政策型資金爲主導、產業資本爲支撐、純財務型訴求的資金長期缺乏的市場新格局。

FOFWEEKLY合夥人周瑞智在分享中指出:過去一年裡,人民幣股權投資市場LP出資規模1.84萬億人民幣,相比上一年度下降8.75%,新備案基金7368只,環比下跌15.5%,存量管理人12888家,存量下降9.9%。

新出資規模、基金數量、管理人數量遭遇三殺,行業面臨的不僅僅是募資難的問題,已經真正進入到出清的階段。

FOFWEEKLY根據市場的出資總規模、出資頻次,綜合計算出的人民幣股權投資市場的活躍指數,可以看到自資管新規之後,行業進入到劇烈波動的階段,整個2023年,股權投資市場的資本供給進入到歷史以來的年度低位。

但同時,數據也體現了積極的一面,FOFWEEKLY通過對歷年市場上最活躍的200家LP進行出資分析,編制了LP活躍200指數。在這一份指數裡,可以看到從2023年的第四季度,頭部的200家LP開始迅速拉昇活躍度,對於2024年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信號,更專業,更有實力的LP們在壓抑了一整年之後,開始快速恢復活躍。有望在2024年,爲行業輸入更多的彈藥。

政策型資金佔比超50%

從2017年開始,LP出資節奏進一步放緩,2023年機構LP出資私募股權基金總規模約1.84萬億,連續3年下滑。並且政策型資金規模佔比超過50%,直接帶來的結果匹配受限,導致在客觀上大量閒置、空轉,疊加財務投資人的出資進一步萎縮。

在報告的統計中,FOFWEEKLY針對人民幣市場的特有環境,和LP訴求多元化的趨勢,對LP進行了“再分類”。根據LP的資金特性、監管要求、投資訴求等指標,他們分爲:

1、政策型LP:涵蓋政府引導基金、政府出資平臺、政府機構,資金來源爲財政、國有參控股企業政策性出資、事業單位等;

2、金融機構:涵蓋銀行、保險、券商、信託、資產管理公司,即常見經濟術語中金融機構統稱,資金來源金融機構自有資金(資本金)及金融產品;

3、產業型LP:涵蓋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出資平臺、非上市公司及其出資平臺、產業母基金,資金來源爲公司自有資金或者公司主體投資的產業基金等;

4、財務型LP:涵蓋市場化母基金、家族辦公室、投資公司、高淨值個人等,資金來源爲高淨值人羣個人財富、三方財富/資管機構等;

5、公共型LP:涵蓋慈善/公益基金會、大學/教育基金會、社會保障基金、養老基金與其他社會組織,資金來源爲社保、企業年金、高校捐贈基金、教育基金會、慈善機構基金、主權基金等。

通過對這五類資金的統計分析,《2023LP全景報告》認爲資金端結構的劇變將對投資機構的募資邏輯產生重大影響。

募資難主要原因在於,資金訴求分化明顯

具體來說,政策型LP的特點是規模虛高,效用偏低。2023年,政策型LP對股權市場的資金供給佔比57%,可統計出資規模超過萬億,但是規模卻存在失真的情況。主要原因在資金暫時用力不高,甚至空轉的情況普遍,另一方面,引導基金作爲LP出資直投子基金的情況愈發普遍,其佔比也在逐年增加,導致政府資金的實際供給量明顯低於統計規模。

但政策型LP在逐步地專業化、市場化運作方面,效果顯著。政府引導基金對子基金的要求在不斷放寬,其中最主要體現在返投比例和認定。2008年以來,政府引導基金出資活躍地區的返投比例要求總體平均值從出資額的2倍下降至1.37倍,返投認定也更加多樣化。“鬆中有緊”,政府的錢相對好募,但管理挑戰是對GP們的考驗。

金融機構的特點是,體量龐大,但資管新規之後,對一級市場的投入度和影響力持續減弱,資金難出“圈”,大量金融機構的資金流向了金融機構背景的管理人,並且這部分管理人拿到的資金佔整體出資規模的7至8成。只有少數的,非常頭部的GP可以募到金融機構的錢。

