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類年節零食」是肥胖地雷!瓜子也上榜 醫揭不爆熱量吃法

▲瓜子不建議每日吃超過一個掌心的大小。(圖/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過年零食多數隱藏高熱量、高糖、高鹽和高脂肪的健康風險,減重專科暨小兒內分泌科醫師王律婷特別整理出3大類常見藏「健康陷阱」的過年零食,一定要特別注意別吃過量。

王律婷指出,春節期間享受零食無可厚非,但過量的「糖」攝取對體重和身高都有所影響,建議在購買零食時可選擇「三好」低鹽、低糖、低脂產品,例如無糖優格搭配水果、原味(無調味)海苔或是超商常見的小包裝無糖堅果。

春節連假9天后,家中有小朋友的也要注意,若發現小朋友體重增長超過2公斤,則建議儘早帶孩子到門診檢查,瞭解是否有潛在健康風險,對於患有糖尿病的兒童,更應該堅持低糖原則,並定時測量血糖,觀察血糖波動。

1. 魷魚片、肉乾這類超加工製品通常添加大量鹽分及甜味劑以增添風味。攝取過多的鹽分可能導致高血壓,並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美國醫學會兒科期刊》的一篇針對英國兒童的縱向研究指出,在7歲至24歲的觀察期間,日常飲食中攝取最多比例超加工食品的兒童,其身體質量指數(BMI)、脂肪質量指數、體重和腰圍的增長幅度顯著高於其他兒童。

2. 核桃糕、生仁糖、寸棗、麻荖這些傳統甜點的主要成分爲糖和油脂,食用過多容易造成脂肪堆積,並增加高血脂的風險。由美國心臟協會在2017年發表的兒童研究也提到,添加糖攝取過量會提高過重兒童的空腹血糖與胰島素阻抗,影響日後血糖調控。建議兒童每日添加糖攝取量不超過25克,2歲以下兒童更應該避免任何添加糖。

3. 瓜子、花生糖瓜子和花生雖富含不飽和脂肪酸,但因體積小,容易在無意間吃過量。建議每日堅果類攝取量不超過30克,約一個掌心的大小,並優先選擇原味(無調味)產品爲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