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機構LP衆生相:國資與引導基金仍占主導地位,社會資本受重視程度提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申俊涵 北京報道

近年來,中國股權投資行業從高速增長期進入範式調整期,行業出清仍在持續。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中基協存續登記股權類基金管理人1.2萬家,與2023年相比減少了751家。2024年前三季度新登記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80家,同期註銷數量超800家;新備案股權投資基金3093只,同期取消備案數量超過1800只。

從“募投管退”全鏈條來看,“募”是創投機構關注的首要議題。而在過去幾年裡,行業的LP構成已經發生結構性變化。一方面,美元基金“撤退”,人民幣基金主導地位不斷凸顯。另一方面,在呼喚耐心資本的當下,政府投資基金參與度不斷提升,社保基金、險資、銀行等長期資本持續入局。

“目前,政府投資基金的出資金額能夠佔到全行業的七八成,重要性凸顯。如果離開政府投資基金去談創投的高質量發展,那就是‘無水之源’。同時,如何吸引社會化資本更好地參與創投行業,也是十分重要的話題。”1月15日,在“政府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上,LP投顧創始人國立波說。

當天,LP投顧正式發佈《2024年度活躍機構LP畫像報告》(簡稱《報告》),分析不同類型機構LP在2024年的VC/PE出資情況。

國資和政府引導基金持續佔據主導地位

《報告》顯示,2024年,新備案私募股權、創投基金總數4073只,較2023年時的7383只,同比減少44.83%。背後機構認繳出資規模累計15992.15億元,較2023年的16698.81億元,同比減少4.43%。

“2024年整個行業認繳出資與2023年基本持平,這表明創投行業具有較強發展韌性,整個行業的抗風險能力在增強。”LP投顧研究員楚晨曦在分享時說。

備案基金數量減少近五成而整體認繳規模持平,反映了VC/PE行業募資總量、出資活躍度基本保持不變,而集中度有所上升。這意味着更多資金集中在少數機構手中,頭部化和分化趨勢明顯。這也是中國創投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存量出清、優勝劣汰的必然結果。

在衆多機構LP中,國資和政府引導基金依舊是最重要的機構LP類型,成爲資本寒冬中支撐股權投資行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報告》顯示,從機構LP數量、出資筆數和認繳出資規模等多維度來看,國資和政府引導基金的佔比情況較2023年持續提升。

具體來看,2024年,4556家機構LP中,國資和政府引導基金共2709家,較2023年時的2266家同比增加19.55%。在全部機構LP中佔比,從2023年時的51.76%提升至2024年的59.46%。2024年,國資和政府引導基金累計出資3993筆,在出資筆數總數中佔比65.50%。從出資金額來看,2024年國資和政府引導基金累計認繳出資12542.77億元,在認繳出資總額中佔比高達81.58%。2023年時,佔比數字爲77.43%。

可以看出,2024年,LP國資化趨勢更加明顯,國資和政府引導基金持續主導市場,在整個創投行業收縮下行狀態下,其大規模、持續性的出資爲市場注入了穩定資金,推動相關產業的創新和發展,在引導社會資本、支持產業發展方面發揮了關鍵的逆週期調節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萬億級的政府投資基金在2025年開年迎來了頂層設計。1月7日晚,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促進政府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共7方面25條措施,引發行業廣泛關注。

“在過去十年,中國的政府投資基金在相對自由寬鬆的環境中,迎來了快速的發展。同時也產生系統性問題,比如同質化競爭、盲目招商引資、低水平重複建設等。隨着近日《指導意見》的發佈,政府投資基金迎來了規範發展的時代。這對未來5到10年中國政府投資基金的發展,將會形成非常重要的導向作用。”國立波說。

社會資本受重視程度提升

在國資和政府引導基金主導地位持續凸顯的情況下,社會資本的參與度仍有待提升。《報告》顯示,2024年,LP中民企和上市公司的數量、出資筆數、出資規模都較2023年有一定的下滑。

2024年,民企和上市公司LP共有1673家,較2023年時的1946家同比減少了14.03%,二者在機構LP總量中佔比,從2023年時的44.45%下降爲2024年時的36.72%。民企和上市公司累計出資1833筆,二者在出資筆數總數中合計佔比,從2023年時的38.01%下降至30.07%。在出資金額方面,2024年,民企和上市公司累計認繳出資1256.04億元,二者在認繳出資總額中佔比,從2023年時的8.95%下降至8.17%。

整體而言,2024年,一方面,民企和上市公司等市場化LP出資積極性較2023年有所下降;另一方面,民企及上市公司二者的LP數量及出資筆數佔比較大,但認繳出資金額佔比偏低。

民企及上市公司在參與VC/PE投資時單筆出資規模較小,對市場的資金貢獻度相對較低,產業資源優勢有待進一步發揮。可以看出,政府投資基金如何更好帶動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是創投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目前政策層面對社會資本的重視程度正日益提升。202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健全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壯大耐心資本,更大力度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創業投資,梯度培育創新型企業。

在國務院辦公廳1月7日發佈的《指導意見》中,也六次提及“社會資本”,相關表述包括“防止同質化競爭和對社會資本產生擠出效應”“吸引帶動更多社會資本”“保護社會資本合法權益”等。

社會資本有何特點,如何吸引其更多地參與到創業投資中?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在2024年12月底撰文指出,“社會資本”核心是民間資本,外資則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因具有市場敏感性、靈活決策性與強創新動力,民間投資實際上是經濟活力最重要的決定因素。以民間資本爲主的社會資本,對於創投行業來說,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田軒認爲,將“更大力度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創業投資”落於實處,應秉持短期目標與長期願景相統籌、發展與開放相融合的理念,爲創業投資穿越“資本寒冬”提供有力支持。短期來看,應儘快實現IPO常態化。中長期看,應堅持政策統一性、連續性,從產業、市場準入、稅收、監管政策等方面予以更大力度的支持,並與健全資本市場功能,完善監管機制等相結合,營造良好投資環境。

另外,《報告》顯示,2024年,社保基金、險資等長期資本對VC/PE的配置比重有所下降。2024年,社保基金、保險資金、銀行及信託合計出資151筆,較2023年時的181筆同比減少16.57%。在出資金額方面,社保基金、保險資金、銀行及信託合計認繳出資1409.76億元,較2023年時的1865.81億元同比減少24.44%。整體而言,社保基金、險資等長期資本對VC/PE的投資決策更爲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