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國美畢業季|青年觀察·先鋒實驗:鄺唯希、樑駿鵬、錢易、毛雯婧、俞寒譯、應文康、黃雪航作品
2024·中國美術學院畢業季
青年觀察
編者按
向更高、更遠、更深、更專紮根探索!
世界樹• 2024中國美術學院畢業季於杭州八大場館展出,共呈現20個教學單位總計2868位畢業生(本科生1834人,碩博1034人)的畢業創作,在杭城開啓一場遍佈全市、廣泛跨界、青春洋溢的藝術節日。
國美學術通訊特推出“青年觀察”系列,持續圍繞先鋒實驗、人文科技、鄉土學院、美麗中國、本土營造、人民之心、詩性電影、視覺國學、設計東方、海外洞察等專題,關注青年藝術家的探索與成長,一起見證“世界之樹”蔚然成林!
先鋒實驗
先鋒是先行者的思想與行動,也是引領開拓新一代藝術教育的重要座標。國立藝術院於建院之初就將“藝術運動”作爲辦學宗旨,將藝術視爲改造國民性的文化運動。秉持着源於國立藝專譜系中的變革傳統與創新精神,中國美術學院以一貫的先鋒意識,整體觀覽全球境域與本土情境,在技術與藝術、虛擬與造物、自我與世界的衆多交疊之下,以實驗藝術與人文關懷互爲砥礪,不斷構建在全球化浪潮中互動共生的新格局。面對時代與社會的大命題大關懷,國美的藝術家們以廣袤的視野和詩性的力量,打撈起歷史與當下的碎片,切入當代生活和生命體驗,聯結不同物種與文化,通過多樣媒介去感知世界的異質,不斷預想和推演未來的藝術方向,書寫一種宏大關懷的文化意識,賡續學院先鋒。
01
《菌染衆生》
Bactereature
生物設計、思辨設計
創作團隊:鄺唯希 樑駿鵬 錢易
指導老師:馬川 向逸
中國美術學院 創新設計學院
基於生物染色技術應用領域擴張與人體生物印記潛能開發的背景,本作品運用生物菌羣染色和活性生物材料數字推測了一系列生物聚合物,探索菌羣所定義出的生命形態是什麼這一話題。項目利用算法具象化人體菌種對非人類的塑造能力,讓有機賦予無機以生命,並將其作用於更廣泛的自然生命範疇,同時搭建了可以打印生物材料的3D打印機進行造物,定義了一類由人體生物色素與無機物融合的菌質物身份。作品展現了人類生物印記的自然潛力,和人菌關係的倫理邊界。
導師評語
隨着生物技術的發展,生命體的邊界開始模糊。生物材料的迭代,造物技術的演進,也正逐步在社會中構建起更爲廣泛的對於生命體的定義,並影響和挑戰着人類的傳統文化認知。該作品以活性生物材料爲媒介,結合算法生成,打破有機體與無機物的邊界,構建具有人體菌種的3D打印物像,引導人們思考對於未來生命體的全新定義。
<< 滑動查看更多創作過程 >>
鄺唯希
2020-2024 中國美術學院創新設計學院-藝術與科技-技術與造物研究所,本科。
2022年作品《詞彙疫情》獲英國生態設計獎銅獎;
2023年作品《宇宙暸望塔——與時空對話》獲倫敦中華藝術交流展銅獎;
作品《Picowgtuna》獲美國新概念設計藝術獎一等獎;
作品《宇宙暸望塔——與時空對話》獲香港當代設計獎銀獎;
作品《詞彙疫情》獲香港當代設計獎銅獎;
作品《Picowgtuna》獲第三屆G CROSS創意獎銅獎;
作品《宇宙暸望塔——與時空對話》獲北美應用藝術設計獎銅獎;
作品《Picowgtuna》獲第二屆全國華設計大賽一等獎。
樑駿鵬
2020-2024 中國美術學院創新設計學院-藝術與科技-技術與造物研究所,本科。
2023年,作品“Picowgtuna”“Reprodutopia”參展西岸藝術中心設計教育博覽會;
作品“Enso”參展中國美術學院民藝博物館;
作品“Reprodutopia”參展第二屆浙江青年科學家節;
作品“Picowgtuna”參展中國科幻大會;
作品”Picowgtuna”參展第二屆藝術與科技國際設計教育論壇。
錢易
2020-2024 中國美術學院創新設計學院-工業設計,本科。
2023年,學習成績優秀獎,中國美術學院;
