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年驚天血案,越接近真相越瘮人
01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初三的凌晨,整個長安城還在睡夢之中。
宰相武元衡卻要早早起牀,收拾收拾儀容,去上朝。
他已經很久沒睡過囫圇覺了。
這段時間,朝廷正在對淮西叛藩吳元濟用兵。
【元和十年(814年)年閏六月,淮西節度使吳少陽去世,其子吳元濟匿不發喪,僞造少陽表,要求朝廷任命其爲留後。朝廷不許。於是吳元濟舉兵叛亂,逼朝廷就範。】
武元衡作爲堅定的主戰派,每天要彙總前線軍報、籌集軍需糧草......
宰相武元衡像往常一樣,上馬,出靖安坊東門,沿朱雀街,向北行去......
可還沒走幾步,不遠處突然竄出一個人影,對着身後大喊一聲:“滅燭!”
武元衡一驚,睏意全無,忙讓隨從上前查看。
隨從挑燈前去,話還沒問出口,只聽從路邊的樹叢中,“嗖”的一聲......
一支利箭正中隨從的肩膀,隨從慘叫,仆倒在地。
不等武元衡反應,幾條人影瞬間從樹上跳下,掄起大錘就是一頓猛砸......
隨從們被嚇破了膽,一鬨而散......
等巡街兵趕到時,武元衡早就涼透了,腦袋都沒了。
02
與此同時,御史中丞裴度,在通化坊,也遭到了刺殺!
裴度的運氣好——
一刀砍在鞋上;
一刀砍在背上;
但都沒有傷及要害。
又一刀砍在頭上。
幸虧裴度當天戴的氈帽夠厚,抵住了這致命一擊,一頭栽倒進了路邊的水溝裡......
刺客欲補刀,隨從王義不顧生死,死死抱住刺客,大喊......
動靜鬧大了......
刺客認爲裴度已死,便砍斷王義的一隻手,掙脫後,一聲唿哨,逃離了兇案現場。
裴度這才撿回了一條命。
《資治通鑑·唐紀五十五》載:
又入通化坊擊裴度,傷其首,附溝中,度氈帽厚,得不死。傔人王義自後抱賊大呼,賊斷義臂而去。
03
兩名高官,一天遇刺,兇手逍遙法外!
這還了得?
朝廷還要不要臉了?
唐憲宗立刻下詔:關閉各處城門,全城大搜捕。
那幾天,大臣們上朝時經常遲到,或者乾脆泡病號,以各種理由曠工。
誰都不想成爲下一個倒黴鬼。
整個長安被慘淡的陰雲籠罩着......
一段時間後,京兆尹府遞上了預備結案文書。
但都是些童謠和傳說。
比如,說,武元衡被刺之前,長安大街小巷就已流傳:
“打麥麥打三三三”
“舞了也”
時人解讀:
“打麥”,暗示在收麥子的時候要出大事;
“麥打”,暗示暗中突擊,實施行動十分迅速;
“三三三”,暗示事件發生時間是六月三號;
“舞了也”,其實是“武了也”,暗示武元衡當天會死球。
欽天監這時也插了一腳。
上報天象,稱:
今年太白星(金星)活動頻繁,流年不利......
總而言之,武元衡被殺,是上天早就計劃好的。
04
其實,是誰殺了武元衡,唐憲宗心裡明鏡兒。
武元衡一向主張削藩,是個鐵血主戰派。
那些心懷異心的節度使早對武元衡,恨得牙根兒癢癢。
淮西的吳元濟嫌疑最大。
其實,京兆尹府、欽天監的那些人,對這些也是清楚的。
他們之所以糊弄皇帝,是因爲這夥刺客,當天殺完人之後,又去金吾衛、京兆尹府及萬年縣衙門裡(出事的靖安坊屬萬年縣管轄)各送了一張紙條。
上面寫着八個殺氣騰騰的大字:
“毋急捕我,我先殺汝!”
