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億!大基金三期聯手上海國資發力人工智能

《科創板日報》1月20日訊(記者 李明明) 大基金三期又出手了,這次是人工智能。

近日,國家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成立,出資額600.6億元。合夥人包括:國智投(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智投私募)、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基金三期)。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本次爲大基金三期第三次出手,同時,國家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落地的徐彙區,爲上海首個人工智能發展集聚區。目前,徐彙區已有34個大模型通過國家網信辦備案,占上海市的近60%。

大基金三期第三次出手

工商信息顯示,該基金主要經營場所爲上海市徐彙區冠生園路393號2幢5層510室,經營範圍爲以私募基金從事股權投資、投資管理、資產管理等活動。

根據已公開的資料,此次大基金三期出資的國家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是其註冊成立後的第三次出手。

大基金三期於2024年5月24日成立,註冊資本高達3440億元人民幣,超過了此前大基金一期、大基金二期的註冊資本總和。

成立半年多後,去年底大基金三期首度出手:一日出資兩隻基金,金額超1600億元。

對於大基金三期的投向,此前有媒體報道稱,除了製造、設備和材料等細分領域,隨着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領域的加速發展,AI相關芯片、算力芯片等或成爲大基金三期投資的新重點。

一位頭部機構投資人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本次基金的成立體現了國家對人工智能產業的高度重視。而人工智能產業的快速發展需要強大的算力支持,尤其是高性能芯片、存儲芯片等半導體技術。國家大基金三期的參與,有助於集中資源攻克這些技術,提升我國在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核心競爭力。未來投資方向預計將會在半導體和人工智能(硬件+軟件)這兩大主線上。

華鑫證券表示,算力芯片和存儲芯片將成爲產業鏈上的關鍵節點,大基金三期除了對半導體設備、材料等的持續投資之外,更有可能將HBM芯片等作爲重點投資方向。

徐彙區跑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加速度”

國智投私募註冊落地於2024年11月20日,主要經營場所爲上海市徐彙區古美路1528號6幢8層849室,其股東包括: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實控的上海國盛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0%),中國誠通旗下的誠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股40%),以及上海臨港科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0%)。

據悉,國智投私募在中基協登記的高管人員包括:法定代表人、總經理李維剛(此前曾任職於上海市國資委、上海國盛集團等),副總經理王曉禹(此前曾任職於誠通基金等)等。

近年來,人工智能作爲戰略新興產業,備受上海政府和投資機構的青睞。

2024年底,上海發佈《關於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實施方案》,提出打造超大規模自主智算集羣、構建多層次語料供給體系等基礎設施的目標。

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相關專家袁帥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大基金三期作爲專注於集成電路產業投資的機構,擁有豐富的產業經驗和深厚的資源積累,而上海國資則代表了地方政府的投資意志和市場化運作能力。

“兩者合作,不僅能夠確保基金投資的專業性和精準性,還能有效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推動人工智能與集成電路產業的深度融合與發展。這種合作模式體現了國家與地方在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上的協同作戰,共同助力我國人工智能產業邁向新的高度。” 袁帥說。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落地的徐彙區,爲上海首個人工智能發展集聚區,該區正在跑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加速度”。

2023年,全國首個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模速空間”在徐彙區成立。 “模速空間”揭牌一週年以來,已吸引近百家大模型初創企業入駐,帶動該區200餘家大模型企業加速集聚。目前,徐彙區已有34個大模型通過國家網信辦備案,占上海市的近60%。

徐彙區此前還發布了推進“人工智能+”十大行動,涵蓋模型能力躍升、創新策源突破、場景應用牽引、孵育範式升級、產業集羣倍增等方面。十大行動旨在推動徐彙區加快建成全國人工智能高地。其中,“創新策源突破行動”提出,加強新型研發機構間深度合作,推動科學智能創新研究,加快具身智能和類腦科學等前沿技術攻關。

此外,去年夏天,上海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中的人工智能母基金,規模爲225億元,亦正式落地徐彙區。該母基金重點投向智能芯片、智能軟件、自動駕駛、智能機器人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