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車企拼“造人”

2025年,車企往哪卷?

車企給出的答案是人形機器人。

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勳在2025 CES全球消費電子展上,展示了由14款人形機器人組成的"軍團",其中一款來自中國車企小鵬汽車。A股人形機器人概念股隨之漲翻天。

2024年12月25日,理想汽車董事長李想在迴應是否會做人形機器人時,表示概率上肯定是100%。

作爲電動化時代吃到最多紅利的車企,比亞迪疑似也要佈局了。繼官微發佈具身智能方向的招聘信息後,近期還流出消息稱,比亞迪十五事業部已開啓人形機器人項目,內部代號"堯舜禹"。不過,投資者關係部門的相關人士對外表示不予置評。

車企造人形機器人,普通人可能覺得有些超前,但其實已經有車企跑在前面了。

特斯拉是行業"先驅",在過去兩年完成了Optimus(擎天柱,特斯拉人形機器人代號)3個主要設計版本和4個手部版本的開發,並展示了家庭服務、工業生產方面的能力,預計2025年量產,2025年底或2026年投放市場。

國內公司中,小米早在2022年8月發佈了人形機器人產品;奇瑞的人形機器人Mornine已經"派"到門店當導購員了。

人形機器人賽道上,擠滿了車企。乍一聽,有些"不務正業",但在長期關注新能源的投資人李襄看來,2025年車企的核心戰場是智能化,主線是智駕,副線就是人形機器人。

他給出結論:2025年是高階智駕普及元年、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規模化推廣之年。與此同時,因爲智駕算法與機器人模型底層互通,2025年也是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多份研報也給出了"2025年是人形機器人商業化量產元年"的結論。

"智駕給了不少車企翻盤的機會,尤其是規模不及傳統大廠的新勢力。從這個角度看,人形機器人可能是車企下一波翻盤的機會。"李襄補充道。

有的爲賣車,有的爲"造人"

在前幾天結束的2025 CES展會上,隨着黃仁勳"定調","未來機器人的種類可能不少,但很可能只有汽車、無人機、人形機器人三種機器人能夠實現大規模量產",人形機器人又"爆發"了。

賽道上已經有四股勢力涌現。第一股是優必選這類傳統人形機器人廠商;第二股是基於大模型研發的公司,例如OpenAI、谷歌、科大訊飛;第三股是基於硬件研發的公司,例如英偉達;第四股是車企,基於自動駕駛研發佈局,特斯拉是代表。

特斯拉Optimus 圖源 / 特斯拉官方微博

過去一年,車企成了人形機器人賽道上的明星玩家。不光比亞迪、蔚來、極氪等車企,讓人形機器人進廠"打工",還有越來越多車企開始下場自研。

小米是和特斯拉同一時間段入局的玩家,其2022年8月發佈全尺寸人形仿生機器人CyberOne,支持家庭護理、陪伴等多種場景。據小米創始人雷軍當時介紹,人形機器人的成本每臺大概六、七十萬元,尚無法實現量產。隨後未再公佈進展。

直到2024年6月,北京小米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搬到北京亦莊小米汽車工廠,小米宣佈正在推進人形機器人CyberOne在自家制造產線上分階段落地工作。

小鵬、奇瑞是2024年推出產品的玩家。小鵬的Iron已經投入小鵬汽車工廠。奇瑞與AI公司Aimoga共同研發出來的Mornine,已進入門店做導購。

小鵬Iron 圖源 / 小鵬汽車官方微博

長安、華爲自研的人形機器人尚未公佈,不過已有明確時間表,分別計劃在2027年前、2025年發佈。

華爲雖不屬於車企,但它支持下的問界是2024年新勢力品牌銷量榜第二名,所以我們將華爲放到一起討論。

華爲屬於"早有謀劃",它在2022年已涉足機器人的融合研發,但當時沒有直接投身機器人制造業,主要研發算法模型,人形機器人本體交給外部供應商。

進入2024年,華爲陸續公佈了"人形機器人+"的開放生態平臺、"夸父"人形機器人。"夸父"是樂聚機器人的產品,搭載的是華爲盤古大模型,聚焦家庭場景,可識別物品、問答互動、擊掌、遞水等。據媒體報道,"夸父"已經進入量產階段,預計價格在60-80萬元之間‌。

直到2024年11月,接連兩則消息傳出:華爲(深圳)全球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正式宣佈啓動運營,並與樂聚機器人等16家企業簽約;另據21財經網報道,華爲將投資72億元建設產業園區,計劃2025年發佈人形機器人並實現一定規模試產。

