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中國推動國際科學交流獲高度評價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陳子帥 胡雨薇 冷舒眉 王勇 張翠】10月22日至24日,由中國科協主辦的2024年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WSTDF 2024 )主會場活動在北京舉行,這場薈萃全球數百名科學家、國際組織代表的盛會,是中國持續推動擴大國際科技人文交流的生動實踐。多位中外嘉賓在現場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一致認爲,只有堅持合作創新,攜手應對人類共同挑戰,才能實現自身發展,同時惠及世界各國人民。

2024年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以“面向未來的科學技術”爲主題,圍繞人工智能、海洋負排放、智能製造等六大全球性焦點議題展開了思想交鋒,其看點與亮點有哪些?各國學者接下來又將如何深入交流與合作?《環球時報》記者在現場進行了詳細記錄與採訪。

中國科學家的“朋友圈”正在日益擴大。《環球時報》記者瞭解到,參與本屆論壇的高級別外國專家以及國際組織數量達到近年之最。在持續3天的主會場活動中,來自33個國家和地區的350餘位嘉賓展開了分享與對話,其中包括14位諾貝爾獎、圖靈獎、拉斯克獎獲得者,27位國際科技組織負責人,41位國內外院士以及200餘位知名大學、科研機構和企業的專家學者。

2023年8月,聯合國大會通過了《2024-2033年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十年》決議(簡稱“科學十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牽頭落實。這一決議旨在提升各利益相關方對科學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的認識,動員各方在各自職責範圍內積極策劃相關活動和項目,開展相關研究。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多部門地區辦事處主任夏澤翰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從今年開始的“科學十年”,將促進人類的共同繁榮和相互交流。中國一直強調向“全球南方”國家分享經驗與知識,致力於助力他國消除貧困、發展至更高水平。例如,中國領先的空間技術已應用在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

中法兩國過去一直在生物多樣性保護、環境保護等方面開展積極合作。今年6月,在中國科學院、法國國家科研中心共同主辦的會議上,中法國際生物多樣性研究網絡正式成立。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教授、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特級研究員伊馮·勒·馬霍出席了本屆論壇。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法中兩國都將雙方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合作視爲優先事項,而這種科學合作沒有阻礙。

“中國對推動國際科學合作的承諾仍然非常堅定。”美國《科學》雜誌高級國際記者理查德·石磊參與了“環境社會和諧共生爲促進人類健康福祉提供良性耦合機制”主題會議的圓桌論壇。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即使國際形勢複雜,衆多高級別的專家還是願意親自來到北京分享知識和經驗,各國的科學家都非常開放和坦誠,通過這種方式彼此建立信任,有助於推動科學的全球化。理查德說,中國政府在科學技術方面投入大量資源,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而《科學》雜誌也希望能在幫助世界更好地瞭解中國科學方面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