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早餐店男老闆頭痛嘔吐腦出血…不到二週亡 臺中榮總助器官捐贈遺愛人間

一名經營早餐店的45歲男老闆突然因頭痛不適被送至急診,診斷結果爲腦室出血。 示意圖/ingimage

生命的驟逝,常讓周遭家人充滿錯愕與震驚,但有時候,或許這也將成爲一個跨越生死,將愛繼續延續下去的感人契機。 二○二一年五月四日,四十五歲的賴政男突然因頭痛不適被送至急診,診斷結果爲腦室出血,不到兩個星期時間,五月十五日就與世長辭。

看着爸爸的生命如風中殘燭慢慢熄滅,家屬們悲傷之餘,在臺中榮民總醫院器官捐贈團隊醫師及協調師的全力支持下,忍痛完成他的生前遺願,捐贈出肝臟和腎臟,讓三位器官衰竭、等候移植的人獲得全新生命,能繼續撰寫人生的篇章。 儘管過程中有猶豫有掙扎,但透過器官捐贈,賴政男的家人轉化不捨與難過,將思念以另一種形式永遠保存下去。

語重心長的最後遺言

賴政男全家四口一起經營早餐店。他每天半夜就要起牀準備食材,發病那陣子,剛好蠟燭多頭燒,打烊後還要繼續幫突然小中風的弟弟批發水果、搬遷市場攤位,同時協助丈母孃搬家。

(本文出自《給生命第二個起點》)

一個星期二,賴政男半夜兩點多突然開始頭痛,痛到無法起身,甚至嘔吐,家人們連忙開車送他到署立豐原醫院急診。女兒記得賴政男非常不舒服,「當時只要路面稍有顛簸,爸爸就會要求我開慢一點。」

途中,賴政男突然語重心長的說,「奇怪,你們明明是我最愛的人,爲什麼我還這麼容易對你們生氣?應該要珍惜相處的時間啊!」 向來情感內斂的賴政男身體明明很不舒服還這樣說,家人們覺得有點奇怪,卻也沒特別放心上,一心只想趕快到醫院。沒想到,這卻是他最後的遺言。

抵達醫院,賴政男下車時還有意識要找拖鞋,沒想到接着短短几步路的距離,人剛走到急診室門口就陷入重度昏迷,昏迷指數只剩三。斷層掃描後確認是腦室出血,立刻緊急開刀,手術後醫師認爲沒有大礙,然而第一天、第二天過去了,直到第三天,他依舊沒有醒來。

天人交戰的掙扎

心急如焚的家人們只能求神拜佛,希望賴政男可以甦醒,但直到第五天,仍沒有等到奇蹟。賴政男持續昏迷,家人們感到愈來愈不樂觀,主治醫師也說就算醒來,很可能成爲植物人。

「之前爸爸因爲生活不能自理住到療養院,每次抽痰都痛得掙扎,抽痰的管子都是血,但爲了延續生命不得不這樣,」賴政男夫妻倆看到父親這樣都很不忍又心疼,「當時我們就談起了放棄急救,希望可以先決定好自己人生最後一段要怎麼走,也聊到想要器官捐贈。」

賴太太突然想起他當初對生命最後一程的想法,於是跟孩子們討論起器官捐贈,也得到支持。 兒子談起當時的決定,「我們心裡都有默契,不想讓爸爸維持植物人的狀態,對他來說這樣活着太可怕了。」

當賴家主動提出捐贈意願,臺中榮總器官移植協調師馮雅筠立刻聯繫家屬,把賴政男轉到中榮,接手之後的醫療照護。 馮雅筠解釋,「一旦捐贈者有意願,重症團隊就會介入,給予捐贈者妥善的病危照顧,維持生命徵象及器官功能品質。」這是因爲器官品質攸關日後受贈者的預後,所以捐贈團隊除了要評估器官是否可用之外,也要盡力維持器官的功能。

