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透視|兩極分化的不良批轉市場:成交規模激增11倍,平均折扣率跌破1折
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郭聰聰 北京報道
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下稱“銀登中心”)啓動批轉處置不良試點已有四年之久,從最新披露的數據來看,不良貸款批轉業務呈現出四年連漲的態勢,相較於2021年的成交數據,更是暴漲了11倍。
近日,銀登中心公佈了2024年第四季度不良貸款轉讓業務數據,作爲不良處置的新窗口,其發佈的業務數據也逐漸成爲觀測不良處置市場動向的風向標,透過波動的不良批轉處置市場,可淺窺不良市場的全貌。
21世紀經濟報道的記者縱向梳理了銀登中心過去四年的業務數據與市場走勢發現,儘管不良貸款批轉業務的成交規模呈指數攀升,但背後卻隱藏着折扣率與本金回收率不斷下行的趨勢。2024年第四季度,批量個人業務的平均折扣率僅爲7.3%,不足一折,平均本金回收率更是低至4.8%。
多名受訪者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這與資產包的質量相關。在批轉市場中,個人批轉業務無疑是主力業務板塊,隨着傳統個貸的催收方式遇阻,通過批轉實現不良的處置成爲了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的選擇。爲了快速出清不良,一些質量不好的個人資產包就無奈放到了“骨折”出清區,進而拉低了平均的折扣率。
2024年,不良批轉業務市場再創新高。全年不良貸款批量轉讓業務成交額(以下均爲未償本息口徑)爲2258億元,同比增長81.05%,交易規模迎來四連漲。將對比座標軸拉至2021年底,交易規模更是擴大了11倍之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2024年業務成交額最低的一個季度,也超過了2021年全年業務之和。
交易規模再創紀錄的背後是市場的供需旺盛。業內資深人士告訴本報記者,這主要出於三大原因:
一是,試點業務機構與賬戶數量的持續擴容,繼續爲釋放個貸不良市場規模助力。據1月13日,銀登中心更新的“已開立不良貸款轉讓業務賬戶機構統計表”,已開立賬戶的機構數(含分支機構)增至999家,涵蓋銀行、資管公司、消費金融、汽車金融、金融租賃、信託等多種機構類型。此外2022年底,銀登中心開展第二批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對11個省市的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中小銀行機構“開閘”。在中小銀行跑步進入市場後,也爲市場的擴大增速,這一變革也迅速反應到了數據之上,2023年批轉市場首次突破千億規模,同比增長2.4倍,實現了不良批轉業務的質變。
二是金融機構不良資產陡增,整體不良水池漸深。根據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披露的數據,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爲3.4萬億元。業內人士透露,如果將破產重組等潛在不良納入進來,規模還將進一步提升。同時,一位專業做綜合法律服務和不良資產投資處置人士預測,隨着經濟下行壓力的加大,各個銀行壞賬率會持續增加,未來催收市場規模還會繼續擴大。
第三是傳統個貸催收遇阻,更多金融機構選擇通過批量轉讓的方式處置個人貸款的不良。批量個人業務一直以來都是批轉市場的主力業務。2024年,批量個人業務成交額爲1583.5億元,佔整體市場的70.1%,是單戶對公業務及批量對公業務之和的2.3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此前的稿件中就討論過不良催收行業的變化。在傳統個貸催收方式中,法律催收、電話催收等方式收緊,更多的金融機構選擇通過批量轉讓的方式處置個貸不良,尤其是對涉及戶數多、欠款額度小、資產擔保少的個人消費貸款。在銀登中心披露的數據中,也體現了這一點:在2024年批量個人業務資產類型中,個人消費貸款業務規模就達877.7億元,佔總體業務規模的38.9%。
在持續走高的成交金額背後,是不斷壓低的折扣率與本金回收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此前注意到,進入2024年四季度,有多起金融機構正在高額、大批的掛牌個人不良貸款資產包。例如,就有消費金融公司在一日內掛出本息總額高達71.72億元的資產包,與高額資產包相對應的,是0.2折的超低起拍折扣。
這一兩級反差現象不是個例,在業務規模節節攀升背後,是平均折扣率與平均本金回收率的不斷收縮。
2024年4季度,批量個人業務的平均折扣率爲7.3%,不足一折,平均本金回收率更是低至4.8%。將第四季度放入縱向數據對比中,就會發現,批量個人業務的平均折扣率與平均本金回收率正在一路走低。
在批轉試點設立之初,2021年一季度的個人業務的平均折扣率可以實現32.9%,此後折扣率就開始一路走低,至2022年第二季度已減至9.8%,跌破10%大關。此後,這一比率繼續穩步下降,直至2024年第四季度,已降至7.3%,與最初數據相比,降幅高達77.8%。
平均本金回收率的走勢亦是如此。2021年一季度本金回收率可達18.1%,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一比率也步入了下行通道,至2024年第四季度,已顯著下降至4.8%,降幅達到了73.5%。
業內資深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折扣率與回收率的雙雙走低的現象,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在試點項目啓動初期,僅有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及股份制銀行具備開戶資質,彼時出讓的資產包中,單戶對公業務佔據較大比例。這類資產包中往往具有資產擔保,借款人還款能力較強,整體資產質量相對優良。
隨着金融機構逐漸傾向於通過批量轉讓業務來處理不良資產,個人業務的壞賬包數量開始顯著上升,這無疑對摺扣率與本金回收率構成了雙重壓力,導致其雙雙走低。此外,折扣率與本金回收率還深受逾期時間的影響。那些此前多次未能成功出讓的資產包,往往會再次被推上拍賣臺,而拍賣折扣也會隨之進一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