一位長期關注華爲的業內人士稱,這標誌着華爲正式進軍人形機器人領域。該人士透露,華爲人形機器人已經調整爲內部立項,由汽車業務部門主導。

在這些車企之外,比亞迪疑似在"悄悄"佈局。

12月13日,比亞迪官微發佈了一則具身智能方向的招聘信息,面向2025屆全球高校碩士、博士畢業生招聘具身智能研究團隊,研究方向涉及人形機器人等多個維度。

緊接着又有消息傳出,比亞迪十五事業部已開啓人形機器人項目,內部代號爲"堯舜禹",目前團隊正處於招聘狀態。

如果比亞迪真的入局也並不意外,因爲它在2023年8月參與了智元機器人的A++輪融資。

不少車企的相關進展裡都提到了具身智能,有必要先搞清楚人形機器人和具身智能的關係。

簡單說,具身智能就是有身體並支持物理交互(與環境產生交互,通過自身的學習,產生對客觀世界的理解和改造能力)的智能體。具身智能的形態分很多種,包括L4自動駕駛車、寵物機器人等,人形機器人被認爲是實現具身智能的最佳載體之一。因爲它是雙足行走、雙手協作,擁有和人類類似的身體結構和運用方式,所以被認爲和物理世界互動的隱性成本最小,也能夠更自然地融入人類環境並執行任務。

到目前爲止,車企在人形機器人上的佈局,可大致可分爲兩類目的。

一類"造人"的本質目的還是造車。這類以傳統車企居多,它們從工業機器人的角度切入,爲的是提高工廠造車效率、優化人工成本。

另一類車企的理念和特斯拉接近:把造車的技術升級複用到"造人"上,核心目的是,再造一個科技產品,隨着智能性提高、成本降低,將從工廠走向家庭。例如,特斯拉計劃開發Optimus在護理、餐飲、清潔、教育等場景的應用。

"這類玩家目前在國內還是少數。"李襄表示,當然,現階段,哪種佈局更好,還待市場驗證。

車企造人形機器人,熟門熟路

在普通人看來,車企造"人形機器人"很超前,但其實,在特斯拉之前,已經有多家國外車企入局人形機器人,包括日本車企本田、豐田以及韓國車企現代。

不止一位投資人對「定焦One」表示,國內車企涌入人形機器人賽道是必然的。因爲智能汽車和人形機器人在供應鏈、應用場景方面高度重合,車企有天然優勢。

在供應鏈端,車企的很多軟硬件能力,可以快速複用,包括自動駕駛軟件(如自動駕駛算法)、自動駕駛硬件(芯片、傳感器、激光雷達等)、動力電池等。

軟件方面,車企在自動駕駛領域積累的算法能力,可以遷移至人形機器人。

因爲人形機器人自主處理任務和汽車自動駕駛的本質,都是"感知——決策——執行"的過程,兩者在模型層面存在一定互通性。人形機器人的主要算法包括環境感知類、規劃與決策類、運動控制類。其中,在路徑規劃、運動軌跡預測等關鍵算法上,智能駕駛的算法能夠複用。

近一年多來AI和大模型的迭代,也讓人形機器人有希望結合大語言模型,提升自然語言交互與自動化決策能力,加速商用。

特斯拉就是結合FSD自動駕駛系統的算法模型、大語言模型,構建的人形機器人的算法系統,其目前在智能駕駛和人形機器人上的算法相似度約爲60%。

這對國內車企來說,並不遙遠。2024年,頭部車企大部分已佈局端到端模型上車。李襄表示,隨之帶來的變化包括,車位到車位級的智駕逐步落地;高階智駕加速向平價車普及,模型迭代成熟後實現L4級自動駕駛能力,推動Robotaxi大規模商業化落地;接下來,人形機器人和自動駕駛汽車將進一步發展。

在零部件的供應和整合方面,車企的能力也能複用。

兩者在電機、傳感器、減速機構、電池、冷卻系統、軸承、芯片等部件上是相通的。車企有深厚的硬件供應鏈資源,以及較強的成本管控能力、質量管控能力,因此在人形機器人零部件快速整合形成量產方案方面,有明顯優勢。

關注機器人產業的投資人陳飛表示,人形機器人用到的軸承,許多已經在汽車上應用。

還是以特斯拉爲例,Optimus每個(共14個)旋轉關節使用2個角接觸球軸承、1個交叉滾子軸承;每個(共14個)線性關節使用1個四點接觸軸承、1個滾珠軸承。這4種軸承在汽車產業已經廣泛使用。

此外,從傳感到融合、再到充電管理等,Optimus都借鑑了特斯拉在汽車設計方面的經驗,還採用了與汽車相同的芯片,支持Wi-Fi、LTE連接和音頻交流。

應用場景上,車企自家的汽車工廠,天然適合人形機器人落地。

人形機器人落地的前提是有場景。汽車車間因爲工作重複、標準化程度高且存在一定危險,被認爲是最適合人形機器人商業化落地的場景。

機器人領域的創業者林新舉例說,場景包括搬運重物;完成發動機、變速箱的精確組裝;通過高精度的傳感器和視覺系統對汽車零部件和整車進行質量檢測;有的人形機器人還能進行金屬加工(焊接、切割等)。