以賴政男的情況來說,雖然甦醒機會渺茫,家屬還是可以選擇繼續等待直到腦死,但時間愈久,器官狀態也會逐漸衰退,不一定適合捐贈,或者家屬也可以決定移除生命維持系統,保持較好的器官功能。是否繼續等待奇蹟,讓賴太太陷入天人交戰的掙扎。

「如果決定拔管,我覺得好像是自己親手斷掉最後一絲奇蹟,結束他的生命,」談起當時,賴太太還是忍不住紅了眼眶,「那段期間我們曾去拜拜,神明指示九天是關鍵期,我心想那就等九天吧!」沒想到第七天,醫院突然通知說賴政男狀況緊急,即將開始進行腦死判定的程序。

「第一次判定腦死時心情相當複雜,一方面覺得非常不捨,真的沒希望了,另一方面很謝謝他自己做了決定,不讓我爲難,」賴太太忍不住哽咽,「如果一直維持這種模式,第九天我仍會選擇拔管,只是要下這個決定實在太困難了。」

捐贈腎臟及肝臟

六小時後,賴政男第二次腦死判定通過,開始執行捐贈。「我們見了爸爸最後一面,然後送他進手術室,」兒子記得,「爸爸已經腦死,但儀器還維持器官運作,當我握住爸爸的手還是溫熱的,事實上他卻已經死亡,那一刻感受非常複雜。」

最後賴政男捐贈了腎臟及肝臟,心臟配對的受贈者則有排斥現象,礙於當時新冠疫情嚴峻不能跨區配對,因此心臟捐贈沒有成功。回想起這段過程,「我們以爲在原來的醫院就可以捐了,不知道還要轉到臺中榮總,」賴太太談到,「後來聽說明才知道,中榮有專門的照護團隊,如果有機會,還是可以等待奇蹟。」

「協調師和醫師都會一直跟我們說明、討論目前情況,接下來會遇到什麼事情、要怎麼辦,以及爸爸身體的狀況,」兒子談到,「在器官捐贈的過程中,社工師和協調師幫了我們很多。」

捐贈家屬也需被關懷照顧

「過程中團隊都非常專業,向我們仔細說明狀況,確認我們的意思,也提到如果改變想法隨時可以說,」賴太太談到,「完全沒有遊說的意思。」 「勸募並不是鼓吹家屬捐贈,」馮雅筠強調,「而是把器捐的一切流程、目的清楚說明,提供家屬選擇,最後決定權完全在家屬。」

如果家屬有任何一點疑慮,覺得當下被趕鴨子上架,捐贈後心裡仍會留下陰影,馮雅筠衷心的說,「我們不希望家屬感到任何後悔遺憾,期望生死兩相安。」

「我覺得是因爲選擇捐贈,先生的善念得到迴應,讓我們遇到中榮團隊,他的最後一程受到很好的照顧,」賴太太感到慶幸,在陪伴賴政男人生最後一段路時,家人們也同時感受到溫暖。

「不是隻有受贈端需要被照顧,捐贈家屬也需要被照顧,」馮雅筠強調,只要家屬有需求,團隊都會提供情緒輔導及關懷協助,像是捐贈後家屬的電話關懷,必要時家庭拜訪,安排同是捐贈者家屬的志工分享自身經驗外,中榮也會安排一年一度的感恩追思音樂會,邀請捐贈者家屬共聚一堂,懷念感恩捐贈者的大愛。

「賴家感情緊密,對器官捐贈的信念很強,雖然賴先生捐贈器官後換了一個形式留在世界上,但家人仍會難過不捨,」馮雅筠談到賴政男一家,「我們也在思考,除了提供關懷照顧外,還能爲家人們留下什麼呢?」團隊思考後決定爲賴政男全家制作了手模,其中還包括愛犬的掌印,把一家人的愛永遠框在一起。

(本文出自《給生命第二個起點》作者:陳培思、邵冰如、張雅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