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十大檢察新聞入圍選項展示

2024年,全國檢察機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自覺爲大局服務、爲人民司法、爲法治擔當,堅持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努力讓人民羣衆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爲增進社會各界對檢察工作的瞭解和支持,檢察日報社組織開展2024年度十大檢察新聞、十大法律監督案例評選活動,經過初評和複評,產生了2024年度十大檢察新聞、十大法律監督案例候選條目各20條,現予以展示。2025年1月中下旬,將舉行定評會,由業界專家評選出最終的2024年度十大檢察新聞、十大法律監督案例。

2024年度十大檢察新聞

入圍選項

1.持續推進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檢察機關進一步健全全面從嚴治檢體系

2.最高檢提出以“三個善於”做實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努力讓人民羣衆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3.切實爲基層減負、優化檢察管理,最高檢黨組提出“一取消三不再”引發熱議共鳴

4.全國檢察機關開展“檢護民生”“檢察護企”專項行動,用法治“力度”提升民生“溫度”、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5.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最高檢出臺《關於全面深化檢察改革、進一步加強新時代檢察工作的意見》

6.檢察機關2024年1至11月起訴原中管幹部42人,加大力度打擊新型隱性腐敗、寄生性腐敗

7.檢察公益訴訟制度探索建立10年來辦案質效不斷提升,已成爲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標識性概念、原創性成果

8.最高檢聚焦養老安全制發“十一號檢察建議”,各地檢察機關聯合多部門合力防範化解相關風險隱患

9.最高檢開展“檢察實務專家進校園”活動,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10.最高檢發佈《意見》推進文化潤檢、文化強檢,檢察題材電影《第二十條》、廣播劇《喜鵲》獲“五個一工程”獎

11.最高檢首次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項報告行政檢察工作,行政檢察辦案數量持續增長,辦案程序不斷規範

12.最高檢制定《關於加強涉外檢察工作的意見》,檢察外事工作成果豐碩,涉外檢察工作步入發展快車道

13.最高檢首次對外發布“四大檢察”工作白皮書,全景式全方位展現檢察工作特色亮點

14.最高檢成立檢察官懲戒委員會,修訂完善相關制度文件,全面準確落實司法責任制、規範司法權力運行

15.全國檢察機關刑事檢察工作會議召開,最高檢成立刑事檢察工作指導小組強化刑事檢察統籌指導

16.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主管單位變更爲最高檢,檢察機關持續做實“預防就是保護,懲治也是挽救”

17.檢察機關積極融入國家戰略開展對口援助工作30年,受援地區檢察工作呈現全面發展、整體進步勢頭

18.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益心爲公”志願者積極參與檢察公益訴訟,“民主智慧”轉化爲檢察履職新動能

19.“兩高一部”發佈文件指導跨境電詐案件辦理,突出四個懲治重點,從重打擊境外電詐和境內協同犯罪

20.最高檢發佈典型案例劍指新聞敲詐和假新聞,嚴懲借網絡平臺造謠抹黑敲詐勒索企業犯罪

01

持續推進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檢察機關進一步健全全面從嚴治檢體系

2024年4月3日,中央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指出,經黨中央同意,自2024年4月至7月在全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在全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的通知》。

4月17日,最高檢召開黨紀學習教育工作安排會,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高質量推進最高檢黨紀學習教育作出安排部署。

黨紀學習教育中,最高檢黨組堅持把黨紀學習教育作爲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重要政治任務,牢牢把握黨紀學習教育的目標要求和工作安排,緊緊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的重要論述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緊扣一個“實”字推進黨紀學習教育,堅持全面受教育、全員受教育,聚焦以案示警促改抓警示教育,聚焦標本兼治抓問題整改,聚焦履職盡責抓學用結合,聚焦嚴格執紀抓責任落實,機關黨員幹部受到一次深刻的黨紀教育洗禮,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進一步增強,有力促進機關黨的建設、紀律作風建設,帶動全面從嚴治檢、法律監督工作提質增效。

緊扣一個“實”字,最高檢紮實開展第二輪巡視,對第一輪巡視整改落實工作開展督導,深入查找和解決全面從嚴治檢、履職責任等方面存在的政治偏差。緊扣一個“實”字,最高檢部署開展“檢察護企”專項行動,深化“四大檢察”融合履職,全面準確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涉企案件。緊扣一個“實”字,最高檢部署開展“檢護民生”專項行動,重點加強民生司法保障。

在最高檢的帶動和指導下,各地檢察機關結合實際情況,精心謀劃部署,作出具體安排,採取具體措施,將黨紀學習教育引向深入。黨紀學習教育期間,各地檢察機關注重健全全面從嚴治檢體系,通過持續完善一體推進“三不腐”、防治“燈下黑”機制,嚴格執行“三個規定”,切實加強追責懲戒工作,健全檢察權運行制約監督機制,確保公正司法、廉潔司法。

9月2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黨組會暨機關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總結最高檢黨紀學習教育工作,研究部署推進黨紀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的具體舉措。會議強調,把紀律學習作爲必修課常修課,建立經常性和集中性相結合的教育機制,進一步健全全面從嚴治檢體系,從嚴監督執紀問責,真正讓黨的紀律、鐵規禁令越往後越嚴。

02

最高檢提出以“三個善於”做實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努力讓人民羣衆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在2024年4月8日的國家檢察官學院2024年春季學期首批調訓班次開班式上,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應勇強調,善於從紛繁複雜的法律事實中準確把握實質法律關係,善於從具體法律條文中深刻領悟法治精神,善於在法理情的有機統一中實現公平正義,是“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重要體現。

最高檢提出“三個善於”,主要是推動解決實踐中存在的“就案辦案、機械司法”問題。“三個善於”既是司法辦案的認識論也是方法論,旨在引導檢察人員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爲指引,堅持講政治與講法治有機統一、執行黨的政策與執行國家法律有機統一,踐行司法爲民宗旨,提高正確運用法律政策的能力,做實“努力讓人民羣衆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善於從紛繁複雜的法律事實中準確把握實質法律關係”,側重於如何抓住案件中的主要矛盾。最高檢要求,檢察履職辦案“以事實爲根據”,必須準確認定法律事實,重現或最大限度接近客觀事實,從中理清法律關係,進而找到實質法律關係。

