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件臺灣珍貴文物被攜帶至大陸 由閩臺緣博物館收入

包括清代彩繪泥塑媽祖坐像、清代彩繪木雕觀音坐像等28件臺灣珍貴文物,日前裝在14個大型木箱,運至福建泉州,由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收藏。圖爲文物抵達後現場開箱。(泉州網)

包括清代彩繪泥塑媽祖坐像、清代彩繪木雕觀音坐像等28件臺灣珍貴文物,日前裝在14個大型木箱,運至福建泉州,由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收藏。

泉州網報導,其中體量最大的是一尊清漆金木雕觀音坐像,通高148公分、寬69公分、深65公分;而體量最小的是一尊清金漆木雕土地公坐像,高18公分、寬10公分、厚約8公分。

「這是清代的金臉媽祖,通高1公尺。」提前等候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的臺北市古董文物協會榮譽理事長蔡右弒邊開箱邊說。很快地一尊彩繪泥塑媽祖坐像出現在衆人面前-金面,朝天持笏式,儀態華麗莊嚴,多是供奉於廟宇中的鎮殿媽祖的形象。

隨後,十二尊成套的清彩繪泥塑十二生肖像逐一開箱,每尊的高度在60公分到80公分。十二生肖像畫將十二生肖擬人化,安上姓氏和官職,入廟奉祀,是臺灣罕見的本地造像。

根據收藏家介紹,這些十二生肖神像清代以來奉祀於臺灣基隆的廟宇,20世紀80年代被一位臺灣藏家精心收藏。

今年6月,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啓動從臺灣徵集文物計劃。從2,000多件藏品中篩選出清代彩繪泥塑媽祖坐像、清代彩繪木雕觀音坐像、清代彩繪泥塑關帝坐像、清代臺灣平埔族彩繪木雕廣澤尊王坐像等反映閩臺兩岸「諸神共祀」的宗教造像文物。

中新社報導,臺灣孫文南院執行長李正圻,14日攜28位臺胞將40多件涉臺藏品,捐贈給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其中包括10多封兩岸家書。

臺胞楊石明捐贈的是一張清道光年間的澎湖地契。「這份地契從道光年間延續到光緒年間,對研究地方史有很大意義。」

今年6月,李正圻曾捐贈給中國閩臺緣博物館一批涉臺資料,包括40多封大陸與臺灣往來信件等。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是唯一反映大陸與臺灣歷史關係爲專題的國家一級博物館。長期致力於徵集與保護涉臺文物,收集整理兩岸家書、譜牒等文獻資料。

目前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從臺灣徵集,和接受臺灣同胞捐贈藏品,已超過6,80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