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節檔票房與觀影人次雙破中國影史紀錄 誰將贏下這場“神仙打架”?

本報記者 張靖超 北京報道

在映前便備受各方矚目的2025春節檔,在開啓的首日便異常火爆,並刷新了中國影史的多項歷史紀錄。

據燈塔專業版的數據,1月29日,2025春節檔首日票房達到了18.05億元,觀影人次爲3515.3萬,兩項數據均刷新了中國影史紀錄。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部春節檔新片中,《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以下簡稱《封神2》)、《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唐探1900》和《蛟龍行動》均涵蓋了IMAX、CINITY、中國巨幕、杜比影院等特效廳制式,是有史以來特效量最多的一屆春節檔,但是平均票價卻沒有像以往那樣出現大幅漲價。燈塔專業版顯示,大年初一的平均票價爲51.4元,排在第三位,前兩名爲2022年大年初一的56元和2023年的53.2元,在總人次創下歷史新高的情況下,可以說是觀衆用腳投票投出來的一屆“最強春節檔”。

從春節檔前兩日的具體表現來看,6部影片在檔期開啓之時便迅速出現分化,且延續了往年春節檔的梯隊表現,票房前兩名分食約一半的市場份額,“熊出沒”系列作爲春節檔“常客”,則表現最爲穩定。“今年春節檔的競爭一開始就白熱化,而且從第一天的表現來看,基本上可以預見最後的勝者。唯二不確定的,一是今年春節檔的容量究竟能有多大,這關係着今後電影投資出品方的大片定檔策略;二是在大片雲集的競爭環境下,評分高、排片少的影片能否上演口碑逆襲,還是說會進一步放大頭部虹吸的馬太效應?”一位影院管理公司的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這樣說道。

恆常量:馬太效應與“熊出沒”

在春節檔開啓的當天上午,影片之間的排位迅速發生了變化。預售階段持續領跑的《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先是被《唐探1900》反超,而後又被《哪吒2》和《封神2》陸續甩在身後。

從首日的數據來看,《哪吒2》與《唐探1900》在票房、排片、上座率等各維度上的數據全面領先,且二者在三線與四線城市的當日票房佔比高於全國平均值。第一梯隊的優勢已得到穩固。《封神2》的排片佔比和票房佔比均爲21.2%,並領跑第二梯隊。歷年被譽爲“爆款分水嶺”的“熊出沒”系列,春節檔首日“戰罷”後則暫居第五位。

在多位影院經理看來,這四部影片在檔期內的位置已基本得到穩固。

據燈塔專業版數據分析師陳晉介紹,自2019年以來,春節檔票房前兩名往往會佔據六成以上的市場份額,第三、第四名則合計佔據十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之間的份額。

“今年春節檔的大片含量雖然是歷年來最高的,但依然未能避免馬太效應。”上述人士說。記者也注意到,在春節檔第二天,截止到1月30日18時許,《哪吒2》的單日票房佔比已經提升至35%,與《唐探1900》共同佔據約64%的票房;而《熊出沒:重啓未來》前兩日的票房份額分別爲7.6%和7%,這與該系列在往年春節檔佔據的第四名的份額處在同一水平。

對於《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和《蛟龍行動》,一家隸屬橫店影視院線的影院的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在第一天就迅速滑落,基本告別了頭部梯隊。而《蛟龍行動》則需要在6部影片中至少第二高的評分口碑,或許才能扭轉墊底的位置。”

燈塔專業版顯示,預售階段排名第一的《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在春節檔首日排片佔比爲16%,票房佔比爲14.3%,在1月30日,兩項數據則分別下滑至11.6%和10%,據燈塔AI預測,其最終票房爲9億元;《蛟龍行動》首日排片爲7.7%,票房佔比爲4.1%,到1月30日,該片的累計票房才突破1億元。

未知數:大片雲集能否改變市場策略

從上游供給的角度而言,大片齊出所帶來的規模效應明顯,不論是存量觀衆還是增量觀衆,都願意爲有着好內容的大片買單。

而今年春節檔最與衆不同之處就是大片雲集,國內頭部影視公司都把各自的重點項目拿了出來,大片所能帶來的震撼度是無與倫比的,這也是影院觀影能給觀衆帶來的核心體驗。只有越來越多讓觀衆認爲有必要走進影院觀看的影片出現,觀衆在看完後收穫好的觀影體驗,電影行業的生意才能走上正反饋的循環。

上述影院管理公司人士告訴記者,在2025春節檔開始前,業界比較關注點主要有:一是,哪部影片將脫穎而出成爲票房冠軍;二是檔期容量是否會有明顯的增加;三是,全部都是大片的情況下,是否都能分得一杯羹。

據媒體報道,此前有國泰君安分析人員預測,今年頭部大片集中上映,或會出現3至4部票房超過30億元的影片,已定檔的6部影片均有希望衝擊20億元以上票房。中金公司相關人員分析,2025春節檔已定檔影片的規格和映前關注度均較高,供給端在類型和內容上的豐富度可充分滿足觀衆需求,觀衆的觀影需求有望得到充分釋放,觀影人次具備增長潛力,預估檔期8天(含服務費)票房約爲88億元,相較2024春節檔增長9.7%,有望創下新紀錄。

“對於上游的投資出品方來說,必須有的賺,才能繼續堅定押寶檔期大片的策略。”從事電影製片的金妍認爲,“如果最終的結果依然與往年呈現出的分化競爭表現一致,那麼市場就會清晰地告訴業內公司,用數億元的成本去博二三十億元的票房,即使是在全年最火熱的春節檔,也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並且在今後的熱門檔期,各大電影公司會採取更穩妥的定檔策略。”

(編輯:吳清 審覈:李正豪 校對:彭玉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