G-CROSS Creative Award (銅獎),Industrial Design Council,UK;
2022年,全國大中學生第11屆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 (佳作獎),自然資源部宣傳教育中心;
家居好物設計大賽 (入圍獎),HOMEDE&FashionHome家居趨勢研究機構;
英國生態設計獎,UK Ecology Association;
SGADC 新加坡金沙藝術設計大賽 (銀獎), Singapore Cultural Matching Fund。
02
《未來樣本》
AI Agent裝置
作者:毛雯婧
指導老師:俞同舟 郭磊
中國美術學院 創新設計學院
《未來樣本》構建了一個未來的計算機,將世界看作一個正在運行的機器,在計算機裡進行社會仿真模擬實驗。實驗主要通過基於大語言模型的生成式智能體框架,虛擬人被驅動模擬人類行爲在社會仿真模擬系統中活動。在實驗過程中,我們會跟蹤每個agent的行爲以及世界運行的狀況。並且在實驗過程中不斷調正和完善一些規則,記錄由於規則更改而產生的差異。通過代理建模和模擬技術研究不同條件下的機制。將人物轉化爲數字生命變量,反映資源、抔境與命運頭聯。探索人爲社會聯繫,窺視可能世界,探討人的多樣性。
Al Agent——生成式智能體框架擬人類
前期
作品主要分爲兩個部分,虛擬人和虛擬世界。
虛擬人:根據布迪厄“符號資本”概念,將獲取用戶“經濟”“社會”“文化”以及以符號化方式存在的稀缺性資源四類信息,並將其轉化爲虛擬生命的原始變量。
虛擬世界: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將土地情況、房產情況、居民收入支出情況復刻成爲虛擬世界的規則。
後端程序大概分爲三個部分。Memery storage作爲記憶系統,就像一個數據庫,記錄了Agents的全部經歷。Simulator core作爲感知分析系統也就是核心代碼部分,主要工作內容爲從記憶流中檢索記錄,以規劃Agents的行動並適當地對環境做出反應,並將記錄遞歸地合成爲更高級別的觀察結果,以指導行爲。架構中的所有內容都以自然語言描述記錄和推理。
後期
遊戲引擎在整個項目中是作爲前端的存在,主要承載Agents的相關活動,並記錄信息傳遞給後端,根據後端所做決定的返回值進行下一步行爲。
<< 滑動查看更多實驗結果 >>
上百次實驗結果分析
在目前的模擬實驗中,我們發現了幾個有趣的行爲:
1號世界在總計256次模擬的第23次實驗中,一位企業家Agent突然對曾經的合作伙伴提價,結果導致對方被迫退出了市場。
2號世界在總計288次模擬的第12次實驗中,一個富二代Agent通過大量投資進入了商界,但最終因爲在酒吧過度消費而導致身體狀況惡化,最終被迫退出了競爭舞臺。
3號世界在總計357次模擬的第105次實驗中,一位曾因身體原因被淘汰出局的創新型人才Agent,在之後的實踐中,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到健身房進行訓練,以提高身體素質。最終,他因爲這種全面的身心訓練,成爲了勝率最大的競爭者。
1號世界在總計256次模擬的第54次實驗中,一位初始資金極低的農民Agent,憑藉着他低物慾的性格特徵,意外地成爲了最終的勝利者。
3號世界在總計357次模擬的第286次實驗中,最開始淘汰兩名Agent之後,每回合玩家損耗的金錢數量低於銀行發放的金錢數量,Agent之間的競爭行爲消失,遊戲運行至電腦內存不足才結束,這是否可以說明,當社會的資源過剩,人類就有可能進入“烏托邦”狀態。
導師評語
《未來樣本》將人工智能技術與社會模擬實驗相結合,呈現出集體行爲的演變機制,深刻反映了資源、環境和個體之間的關係。這間作品在探索數字世界中人與社會互動的系統性與複雜性呈現出的探索精神,以及作者的社會責任意識也值得讚揚,他們深入研究環境對個體和社會的影響,爲社會發展和人類命運探尋提供了新的視角並啓示引發觀衆對多樣性的思考。