“善於從具體法律條文中深刻領悟法治精神”,側重於如何正確適用法律。最高檢要求,檢察履職辦案既要符合法律規定,又要深刻領悟法治精神,準確理解黨的領導、以人民爲中心、公平正義、保障人權、權利平等、懲惡揚善、公序良俗、誠實守信等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準確適用法律。

“善於在法理情的有機統一中實現公平正義”,側重於如何確保案件辦理取得最佳效果。最高檢強調,檢察履職辦案做到法理情有機統一,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是新時代司法公平正義的題中應有之義。只有義正辭嚴講清“法理”,循循善誘講明“事理”,感同身受講透“情理”,實現法理情有機統一,才能真正讓人民羣衆可感受、能感受、感受到公平正義。

“三個善於”側重點有所不同,但相互關聯、不可偏廢。善於從紛繁複雜的法律事實中準確把握實質法律關係是基礎,要求全面準確把握“以事實爲根據”,依靠證據確定法律事實、區分法律關係,扭住案件的關鍵環節和本質問題;善於從具體法律條文中深刻領悟法治精神是關鍵,要求全面準確理解“以法律爲準繩”,不僅做到不偏離法律條文的規定,還要深刻領悟法律條文背後的基本價值和理念,讓檢察履職辦案更加契合法治精神;善於在法理情的有機統一中實現公平正義是目標,要求全面準確統籌“以事實爲根據,以法律爲準繩”,正確運用檢察權,努力在法律框架內尋求公平正義“最大公約數”,實現罪刑法定、罪責刑相適應、法理情相統一,讓人民羣衆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03

切實爲基層減負、優化檢察管理,最高檢黨組提出“一取消三不再”引發熱議共鳴

2024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整治形式主義爲基層減負若干規定》。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持續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義爲基層減負作出部署,明確提出要健全爲基層減負長效機制。

2024年10月15日、1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先後召開檢委會(擴大)會議和黨組會議,提出“一取消三不再”的檢察管理新要求,即取消一切對各級檢察機關特別是基層檢察機關的不必要、不恰當、不合理考覈,不再執行檢察業務評價指標體系,不再設置各類通報值等評價指標,不再對各地業務數據進行排名通報。

2024年,最高檢調研組在調研中瞭解到,業務考覈指標過多過細,給基層檢察人員帶來很大工作壓力;檢察工作“卷”的問題很突出,捲來捲去就是“卷數據”,在簡單數據管理模式下,很容易讓檢察官形成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態。調研組還發現應付考覈而產生的“反管理”現象——個別檢察院過於關注數據指標、考覈排名,不惜違背司法規律和辦案程序,搞“數據美容”“湊數案”,嚴重影響司法公信力與權威性。

最高檢黨組提出,要從最高檢、省級檢察院做起,堅決防治形式主義,下決心糾正不同程度存在的唯數據、唯指標問題,調整、改變簡單以數據進行考覈管理的思維模式和工作方式,取消一切不必要、不恰當、不合理的考覈,真正爲基層減負,讓檢察工作進一步迴歸到高質效辦案這個本職、本源上來,讓廣大檢察官真正把精力放到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上,放在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每一個環節上,確保嚴格依法辦案、公正司法。

在作出“一取消三不再”決定的同時,最高檢黨組強調要堅持嚴格依法、實事求是、遵循規律,切實把檢察管理從簡單的數據管理轉向更加註重業務管理、案件管理、質量管理上來,把宏觀案件質效分析與微觀案件質量評查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落實和完善司法責任制,推動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努力讓人民羣衆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社會輿論普遍認爲,“一取消三不再”是最高檢黨組在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意見基礎上審慎作出的決定,符合中央精神、符合實際情況、符合司法規律、符合基層期待,充分彰顯了最高檢黨組對檢察工作規律的深刻洞察、對基層實際狀況的全面瞭解以及對推動檢察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堅毅決心。

江蘇、貴州等省級檢察院陸續出臺工作舉措,對嚴格落實“一取消三不再”、一體抓好“三個管理”作出細化部署。

04

全國檢察機關開展“檢護民生”“檢察護企”專項行動,用法治“力度”提升民生“溫度”、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2024年2月以來,最高人民檢察院部署開展“檢護民生”“檢察護企”兩個專項行動。最高檢黨組強調,各級檢察機關要堅持法律監督的職能定位,緊密結合本地實際,圍繞企業所需、民生所向,抓住侵害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影響人民羣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突出問題,辦好關係人心向背的民生“小案”,讓企業獲益、讓羣衆得實惠,向人民羣衆“交好賬”。

最高檢下發的《全國檢察機關開展“檢護民生”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明確了進一步加強勞動者特別是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加大對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司法保護力度;持續深入推進司法救助工作,進一步兜牢民生底線;大力做好社會保險領域檢察監督工作;深化殘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婦女等特定羣體權益保障等11項行動重點。

“檢護民生”專項活動取得顯著成效:聚焦特定羣體權益保障,全國檢察機關2024年前三季度共辦理勞動爭議民事裁判監督案件4400餘件,對勞動爭議案件支持起訴2.2萬件;起訴強姦、猥褻、侮辱等侵害婦女權益犯罪近3.5萬人;辦理婦女權益保障領域公益訴訟案件近1400件;起訴侵害未成年人犯罪5.3萬人。開展打擊治理跨境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專項工作,2024年前三季度起訴電信網絡詐騙犯罪4.7萬餘人,起訴與電詐“洗錢”密切相關的幫信罪6.5萬餘人。

最高檢下發的《“檢察護企”專項行動工作方案》部署了嚴懲破壞公平競爭領域犯罪;嚴懲民營企業內部腐敗犯罪;開展對公司實控人、高管背信損害公司利益行爲的監督治理;開展“空殼公司”專項打擊治理;以“掛案”清理爲抓手,加強對涉企案件的立案監督;依法穩慎適用強制措施等14項重點工作舉措。

