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位美軍火商來臺談什麼?知情人士爆「這一點」情投意合

漢翔董事長鬍開宏出席5月3日舉行的《臺美國防產業論壇》,漢翔是獲F16原廠認證的、亞洲最大維修中心。(圖/黃鵬傑攝、報系資料照)

「一個戰機零件送到國外維修,要等2~3年才能回到臺灣」,漢翔董事長鬍開宏在5月3日的《臺美國防產業論壇》說到,去年大陸軍機、軍艦數度穿越海峽中線,令全臺空軍基地戰鬥機頻繁起降,零配件大量損耗,但維修交期太長,凸顯臺灣建構國防次系統、後勤維修保養的必要性。

據此,上週美國25位軍事相關廠商、人員打着「尋找在地供應鏈」旗幟來臺,由前美軍太平洋陸戰隊司令Steven Rudder帶隊,包括全球最大專業熱成像攝影機公司Teledyne、華府智庫2049計劃研究所等,參與外貿協會和美國商會舉辦論壇,參與並展開爲期一週的考察,吸引超過200家臺灣公司代表參與。這場近期少見的大規模國防產業論壇上,供應鏈「韌性」、「信賴」成了關鍵字。

近年在美中科技戰、烏俄戰事、臺海危機升溫下,加上軍備武器世代交替,各國政府紛紛加大國防產業支出,提升本土軍備供應量能,例如NATO北約2022年至2026年國防支出年複合成長率8.7%,美國將2023年國防預算金額拉昇至8,579億美元、年增14%;中國則是1.55兆人民幣、年增7.2%,日本6.8兆日圓、年增26.3%;印度5.94兆盧比、年增13%;臺灣2023年國防支出4,151億元、年增12%。

知情人士向CTWANT記者表示,「外國軍火商來臺巡禮行之有年,也曾舉辦產業論壇,不過,今年社會以及資本市場給予更高的關注。」尤其美國自有的製造能量不敷使用,因而組團來臺尋找供應鏈,臺廠則期待美方釋出技術,雙方堪稱「情投意合」。

《臺美國防產業論壇》關注美國軍工供應鏈移動到臺灣,原物料就近採用,可解決後勤補給問題。(圖/報系資料照)

美2049計劃研究所總監Colby Ferland指出,「花大錢從國外採購的設備,不見得對本土經濟、防衛有利,國防合作要具備經濟循環效應、跟當地經濟連結。」國防安全研究院所長沈明室分析,「軍工供應鏈移動到臺灣,原物料就近採用,可解決後勤補給問題,不過,臺灣所使用的彈藥武器有特殊規格,同時有人員識別、保密機制、法規等問題。」

美臺商業協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點出,臺灣製造優勢在於快節奏、高品質、可負擔成本,雖非全方位的軍工製造基地,但臺灣在國防次系統如無人機有強大製造能力,無人機的特色在去中心化和一次性使用,相較傳統戰鬥機成本僅需三分之一。

無人機供應商經緯航太董事長羅正方指出,臺美合作成功案例是30年前的「經國號戰機」,如今臺灣科技進步,在研發無人機具上已具優勢,例如超過90%的先進晶片都是由臺積電製造,臺灣有大規模量產能力的EMS代工廠,還有優質的AI、編碼人才,「希望美國近一步將感測器、控制系統軟體等技術移轉到臺灣,有助強化西太平洋戰區的後勤能力。」

胡開宏表示,漢翔2020年成立F16維修中心,讓臺灣有了軍機自主維修能力,「期待美方支持開發下一代戰機,合作開發軍機發動機、航電系統、飛控與環控系統,並爭取漢翔成爲無人機量產中心。」

工業電腦大廠研華(2395)董事何春盛指出,臺灣工業電腦的全球市佔率高達8成以上,因這種產品高度穩定性、信賴性,會被應用在國防領域。(圖/研華提供)

業者透露,中科院9款軍用無人機技術可望逐步釋出,而民間雷虎(8033)、經緯航太、中光電(5371)、神通資訊、自強工程顧問、佳世達(2352)、長榮航太(2645)、富蘭登科技、智飛科技等具有相關技術。

在全球軍工議題最早展露頭角的是臺灣ICT產業。研華的工業電腦十年來獲美國、英國、以色列等軍工產業都直接或間接採用,而漢翔是F16戰鬥機最大獲授權的亞洲後勤維修中心,研華也有供應漢翔嵌入式電腦。

工業電腦大廠研華(2395)董事何春盛指出,臺灣工業電腦的全球市佔率高達8成以上,因這種產品高度穩定性、信賴性,會被應用在國防領域,「所以美方會來臺灣,同時是鞏固全球的國防安全。」「這次美國軍工產業來臺,將有助臺美深化合作,研華將從原先賣電腦、走向賣次系統或整系統,幫助更多相關公司參與商機。」

更多 CTWANT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