毛雯婧
2020-2024 中國美術學院創新設計學院-藝術與科技-媒介與交互研究所-未來媒介與拓展現實工作室,本科。
探索藝術與科技的結合,數字視覺創作者。最新AI Agent類型作品獲“飛槳杯”第二屆人工智能創新大賽全國第三名。數字作品獲展於中國科幻大會、米蘭設計周、第二屆浙江青年科學家節、“最設計:設計再出發2023·載入杭州”、沸銅數字藝術展、北京王府井LED天幕、上海金鷹國際LED天幕、杭州黃龍萬科中心天幕、上海市長寧區ArtPark大融城等。
03
《胚胎創生》
Embryo Genesis
新媒體影像、裝置
創作團隊:俞寒譯 應文康 黃雪航
指導老師:胡曉琛 顧文甲 尹嬈
中國美術學院 創新設計學院
作品分爲兩部分,即新媒體影像部分和裝置部分,其中裝置部分通過三個部分(配氣系統、旋轉培養皿、人造子宮)模擬呈現了胚胎在體外創生的全過程。新媒體影像部分主要講述了胚胎工程孕育出的新生命在基因編輯的作用下,涵蓋了克服低氧環境和低重力環境的基因,在經歷了一系列太空航行後,最終抵達開普勒星球,找到了人類的新家園,展現了胚胎工程和基因編輯技術未來的創新潛能。
影片故事背景:
公元2365年,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工合成胚胎技術進一步增強,通過胚胎旋轉培養皿與基因編輯技術結合,人類研發出了一種“增強胚胎,人類希望這一類胚胎孕育出的“新生命”可以克服人類無法適應低氧環境和高輻射環境的缺陷,適應人類除地球外新的生存環境。於是,人類開啓了“開普勒62c星球移民計劃”——用基因編輯技術孕育新人類以實現太空移民,他們將第一批“增強胚胎”孕育出的新生命(三位宇航員)送上太空三名宇航員乘坐CRISPR號前往“轉錄臺”,在經過了基因識別和分配後隨着“基因膠囊”投送到“基因修復中樞(修復治療宇航員在現有飛行時身體狀況遇到的一些問題)”,在那裡,三位宇航員再次經歷了一段基因世界的穿越迷航,修復了太空旅行中機體出現的一些狀況。他們甦醒後,已經抵達了“開普勒星橋最後,隨着自身克服低氧環境和高輻射環境的增強基因他們逐漸降落到開普勒62c星球表面自由活動,移民計劃宣告成功,三名宇航員搭乘CRISPR號返回地球,成爲了人類的英雄。
<< 滑動查看更多創作過程 >>
黃雪航
算法工程師。中國美術學院2020級工業設計專業,算法藝術和裝置藝術創作者,熱衷於運用算法語言進行裝置交互模塊編寫。曾獲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一等獎。
應文康
新媒體創作者,3D場景設計師。中國美術學院創新設計學院2020級藝術與科技專業,2023學年浙江省政府獎學金、三好學生榮譽獲得者,本科畢業後加入騰訊光子工作室,作品曾參展於中國科幻大會、阿里U設計周等,榮獲香港當代設計、靳埭強設計獎等。
俞寒譯
數字影像創作者,AIGC概念設計師。中國美術學院2020級工業設計專業,數字藝術和裝置藝術創作者,熱衷於融合AIGC工具的數字影像創作及虛擬場景搭建,熱愛基於照片敘事的平面設計。作品曾入選中國科幻大會、浙江省青年科學家大會,榮獲香港當代設計、靳埭強設計獎等。
來 源|國美學術通訊
編 輯|倪義臣 陳舒婷
責 編|胡心雲 邱莉麗
審 核|徐 元 方 舟
中國美術學院官方微信號
投稿郵箱:caanews@caa.edu.cn
“國美學術通訊”官方微信號
投稿郵箱:caarmt@caa.edu.cn
出品:
中國美術學院黨委宣傳部
PUBLICITY OFFICE OF THE CPC CAA COMMITTEE
CAA融媒體中心
CAA MEDIA CONVERGENCE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