各地檢察機關認真落實“檢察護企”專項行動工作方案要求,結合實際創造性開展工作,紮實推進各項重點任務。檢察機關嚴厲打擊破壞公平競爭市場秩序犯罪,2024年1至11月,起訴擾亂市場秩序罪、利用職務便利實施的涉企職務犯罪分別爲38944人、9408人,同比均上升28%左右。在專項行動中,最高檢對收集到的各類可能涉及趨利性執法司法的1500餘條線索逐條分析研判,將覈查篩選出的31件重點案件,分四批交由相關省級檢察院辦理,現已辦結18件,取得重要實質性進展8件,共解除查封凍結釦押財物3.4億餘元,重拳整治趨利性執法司法成效初顯。

05

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最高檢出臺《關於全面深化檢察改革、進一步加強新時代檢察工作的意見》

2024年12月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外發布《關於全面深化檢察改革、進一步加強新時代檢察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對檢察工作各方面制度機制的優化、健全、完善作出36項規定。

《意見》是檢察機關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持續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檢察實踐的具體舉措,具有四大特點:注重聚焦主責主業,進一步明確法律監督重點,切實增強法律監督實效;注重落實改革任務,是貫徹落實黨中央、中央政法委改革要求的檢察“任務書”;注重完善制度機制,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注重規範檢察履職,強調“依法履行職能,敢於監督、善於監督、勇於自我監督”,專門部署“完善執法司法相互配合制約機制”“健全檢察權運行制約監督機制”等方面舉措,以保障檢察權在憲法法律範圍內依法公正高效廉潔運行。

《意見》指出,要健全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絕對領導制度體系,旗幟鮮明強調“持續擦亮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鮮明政治底色,切實做到檢察工作方向由黨指引、檢察工作原則由黨確定、檢察工作決策由黨統領”。

《意見》提出,要完善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制度體系。在維護穩定方面,系統部署了推動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協同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機制等方面內容,強調“依法嚴懲羣衆反映強烈的犯罪”,切實增強人民羣衆安全感。在服務發展方面,部署了服務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系列檢察舉措,其中要求“防止和糾正利用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

《意見》要求,健全強化法律監督工作機制。其中,圍繞刑事檢察工作,專門部署“完善刑事指控體系”“健全刑事訴訟全流程監督機制”,更好發揮刑事檢察在追訴犯罪、維護穩定、保障人權、守護公正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強調要配合加快推進檢察公益訴訟立法,更好推動改革成果上升爲法律制度。

《意見》強調,要健全檢察機關公正司法體制機制。其中,在“落實和完善司法責任制”這一方面,明確要求細化完善檢察官職權清單、完善司法責任認定和追究機制、健全檢察官懲戒制度等。同時,將“健全檢察業務管理、案件管理和質量管理機制”單列,提出完善業務研判、指導、評價體系,健全案件質量檢查評查制度等舉措。

06

檢察機關2024年1至11月起訴原中管幹部42人,加大力度打擊新型隱性腐敗、寄生性腐敗

2024年11月27日至28日,全國檢察機關職務犯罪檢察工作會議在湖北省武漢市召開。這是2018年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改革以來召開的第一次職務犯罪檢察條線工作會議。

如何推進新時代新徵程職務犯罪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會議提出明確目標和要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反腐敗鬥爭的決策部署,堅決完成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規劃任務,依法全面正確履行檢察職能,以高質效辦好每一個職務犯罪案件爲基本價值追求,加強制度機制建設,強化過硬職務犯罪檢察隊伍建設,爲堅決打贏反腐敗鬥爭攻堅戰持久戰不斷貢獻檢察力量。

當前,新型隱性腐敗逐漸增多,呈現腐敗主體隱身化、行爲方式間接化、權錢交易民事化、利益輸送市場化等特點,給審查認定帶來了新挑戰。會議特別強調,要善於從紛繁複雜的法律事實中準確把握實質法律關係,穿透這些特點的面紗,看到腐敗行爲權錢交易、以權謀私的違法犯罪本質。

數據顯示,2024年1至11月,最高檢受理國家監委移送起訴原中管幹部職務犯罪45人,指導地方檢察機關對董雲虎、孫志剛、韓勇等42名原中管幹部提起公訴。相關辦案數據充分說明開展反腐敗鬥爭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力度不斷加大,深度廣度不斷拓展。

一些領導幹部對近親屬、身邊工作人員等管教不嚴,甚至放任其利用職權和影響力謀利。對此,監察機關、檢察機關堅持一體深化懲治,既依法嚴懲國家工作人員自身腐敗,也注重打擊領導幹部近親屬等“寄生性腐敗”。2024年1至11月,檢察機關起訴的原中管幹部職務犯罪案件中,有39件存在領導幹部的近親屬等特定關係人參與腐敗問題。

07

檢察公益訴訟制度探索建立10年來辦案質效不斷提升,已成爲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標識性概念、原創性成果

201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上提出“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2024年12月20日,檢察公益訴訟10週年座談會在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深入學思踐悟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回顧總結檢察公益訴訟制度10年發展歷程和實踐成效,共商在新起點上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檢察公益訴訟制度。

檢察公益訴訟制度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標識性概念、原創性成果。10年來,檢察公益訴訟辦案規模穩健增長、領域持續拓展、質效不斷提升,制度逐漸成熟定型、成效日益彰顯。2017年7月至2024年11月,檢察機關共立案辦理公益訴訟110.1萬件,其中行政公益訴訟98.9萬件,民事公益訴訟11.2萬件。將審前實現公益保護目的作爲優先目標,向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近79萬件,回覆整改率達98.8%;向法院提起訴訟6.1萬件,99.77%得到裁判支持,以“訴”的確認體現司法價值引領,有力推動了法治政府建設以及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充分彰顯了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

10年來,檢察機關在辦案中始終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充分發揮主動性職能特點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緊緊圍繞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及區域重大戰略履職辦案。針對辦案難點堵點問題,積極向黨委彙報爭取支持,將黨領導下統籌協同、綜合發力的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充分轉化爲監督剛性與辦案效能。目前全國有27個省級黨委、政府出臺支持檢察公益訴訟的意見;30個省級人大常委會出臺加強檢察公益訴訟的專項決定。

