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萬人次鐵粉捧場 臺北書展閉幕
30屆臺北國際書展6天共計有25萬人次入場。下一屆書展預計半年後舉行。(臺北書展基金會提供)
第30屆臺北國際書展7日閉幕,今年在疫情高峰期以及端午連假中舉行,6天展期計25萬人次入場,文化部加碼的購書抵用券也在書展最後一天的下午4點全數發送完,雖參觀人次不及過去的5成,書展基金會新任董事長吳韻儀表示,這25萬人次堪稱「鐵粉」,下一屆書展就在半年後,希望屆時臺灣閱讀能量能再度涌現。
文化部次長李靜慧在閉幕典禮上對本屆書展致上三個感謝,一是擔任主題國的法國以及國際品參與的各國,「書展不只是書籍買賣,更重要的是國際交流、版權交易,感謝參與的各國讓今年的書展名符其實」,明年主題國將由波蘭接棒;二是感謝親自到場、遠距連線的許多作者,讓更多的愛書人聆聽每本書背後的故事與魅力;三是感謝所有參與及退展的出版社,在疫情中,要不要辦?怎麼辦?各種討論都是很好的學習過程。
昨日頒發本屆最佳展位設計獎,大型展位組分別由讀字公民、臺灣商務印書館及大塊文化分別獲金、銀、銅獎;中小型展位組則由文訊雜誌社、九歌出版及樂天Kobo獲獎。
中文世界最早的現代出版社「商務印書館」,今年已成立125週年,臺灣商務印書館75週年,,書展中安排講座回顧百年曆史,曾擔任過臺灣商務印書館總經理與總編輯的郝明義說,「從百年前看,商務可以說像是現在的亞馬遜加上Apple。」
郝明義表示,百年前的商務印書館在一片腐敗、新舊交替之際,把傳統出版的概念做出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爲亞洲當時獨特而巨大的存在,「如今回看其百年,商務印書館既是座標,也是未來華文出版的想像與參考指標」,儘管讀者不同,但郝明義認爲商務印書館的精神至今仍是華文出版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