"相比其它領域的玩家,車企更瞭解人形機器人的應用痛點。"林新說。

但是,車企想造人形機器人是一回事,能造又是另一回事。之所以這麼多車企入局,還因爲有兩個特斯拉、英偉達兩個外部"推手"。

特斯拉人形機器人量產在即,技術路線逐漸清晰。

英偉達的入局,直接提供了算力支持。2024年3月起,英偉達推出了一系列服務、模型和計算平臺,給機器人制造商、軟件製造商使用,用於開發、訓練和構建人形機器人。這其中包括人形機器人通用基礎模型Project GR00T、基於NVIDIA Thor系統級芯片(SoC)的新型人形機器人開發套件Jetson Thor,以及AI小模型HOVER。

總的來說,因爲技術共通,供應鏈共享,車企造人形機器人"熟門熟路",同時又因爲特斯拉和英偉達的佈局,讓車企看到,人形機器人的產業化進度超出預期,有希望在商業化場景中逐步應用。

量產、價格,車企有優勢嗎?

人形機器人不是一個新賽道,有國際老牌廠商波士頓動力、新貴Figure入局,國內第一梯隊玩家如優必選、宇樹科技、智元機器人,雖已具備量產能力,但仍面臨智能性不足、量產成本高兩大痛點。

車企跨界造人形機器人,又有多少勝算?結合多位受訪者的觀點,量產和價格是核心。

圖源 / 中泰證券

對比國外,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已經進入1-N的量產階段,能在工廠實現搬運電池、上下樓梯等單一任務集,2025年有望量產。

國內仍處於多方入場、商業試水的0-1探索階段。人形機器人的運控能力、應用場景的豐富程度有待提高。

"不過,人形機器人和智能駕駛類似,國內和國外是兩條賽道",陳飛認爲,國內自動駕駛能力較強的車企,是人形機器人賽道的潛力玩家,因爲在商業化打通、系統化降本方面更有優勢。

林新對「定焦One」總結,人形機器人商業化不成功的共性,往往是過於注重技術迭代,忽視了商業化的可行性。

本田ASIMO在2018年退役、軟銀Pepper於2021年停產都是例子。波士頓動力的Atlas也是如此,它採用技術門檻更高的液壓驅動路線,是行業先進方案,機器人的運控能力更強,但因爲產品尚處於實驗室階段,長期缺乏可落地的商業場景,公司多次被轉手。

相比之下,自動駕駛能力強的車企,更能兼顧技術迭代,以及打通產品與市場匹配的商業化邏輯。

另一方面,人形機器人硬件高精、易損,量產成本高居不下始終是行業性難題。

此前,國際主流的人形機器人高達上百萬美元,比如本田Asimo的300-400萬美元,波士頓動力Atlas的200萬美元。國內優必選的工業機器人Walker系列平均售價599萬元。

優必選Walker S1產品參數

特斯拉的Optimus被規模化複製後成本大幅下降,預計商業量產後售價約2萬美元。

注:單位爲美元

十幾萬元的價格讓國內車企看到了商業化前景。"車企的系統性降本能力很強,人形機器人零部件國產化後還有降本空間。"李襄表示。

華泰證券估計,通過核心部件國產化、本土零部件製造商規模化生產,整機制造成本有望降至15萬元左右。

李襄分享了一條車企打開人形機器人商業化場景的思路:新能源汽車"將價格貴但高配的電動車投放市場——研發新技術——用新技術生產低價產品——打開商業化前景"的思路,可以複製到人形機器人上。

也就是說,車企推出的初代人形機器人價格可能很高,但可以投入工廠使用,藉此吸引融資,用於技術迭代,直到發佈高智能、低價格的量產人形機器人,以規模化繼續降本,降到可以普及進家庭場景的水平。

總體來看,人形機器人的產業化進度超出很多人的預期,"商業化元年已至"的言論屢見不鮮。但車企佈局人形機器人,前路並非坦途。

代表行業最高水平的特斯拉,宣稱已經把人形機器人用於工廠,但陳飛認爲,因爲負載能力僅接近人力、續航時間短、無法連續工作數個小時,現階段的人形機器人很難承擔主要工作,大概率就是做一些搬運、清潔、零部件組裝的簡單工作。

何況國內人形機器人產業還處於萌芽階段,最終技術路線未定,包括減速器、絲桿、傳感器的選型,執行器最終數量需求與設計等。

但車企的技術競賽從智駕延伸到了人形機器人,可以預判的是,"不管是走哪種路線,人形機器人都是車企的下一個必爭之地。"李襄稱。

有的車企選擇"腳踏實地",安排人形機器人進廠"打工"、優化人工成本,有可能進一步拉高降價空間,拿到打贏"價格戰"的籌碼。有的車企選擇"仰望星空",希望再造一個科技產品,加速公司向人工智能企業轉型。

2025年,會有更多車企佈局人形機器人,它們或展示最新成果,或講述宏偉藍圖,即便要面對諸多難題,它們依然相信,人形機器人會像智能汽車一樣,能夠提升公司估值,改變汽車產業的格局。

*題圖來源於特斯拉官方微博。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李襄、陳飛、林新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