10年來,檢察機關始終堅持以人民爲中心,先後部署“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爲民辦實事 破解老大難”等專項監督活動,讓履職辦案真正解決人民羣衆的操心事、揪心事、煩心事。

10年來,檢察機關始終在辦案實踐中改革創新。推動健全公益訴訟辦案規範體系。出臺公益訴訟辦案規則,形成覆蓋主要領域的辦案指引,以“可訴性”爲核心構建高質效案件標準等,促進提升辦案規範化、專業化水平。辦案領域不斷拓展,從最初的4個法定領域逐步拓展到“4+11+N”的履職格局,充分彰顯公益司法保護“中國方案”的蓬勃活力。

08

最高檢聚焦養老安全制發“十一號檢察建議”,各地檢察機關聯合多部門合力防範化解相關風險隱患

2024年11月28日至29日,檢察機關落實“十一號檢察建議”暨“檢護民生”座談會在江蘇溧陽召開。會上,最高檢通報了2024年度全國檢察機關落實“十一號檢察建議”十大典型案事例。會議強調,各級檢察機關要依法從嚴懲治侵犯老年人人身權利,以及利用養老機構名義實施的電信詐騙、集資詐騙等犯罪活動,及時向有關部門移送辦案中發現的涉養老機構違規違法線索和監管人員瀆職線索,對涉嫌犯罪應當立案而不立案的,依法監督立案。要立足檢察職能主動與民政、衛健、應急管理等部門溝通,形成養老監管系統合力,有效防範化解各類風險隱患。

近年來,檢察機關在辦案中發現,侵犯養老機構被看護老年人人身權利犯罪案件時有發生,有的後果特別嚴重,社會影響特別惡劣,反映出養老機構安全保障制度未得到嚴格落實、養老機構工作人員的招錄管理存在漏洞等問題,不利於養老事業的健康發展。2023年12月29日,最高檢向民政部制發“第十一號檢察建議”。

針對養老機構內侵犯老年人人身權利問題,“十一號檢察建議”從強化對養老機構設立、運行安全方面的監管,督促養老機構嚴格落實安全管理制度,推動養老機構做實入院評估工作,指導養老機構進一步加強對從業人員監管等方面督促強化養老機構安全監管,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

養老機構安全不僅涉及對被看護老年人人身權利的保護,還牽涉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經營管理等一系列問題,而這些工作涉及不同的監管部門。對於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各地在落實“十一號檢察建議”中進行了積極探索。如針對養老機構從業人員短缺的問題,浙江省蘭溪市檢察院推動當地民政部門探索院校合作模式,相關職業院校可在養老院設立實訓基地,緩解人員不足壓力。檢察機關還推動養老院與鄉鎮醫院進行合作,通過醫生定期坐診的方式,彌補養老機構醫療服務不足的情況。各地檢察機關和民政部門在落實“十一號檢察建議”中,積極聯合消防、衛健、應急管理、市場監管等部門一起走訪養老機構,致力於形成多部門聯合監管的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備受關注的保障老年人人身權利問題,不少檢察機關聯合民政部門探索建立養老機構從業人員入職查詢機制。從防患於未然出發,督促養老機構將曾經實施過故意傷害等危害人身權利犯罪的從業人員調離密切接觸老年人的崗位,給他們重新調配新的合適崗位。

09

最高檢開展“檢察實務專家進校園”活動,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要求“改進法治宣傳教育,完善以實踐爲導向的法學院校教育培養機制”。2024年,最高人民檢察院深入推進 “檢校合作” 戰略,通過開展“檢察實務專家進校園”等一系列舉措,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更好推動法學教育與法治實踐相融互促。

最高檢開展“檢察實務專家進校園”活動旨在深入學思踐悟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設教育強國的指示精神,以及《關於加強新時代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的意見》要求,充分發揮優秀檢察人才作用,加強檢校合作師資課程建設,暢通優化檢校間供需對接,持續築牢檢校合作基礎保障,助力檢校合作高質量發展。

2024年9月初,最高檢啓動“檢察實務專家進校園”活動,並確定了中國人民大學等5所高校首批“檢察實務專家進校園”師資課程。最高檢從各業務部門和各省級檢察院推薦的174名檢校合作師資中選出106名,將師資及課程資料分送至有合作意向的高校進行菜單式選學,最終確定授課教師和課程。衆多檢察業務骨幹走進高校,將真實的檢察案例帶入課堂,生動地講解案件辦理過程中的法律適用、證據審查、訴訟策略等關鍵環節,與莘莘學子面對面交流互動。

2024年,最高檢還組織開展“法學名師進檢察”活動,商請20所高校、研究機構推薦一批學術水平高、有法律實務經驗的專家學者參與檢察系統培訓,確定了首批106名師資、121門課程。該活動能夠有效解決檢察教育培訓臨時性、分散化、地區不均衡等問題,進一步提升檢察人員“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水平,同時有助於法學院校與檢察機關的雙向交流、共享優質教育培訓資源。

2024年11月22日,全國檢察機關文書系列教材出版座談會在京召開。最高檢黨組強調,要強化對外學習交流,積極推動文書教材進校園,成爲深化法學教育的實踐課程,讓文書教材成爲與政法同仁、專家學者一體學思踐悟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橋樑”,促進檢察機關更好地擔負起黨和人民、憲法法律賦予的法律監督職責。

10

最高檢發佈《意見》推進文化潤檢、文化強檢,檢察題材電影《第二十條》、廣播劇《喜鵲》獲“五個一工程”獎

2024年9月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佈《關於加強新時代檢察文化建設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把大力培育弘揚“忠誠、爲民、擔當、公正、廉潔”的新時代檢察精神作爲新時代檢察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通過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薰陶、實踐養成、制度保障,內化爲檢察人員的價值追求,外化爲檢察人員的自覺行動。

《意見》強調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把建設優秀檢察文化作爲新時代新徵程檢察工作的戰略性、基礎性工作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重要內容,着力推進文化潤檢、文化強檢,爲檢察工作現代化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

《意見》提出六項原則,即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堅持以人民爲中心;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法安天下、德潤人心;堅持固本培元、守正創新;堅持檢察人員主體地位。

