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減碳新目標 向4成挺進
2030、2032、2035三階段減碳目標將於23日國家氣候變遷委員會議中拍板。圖/本報資料照片
政府三階段減碳新目標及行動計劃
總統府23日將召開國家氣候變遷委員會議,會中將拍板2030、2032、2035三階段減碳目標。據悉,行政部門考量川普上任變數、新《財劃法》衝擊,以及氣候科技壓力等三大因素,以務實、穩健策略提出減碳目標,避免對石化、鋼鐵等遭中國削價競爭產業衝擊太大。一般預料,2035年減碳目標應會在35~40%,亦即往4成挺進,惟待總統賴清德最後拍板。
環境部公佈2030電力碳排放係數由0.49(每度排碳0.49公斤)降爲0.319,減幅35%,預估2035年有望降至0.3以下。官員直言,2030目標未計入核電對減碳效應,倘若計入核電延役可望更低,但核三廠5月全部停機是既定政策,減碳策略「依法」難以列入。
環境部去年底公佈2030年最新減碳目標,較基準年調整爲減碳28%加減2個百分點,即26%到30%。環團批評太保守,臺灣應將2030年減量目標提高至40%,並在2032年提升至45%,2035年則達到52%。
對此,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未上任前他也有遠大企圖心及理想,但跳進來協調能源、製造、運輸、農業、住商、環境等六大部門後,評估臺灣產業命脈在出口,能源仰賴進口,且有龐大中小微企業,目標要務實、穩健才能落實。
彭啓明並舉2030年目標從24%調整至28%爲例說說明,調升4%相當減碳逾千萬噸,以目前每噸減碳成本約5千至1萬元估算,國家財政要支出上兆元,以國家財政及綠色金融有無能力支撐,是相當大挑戰。
彭啓明說,臺灣無法仿美國、歐洲模式減碳,否則硬拉減碳目標急促轉彎,產業恐無法負荷垮掉,導致大批勞工失業。
他並表示,尤其近年遭受中國大陸低價傾銷之苦的石化及鋼鐵產業,淨零轉型壓力相當大,惟政府不放棄以更新科技加大減碳力道,但不限只有核能。
據估算,倘若部會政策再加大力道,以八年任期目標預估,2032年減碳目標較基準年最大可減碳35%,2035年有望朝減碳40%邁進。至於目標是否務實可行,跨部會近日將向行政院長卓榮泰簡報三階段減碳目標,結論提至23日總統府氣候變遷委員會討論,因此相關高層對新目標仍三緘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