產業型LP依舊是市場中最活躍的機構LP羣體,出資事件和參與機構都是所有類型LP中最多,但是對比2022年明顯下滑,出資規模與出資頻次分別下跌31%和5.7%,主要消失的出資分佈於出資低於1500萬的長尾羣體;2023年,產業型LP同樣面臨資金集中化的影響,出資分佈前移的同時大額出資抱團增加,這導致產業方資金對於股權市場的滲透有明顯下滑。

2023年,財務型LP對私募股權基金的出資繼續下跌,其規模佔總出資規模8%,不完全統計約出資1500億左右;以全年變化情況來看,財務型LP在5月之前和10月之後分別有兩次出資的上漲,其變化與該時間段基金的備案數量增減明顯相關。目前市場中最活躍的、具備系統性出資能力的財務型LP爲家族辦公室。

絕大比例的公共型LP規模由社保基金貢獻。2023年下半年,高校基金密集設立母基金涉足私募股權市場,但尚未實際出資,未來這部分母基金也有望成爲公共型L持續出資的中堅力量之一;中國目前的慈善及公益基金出資暫時無法成體系、規模出資。

《2023LP全景報告》認爲,市場上資金總量不低,但是GP募資依然很難的原因在於各類資金訴求分化明顯,各類LP的滲透率呈下降趨勢,市場中的資金很明顯地在聚集,招引、產業協同、監管、週期等等訴求與市場化資金的純財務訴求和市場對於長錢的期待天然衝突,正是這樣的背景導致了市場化投資機構的募資難度急劇增加。

市場呈五點趨勢值得關注

最後,《2023LP全景報告》總結出對市場的5點核心觀察。

第一,私募股權市場資金端供給下滑明顯,市場體感更甚。2023年,股權投資市場資金端供給量明顯下滑,較去年下跌8.75%,而對於市場中募資的投資機構或是其他參與者們,實際可以感知或是獲得的資金量卻是遠不如統計量。這是因爲存在多種情況使得處在中間層的GP無法有效獲得資金端注入市場的“活水”,故導致市場—— 投資機構們的體感與統計規模存在差異。

第二,私募股權市場資金端已經完全由政府、國資主導。我國私募股權經歷數年的發展,已經逐步由外資和市場化資金主導市場的起步階段發展至符合中國市場發展特點的由政府國資主導、產業資本與金融機構爲輔,市場化資金和長期資本缺位的新穩態,結合經濟下行、行業出清的大背景,新的資金分佈形態短期內不會發生改變。

第三,當前資金端訴求以功能型爲主導,同時訴求更加多元化。資金屬性決定資金訴求,由於我國私募股權市場資金端結構的變化,LP羣體的訴求也在發生明顯轉變,由從前的純財務回報逐漸轉變爲功能型主導的非財務訴求;並且,因爲當前市場資金供給不足,LP對GP的影響力增大,二者間的博弈逐漸失衡;除此之外,LP的機構化導致了其能力的專業化,對GP的訴求也變得更加專業化與多樣化。

第四,精準理解LP內部訴求的再分化將是GP提高募資效率的關鍵。雖然資金整體之間的訴求分化,但不同類資金局部間的合作將會增加,因爲資金總供給量和結構上的變化和基金的募資需求,LP客觀上會面臨着不得不合作的情況;主觀上,LP內部訴求也會再分化會促使同類訴求的LP進行合作;隨着最大體量的政府引導基金市場化運作的深入,不同類LP的訴求將有更多手段彌合,市場上各類型資金的相容性也會變得更好。

第五,私募股權市場資金端新格局已經形成。根據近十年LP訴求的分流,我國私募股權市場資金端結構的新模式已經穩定下來,金融機構和財務投資人主導市場的時代已經過去,當下私募股權市場在資金端形成了以政策型資金爲主導,輔以產業型、金融機構資金,財務型、公共型資金作爲補充的新格局,在資本市場短期內仍未見破曉的情況下,新的資金分佈格局將會持續,這也將完全重塑VC、PE機構們的募資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