《意見》提出,加強檢察英模人物培樹。優化新時代檢察英模人物發現、挖掘、培養、宣傳、學習機制。注重時代內涵,突出忠誠底色、清廉本色、專業亮色,讓檢察英模人物成爲“有形的正能量”“鮮活的價值觀”。注重遵循規律,面向基層一線,分級培育、分類選樹、分層宣傳,廣泛樹立可敬可親可信的檢察榜樣。

2024年8月,中央政法委印發《關於學習宣傳潘非瓊同志先進事蹟的通知》。11月27日,最高檢、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共遼寧省委在瀋陽召開追授潘非瓊同志稱號命名錶彰大會,追授潘非瓊同志“全國模範檢察官”“遼寧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潘非瓊生前系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2022年12月17日,因患白血病醫治無效去世,年僅49歲。潘非瓊爲黨和人民事業、爲黨的檢察事業奮鬥至生命最後一刻,充分彰顯了“忠誠、爲民、擔當、公正、廉潔”的新時代檢察精神。

2024年12月3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公佈第十七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獲獎名單,由最高檢影視中心等聯合出品的電影《第二十條》,由最高檢、安徽省委宣傳部聯合申報的廣播劇《喜鵲》獲“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此前,《第二十條》還斬獲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等多個重磅獎項。這些作品通過對檢察工作的藝術化呈現,詮釋了忠誠、爲民、擔當、公正、廉潔的新時代檢察精神。

爲展示新時代檢察機關文化建設成效,激發檢察宣傳文化創新動能,2024年9月9日,最高檢還發布10件“新時代檢察傳播創新事例”,類型涵蓋主題宣傳、案例普法、典型選樹、融媒傳播、新聞紀實、文化建設等多領域。

11

最高檢首次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項報告行政檢察工作,行政檢察辦案數量持續增長,辦案程序不斷規範

2024年11月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應勇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上作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人民檢察院行政檢察工作情況的報告。這是最高檢首次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項報告行政檢察工作。與會人員對報告披露的檢察機關全面貫徹行政訴訟法,依法對行政訴訟和執行活動實行法律監督,維護司法公正的舉措和成效給予充分肯定,並就實踐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給出意見和建議。

12月2日,最高檢召開黨組會,研究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對人民檢察院行政檢察工作情況報告的審議意見。會議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加強對相關問題的針對性研究,提出務實有效、切實可行的落實舉措,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行政檢察工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伴隨全面依法治國深入推進,行政檢察工作進入發展快車道。2018年12月,最高檢設立行政檢察廳專司行政檢察職責,31個省區市檢察院和有條件的地市級檢察院單設行政檢察機構,行政檢察工作進入發展快車道。2019年至2023年,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理行政檢察監督案件47.9萬件,是前五年的2.6倍。強化行政生效裁判、行政審判、行政執行監督,促進公正司法。2019年1月至2024年9月,對認爲確有錯誤的行政生效裁判依法提出抗訴、再審檢察建議2781件,最高檢提出抗訴59件;對法院立案不當、適用審判程序錯誤等問題,提出檢察建議5.4萬件;對法院違法執行等問題提出檢察建議10.1萬件,對行政機關怠於、拒絕履行法院裁判等問題提出檢察建議5.1萬件。依法開展行政違法行爲監督,對履行法律監督職責中發現的行政行爲在事實認定、適用法律等方面存在突出問題的,提出檢察建議7.4萬件。推動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雙向銜接,2023年以來,依法督促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8272件。主動融入大局,開展“檢察護企”等專項行動,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着力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踐行人民至上,開展“檢護民生”等專項行動,深化落實羣衆信訪“件件有回覆”,依法規範推行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依法維護特定羣體合法權益,持續做實檢察爲民。加強與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等執法司法機關協作配合,6個省份建立省級層面府檢聯動機制,持續夯實行政檢察工作根基。

2024年4月,最高檢制定《關於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行政訴訟監督職責中開展行政違法行爲監督工作的意見》,進一步規範行政違法行爲監督的範圍、方式和程序,標誌着行政違法行爲監督從中央部署、研究論證、地方探索進入到全面規範推開的新階段。8月,最高法、最高檢聯合印發《關於規範辦理行政再審檢察建議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通過14條內容規範法院、檢察院辦理行政再審檢察建議案件程序,提升法律監督質效和司法公信力。12月,最高檢印發《人民檢察院行刑反向銜接工作指引》,對行刑反向銜接案件受理、審查程序、提出檢察意見、跟蹤監督等進行明確,進一步保障和規範檢察機關開展行刑反向銜接工作。

12

最高檢制定《關於加強涉外檢察工作的意見》,檢察外事工作成果豐碩,涉外檢察工作步入發展快車道

2024年年底,最高人民檢察院發佈《關於加強涉外檢察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對今後一個時期涉外檢察工作進行頂層設計和總體部署。

《意見》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外交思想,堅持從政治上着眼、從法治上着力,站在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的高度,把涉外檢察工作放到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去認識和謀劃,切實找準涉外檢察工作的時代座標和職責定位,按照一體推進涉外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務、法治人才培養的工作機制要求,全面提升涉外檢察工作能力和水平,切實擔負起服務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高水平安全、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更重責任。

涉外檢察工作的內涵與外延,是長期以來困擾司法實踐的一個問題。2024年11月14日,最高檢首次專門就涉外檢察工作召開全國性會議。會議明確了涉外檢察工作的時代座標和職責定位——涉外檢察工作既包括檢察外事工作,也包括涉外因素的檢察業務工作。

近年來,檢察機關自覺融入涉外法治工作大協同格局,持續深化雙邊多邊檢察國際合作,加強國際刑事司法協助,依法嚴懲危害國家安全犯罪、跨國犯罪,全面加強和規範涉外案件辦理,依法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合法權益,加強檢察國際傳播,紮實有效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推動涉外檢察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特別是2024年,最高檢在落實元首共識的基礎上,積極開展檢察外事工作。中國檢察代表團先後參加金磚國家總檢察長會議、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檢察長會議、中國-東盟成員國總檢察長會議、國際檢察官聯合會相關會議等,同時邀請新加坡、沙特、古巴等多國檢察代表團訪問中國,廣泛交流意見,凝聚合作共識,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法治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6月,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參加第六次金磚國家總檢察長會議期間,國家首席大檢察官、最高檢檢察長應勇接受俄羅斯《消息報》專訪;10月,應勇檢察長以“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中國檢察”爲題,在新加坡“總檢察長講堂”發表演講,講述在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中國檢察機關爲大局服務、爲人民司法、爲法治擔當的履職實踐,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2024年1月,最高檢還開通英文官方網站,加強檢察機關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向國際社會傳遞中國檢察聲音,推動中華法治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2024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和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聯合發佈《關於加強新時代涉僑檢察工作的意見》,要求全面履行檢察職能,不斷提升依法維護僑益水平;依法平等保護涉僑企業合法權益,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發揮檢僑合作優勢,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加強組織保障,提升涉僑工作聯動協同能力。同時,還發布了5件依法保護僑胞合法權益典型案例。

13

最高檢首次對外發布“四大檢察”工作白皮書,全景式全方位展現檢察工作特色亮點

2024年3月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舉行“推動‘四大檢察’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新聞發佈會,首次向社會發布過去一年刑事檢察、民事檢察、行政檢察、公益訴訟檢察“四大檢察”工作白皮書。

據最高檢新聞發言人介紹說,發佈“四大檢察”工作白皮書是爲了方便代表委員和社會各界深度瞭解檢察工作,同時也是檢察機關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落實司法公開、更好接受人民監督的新舉措。

白皮書用平實的語言、翔實的數據、豐富的圖表、鮮活的案例,全景式、全方位呈現了2023年檢察機關貫徹“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理念,自覺爲大局服務、爲人民司法、爲法治擔當的新進展新成效。

《刑事檢察工作白皮書(2023)》共八個部分,介紹了檢察機關監督辦案的數據情況及特點,以及在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安定和人民安寧,服務高質量發展、履行反腐敗檢察職責、踐行人民至上做實檢察爲民、強化刑事訴訟監督方面的工作情況。

《民事檢察工作白皮書(2023)》共七個部分,從助力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着力解決人民羣衆急難愁盼、能動履行民事檢察監督職責、推進民事檢察高質量發展四個方面呈現了2023年民事檢察工作的新作爲。

《行政檢察工作白皮書(2023)》共八個部分,介紹了行政檢察工作的基本情況,和檢察機關提升行政檢察監督質效、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解決人民羣衆急難愁盼、凝聚更強執法司法工作合力、數據賦能促進深層次社會治理的主要做法和亮點工作。

《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白皮書(2023)》共八個部分,從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基本情況、服務保障中國式現代化、守護人民羣衆美好生活、更好服務國家治理現代化、踐行高質效辦案價值追求、推動構建公益保護大格局等角度展現了公益訴訟檢察的獨特製度價值。

14

最高檢成立檢察官懲戒委員會,修訂完善相關制度文件,全面準確落實司法責任制、規範司法權力運行

2024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成立檢察官懲戒委員會。最高檢黨組書記、檢察長應勇任檢察官懲戒委員會主任,童建明、滕繼國任副主任,史衛忠、侯亞輝、張相軍、藍向東、徐向春、郭興旺任內部委員,周光權、皮劍龍、楊復晗、董朝陽任特邀委員。

成立最高檢檢察官懲戒委員會,是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落實和完善司法責任制的重要舉措。完善檢察官懲戒制度,有利於強化檢察權運行制約監督、推動做實“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有利於通過專業審查確保檢察官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受司法責任追究,保證追責懲戒的權威性、公正性;有利於督促和保障檢察官依法履行職責,公正行使職權。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確保執法司法各環節全過程在有效制約監督下運行”,“落實和完善司法責任制”。2024年7月2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佈新修訂的《關於人民檢察院全面準確落實司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和《人民檢察院司法責任追究條例》(下稱《條例》)。

《意見》對今後一個時期檢察機關全面準確落實司法責任制作出系統部署,堅持“放權”與“控權”並重,專章規定了“完善檢察權內部制約監督機制”。同時,《意見》持續深化鞏固“誰辦案誰負責、誰決定誰負責”的要求,對領導幹部辦案提出具體要求,同時規定“檢察官年度考覈不稱職,應當降低檢察官等級,經檢察官考評委員會認定不能勝任檢察官職務的,應當按照程序退出檢察官員額”。

《條例》修訂的着力點在於推動司法責任追究及時常態、嚴格規範、精準到位,確保檢察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公正行使職權。其中,《條例》根據檢察官法的規定,對具體追責情形進行了修改完善。對檢察人員故意違反法律法規辦理案件的,以行爲爲導向,規定只要實施隱瞞、歪曲事實,違規採信或者不採信關鍵證據等13種行爲之一的,即應當承擔司法責任;對存在重大過失的,以結果爲導向,將造成嚴重後果作爲承擔司法責任的構成要件,規定了認定事實、適用法律等方面出現錯誤,導致案件錯誤處理並造成嚴重後果等10種情形。同時,《條例》明確,客觀上存在法律法規修訂等7種情形之一,導致改變案件定性、處理決定以及撤回起訴、判決無罪等的,相關辦案人員不承擔責任。

此外,2024年7月,最高檢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助理管理工作的意見》,針對新形勢下檢察官助理隊伍的新情況新問題,着眼健全完善檢察職業體系,提出一系列加強檢察官助理管理的新政策新舉措。

15

全國檢察機關刑事檢察工作會議召開,最高檢成立刑事檢察工作指導小組強化刑事檢察統籌指導

2024年11月20日,全國檢察機關刑事檢察工作會議在福建福州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總結近年來刑事檢察工作,研究部署進一步做好新時代新徵程刑事檢察工作。會議作出設立刑事檢察工作指導小組的重要部署。

會議強調,進一步做好新時代新徵程刑事檢察工作,必須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的絕對領導,把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貫穿刑事檢察工作各方面全過程;必須堅持以人民爲中心,全力保障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必須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依法懲治犯罪和預防犯罪並舉;必須堅持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敢於監督、善於監督、勇於自我監督;必須堅持守正創新,遵循司法規律,嚴格依法履職,確保公正司法,在法治軌道上深化刑事檢察改革;必須堅持全面從嚴治檢,確保刑事檢察隊伍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

最高檢黨組多次強調要完善刑事檢察基本業務指導機制。逮捕、起訴、刑事訴訟監督等刑事檢察基本職能、共性業務,任何時候都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必須強化統籌和指導。對此,會議提出最高檢設立刑事檢察工作指導小組,更好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加強對刑事檢察全局性、協同性工作的研究指導、部署安排、統籌協調,強化對刑事檢察業務態勢與共性問題的分析研判。

11月25日,最高檢舉行刑事檢察工作指導小組啓動會議。刑事檢察工作指導小組施行“雙組長制”,由最高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葛曉燕和苗生明擔任組長;由最高檢負責捕訴和刑事執行(含偵查)的刑事檢察業務部門主要負責人擔任副組長;下設負責日常工作的辦公室,由最高檢檢委會委員、普通犯罪檢察廳負責人兼任辦公室主任。刑事檢察工作指導小組將實體化運作,建立年度計劃、請示報告、業務會商等工作機制,定期召開會議,根據工作需要召開臨時會議。

最高檢各刑事檢察部門在刑事檢察工作指導小組統籌指導下,將認真貫徹落實全國檢察機關刑事檢察工作會議精神,加強對刑事檢察共性問題的研究,認真研判宏觀刑事檢察業務數據,分析重點案件類型、重點辦案領域、重要業務態勢,研究刑事檢察業務重點舉措,一體抓實業務管理、案件管理、質量管理,統籌開展刑事檢察理論研究、檢察官職業能力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等工作,更好推動落實“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

16

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主管單位變更爲最高檢,檢察機關持續做實“預防就是保護,懲治也是挽救”

2024年11月29日,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第八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八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最高檢召開。會議通報研究會主管單位變更情況,明確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接受業務主管單位最高人民檢察院和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民政部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

9月18日,由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主辦的強化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治理研討會在最高檢召開。會議強調,要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從源頭預防、分級矯治、依法懲處、綜合治理入手,全面強化未成年人犯罪預防懲治工作。要高度重視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治理,更好統籌特殊預防與一般預防,持續做實“預防就是保護、懲治也是挽救”,依法加強對罪錯未成年人的懲治、教育、感化、挽救。對低齡未成年人嚴重暴力犯罪,符合覈准追訴條件的,要依法覈准追訴。協同健全罪錯未成年人分級干預矯治機制,推動加強專門教育工作,堅決遏制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上升勢頭。此前的2024年4月,最高檢對“河北邯鄲初中生被殺案”中3名不滿14週歲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張某某、李某及馬某某,依法作出覈准追訴決定。

10月30日,第二次全國檢察機關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會議在雲南昆明召開。會議要求各級檢察機關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持續做實“預防就是保護,懲治也是挽救”。聚焦影響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重點難點問題,着力預防和治理未成年人犯罪,嚴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深化“四大檢察”綜合履職,協同加強社會治理,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權益保護。

17

檢察機關積極融入國家戰略開展對口援助工作30年,受援地區檢察工作呈現全面發展、整體進步勢頭

2024年是全國對口支援西藏工作30週年,也是檢察機關開展對口援助工作30週年。11月15日,全國檢察機關對口援助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對檢察機關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治疆方略,紮實做好新時代檢察業務、業務骨幹、教育培訓、檢察文化、信息科技、資金項目“六位一體”檢察對口援助工作作出新的部署。

對口援助工作開展30年來,尤其是2021年全國檢察機關對口援助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召開以來,各級檢察機關落實對口援助28項舉措,全面深化檢察業務、業務骨幹、教育培訓、檢察文化、信息科技、資金項目“六位一體”援助,受援地區檢察工作呈現出全面發展、整體進步的勢頭。

對口援助30年來,援、受檢察機適應新時代新徵程檢察工作主要矛盾的轉化,把援助重點從以“物”爲主的“輸血”,轉移到人力、智力與能力“造血”上。教育培訓援助不斷創新形式,釋放新活力。最高檢第十六期巡講支教改變以往集中授課的形式,改爲分業務專題分批授課,精準施教;國家檢察官學院、中檢網等爲受援地區專設培訓課程;山西、遼寧、浙江檢察機關援助幹部組成幫帶工作組,深入西藏那曲市檢察機關點對點、面對面進行專項培訓;上海市檢察院爲受援地區檢察機關開放學習平臺,共享課程資源。

最高檢和援助檢察機關把數字檢察作爲對口援助新領域,幫助受援地區檢察機關邁出大數據賦能法律監督的關鍵一步:最高檢選派數字檢察骨幹,幫助西藏檢察機關牽頭建成政法跨部門大數據協同辦案平臺,打通西藏政法“數字高速公路”;北京市檢察機關根據受援地區需求提供符合應用場景的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推動新疆和田、青海玉樹等地檢察機關法律監督模型廣泛應用;青海省檢察院依託對口援助平臺,搭建“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淘寶站”,研發的涉黑惡線索類案監督模型獲全國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競賽二等獎。

18

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益心爲公”志願者積極參與檢察公益訴訟,“民主智慧”轉化爲檢察履職新動能

2024年10月22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佈了11件民主黨派“益心爲公”志願者參與輔助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公益訴訟辦案典型案例,總結推廣各地經驗,彰顯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益心爲公”志願者參與輔助長江生態環境保護的履職成效。

此次發佈的11件典型案例中,志願者涵蓋民革、民盟、民建、民進、農工黨、致公黨、九三學社、臺盟等8個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案件類型涉及城市污水排放治理、長江灘塗保護、大氣污染整治等領域。辦案過程中,檢察機關藉助各黨派相關領域志願者的專業知識背景和專門技術資源,開展線索評估、調查取證,助力快速查明案件事實,準確認定公益損害,修復評估落實到位,構建完善“檢察監督+民主監督”的履職新模式,真正將“民主智慧”轉化爲公益訴訟檢察高質效動能。檢察機關邀請志願者輔助辦案的同時,自覺接受民主監督。此外,檢察機關加強與人大、政協、行政機關、民主黨派的工作協同、履職協作,整合多方資源,推動民主黨派“嵌入式”輔助公益訴訟檢察辦案,凝聚護航長江生態環境保護的強大合力。

爲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司法實踐中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引導公衆廣泛有序有效參與檢察公益訴訟,2021年以來,最高檢部署建設“益心爲公”志願者檢察雲平臺,在中央統戰部和各民主黨派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各地民主黨派成員紛紛加入“益心爲公”志願者隊伍,輔助檢察公益訴訟辦案。特別是在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中加強民主監督和檢察監督的協同,圍繞重點領域污染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保障長江流域自然資源安全等方面,輔助辦理了一批有影響力、效果突出的案件。

截至2024年9月底,全國檢察機關共招募註冊“益心爲公”志願者9.4萬人,其中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3.2萬人,這些志願者在參與輔助檢察公益訴訟辦案過程中,共提報線索9645條,參與案件諮詢3874人次,參加聽證4604人次,參與跟蹤觀察16887人次。

19

“兩高一部”發佈文件指導跨境電詐案件辦理,突出四個懲治重點,從重打擊境外電詐和境內協同犯罪

2024年7月2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會同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聯合發佈《關於辦理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下稱《意見》),以及依法懲治跨境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犯罪典型案例。

《意見》共三部分16條,規定了辦理跨境電詐等刑事案件的總體要求、法律適用、程序規定、政策把握、追贓挽損等。《意見》從定罪量刑、法律適用、政策把握、財產處置等各方面,全面落實從嚴懲治要求,釋放依法從嚴強烈信號。

《意見》強調當前要突出四個懲治重點:依法重點打擊犯罪集團及其組織者、策劃者、指揮者和骨幹成員;重點打擊爲跨境電詐等犯罪活動提供庇護的組織;重點打擊犯罪集團實施的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綁架、強姦、強迫賣淫、非法拘禁等犯罪行爲;重點打擊爲跨境電詐等犯罪集團招募成員而實施組織、運送他人偷越國(邊)境的犯罪行爲。

《意見》強調,辦理跨境電詐等犯罪案件,要深入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既堅持“總體從嚴”,從強制措施、起訴裁量、量刑幅度、財產刑適用等方面提出從嚴的要求;又注重“寬以濟嚴”,根據行爲人在犯罪集團中的不同地位作用,規定不同的刑事責任,對確有自首、立功等從輕、減輕情節人員,以及未成年人等特殊羣體,依法從寬處理。

近年來,根據中央統一部署,檢察機關深入開展打擊緬北涉我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專項行動,最高檢向各地交辦督辦5萬餘名涉詐集中遣返人員。推動深挖徹查跨境電詐犯罪集團,依法從嚴從快懲治犯罪集團首要分子、幕後“金主”、骨幹成員。2022年以來,最高檢、公安部已聯合掛牌督辦三批13起特大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持續釋放依法查處、從嚴懲治的強烈信號,在檢察機關、公安機關的共同努力下,督辦案件均取得顯著成效。

追贓挽損是反詐工作的重中之重。檢察機關、公安機關採取有力舉措,將追贓挽損貫穿辦案全過程。建立完善緊急止付機制,優化升級平臺系統,儘可能多地及時止付被騙資金。僅2024年1月至10月,共緊急止付羣衆被騙資金2359億元,使衆多受害羣衆免受重大經濟損失。

20

最高檢發佈典型案例劍指新聞敲詐和假新聞,嚴懲借網絡平臺造謠抹黑敲詐勒索企業犯罪

2024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佈5起檢察機關依法懲治新聞敲詐和假新聞犯罪典型案例,爲檢察機關依法辦理編造虛假新聞實施敲詐勒索、冒充記者實施新聞敲詐等犯罪案件提供辦案參考。

近年來,不法分子通過造謠或收集發佈負面信息,以利用網絡炒作爲要挾,向相關企業索要錢財案件高發頻發。2024年,檢察機關深入開展“打假治敲”專項行動、“檢察護企”專項行動,重點懲治針對企業實施的敲詐勒索等犯罪,以及爲網絡敲詐等行爲推波助瀾的“網絡水軍”、行業“內鬼”所涉犯罪,1至9月共辦理涉新聞敲詐和假新聞案件159件423人。

本批典型案例分別爲聚焦依法追訴漏犯,從嚴懲治編造虛假新聞實施敲詐勒索的鄭某某等人敲詐勒索案;聚焦依法懲治網絡大V“有償刪帖”型新聞敲詐犯罪的宋某敲詐勒索案;聚焦實質審查“輿情服務協議”性質,依法懲治以“輿情服務協議”爲名對企業實施敲詐勒索的朱某某等人敲詐勒索案;聚焦依法懲治新聞記者以輿論監督爲名實施敲詐勒索的羅某甲等人敲詐勒索案;聚焦依法懲治冒充記者實施敲詐勒索的劉某甲等人敲詐勒索案。

該批典型案例充分體現了當前涉“新聞敲詐和假新聞”類案件的新特點、新趨勢及辦理難點。如鄭某某等人敲詐勒索案中,擬敲詐企業系全球連鎖品牌,案發時正值企業申請上市的關鍵時期,體現了犯罪對象針對性較強的特點。本次發佈的宋某敲詐勒索案、羅某甲等人敲詐勒索案,對刪帖型敲詐勒索案件辦理中如何把握正常新聞輿論監督與假借負面新聞實施敲詐勒索等違法犯罪行爲的界限作出指引。

2021年以來,中宣部聯合中央網信辦、最高法、最高檢等12個部門,在全國範圍內持續深入開展打擊新聞敲詐和假新聞專項行動,檢察機關持續貫徹落實“打假治敲”方案要求,聚焦重點領域、突出問題懲治統一部署,依法從嚴打擊新聞敲詐和假新聞犯罪,進一步強化協作配合,深挖相關犯罪背後產業鏈、利益鏈,並督促主管部門健全機制、完善制度、管住源頭,共同推進一體化治理,積極推動構建優良文化傳播秩序和法治化營商環境。

(來源:檢察日報正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