賊遺紙於金吾及府、縣,曰:“毋急捕我,我先殺汝。”故捕賊者不敢甚急。
05
追捕工作仍在繼續。
爲了儘快查出真兇,唐憲宗玩了一把老掉牙的套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很快,案子便有了眉目。
知情人透露:
長安的成德軍進奏院中(類似於成德節度使駐京辦事處),有不少來自恆州的軍人。
爲首的,叫張晏。
武元衡遇害的前幾天,張晏曾替他的主子成德節度使王承宗,帶禮物拜訪過武元衡,請武元衡在皇上面前給他們這些駐外節度使說說好話,不要趕盡殺絕。但被武元衡趕出了府門。
行刺動機、地點、人物全對得上。
雖然沒人看見張晏就是真兇,但從邏輯上,沒人比他更有殺武元衡的理由了。
金吾衛立即衝進成德進奏院內,抓了張晏等八人。
唐憲宗立刻派人嚴刑審問。
審問的結果令人滿意:張晏在牢中承認,就是自己殺了武元衡。
06
案子終於破了!
唐憲宗舉行大朝會,當着百官,將王承宗一頓痛罵。
中書侍郎張弘靖,認爲案子結得過快,還有一些證據鏈沒完整,請求暫緩治罪。
憲宗不聽,幾天後,將張晏等人砍了。
“成德軍進奏院有恆州卒張晏等數人,行止無狀,衆多疑之。庚戌,神策將軍王士則等告王承宗遣晏等殺元衡。吏捕得晏等八人,命京兆尹裴武、監察御史陳中師鞫之。癸亥,詔以王承宗前後三表出示百僚,議其罪。陳中師按張晏等,具服殺武元衡。張弘靖疑其不實,屢言於上,上不聽。戊辰,斬晏等五人,殺其黨十四人。”
實際上,憲宗還真是錯怪王承宗了。
王承宗雖然也是個飛揚跋扈的軍閥,但他確實不是指使殺害武元衡的真兇。
07
張晏等人被處死一個多月後,真相逐漸浮出水面......
案件的突破口,不在長安,在東都洛陽。
一天,洛陽的淄青節度使李師道的留後院(駐京叫進奏院,駐外叫留後院),忽然來了很多人。
這引起了東都留守呂元膺的密切注意:
1、李師道是吳元濟的鐵桿盟友;
2、淮西的戰事已經打了快一年,平叛大軍沒什麼進展。吳元濟還隱隱有越過官軍包圍圈,攻打洛陽的跡象;
3、這時候會不會有奸細混進洛陽搗亂?
所以例行派人盯梢監控。
卻不料,還真摸到了一條大魚!
手下報告:留後院的人經常去城內的佛光寺禮佛。
這就很奇怪了!
平日打打殺殺的大頭兵,怎麼還信教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
再一查,呂元膺汗毛倒豎:
佛光寺,是淄青節度使李師道出資修建。
其作用,是隱藏一亡命之徒。
這個亡命之徒,就是佛光寺的住持——圓淨。
圓淨慈眉善目,80多歲了。
其實他早年是超級亂臣賊子史思明手下的一員悍將!
他的陰謀是:等朝廷大軍全部出動去剿滅吳元濟,洛陽空虛之時,趁機舉火起事,佔領洛陽!
08
呂元膺行動迅速,將佛光寺重重包圍,抓獲圓淨。
同時還抓到李師道的心腹2名:訾嘉珍和門察。
兩人供認不諱,正是他倆策劃殺死了武元衡。
唐憲宗當初決意對淮西用兵,李師道的謀士出主意:
“朝廷裡的主戰派,無非就是武元衡跟裴度兩人,只要幹掉他倆,吳元濟的圍自然就解了。”
李師道也深怕唐憲宗解決了吳元濟,就會把屠刀伸到自己脖子上......
至此,震驚朝野的刺殺案真相大白。
PS:
這裡邊有個小插曲:
裴度因武元衡之死升官,接任了武元衡的位置。
1、裴度的工作能力是有的;
2、裴度也是支持削藩的,是武元衡的擁躉,被刺殺也是因爲這個。唐憲宗任用裴度,也是向朝廷內外發出明確的信號:任何企圖干擾朝廷大政,逼朝廷退步的行動,都是癡心妄想!
也有人因武元衡之死,被貶。
誰呢?
白居易。
他不是爲藩鎮說好話。
恰恰相反,他是要求朝廷嚴懲兇手的最活躍的幾人之一。
(武元衡和白居易,既是朋友,又是“情敵”,都愛慕才女薛濤。)
那爲何?
原因說起來挺搞笑的——他的奏疏早於言官一步,放在了憲宗的龍案上。
白居易當時是太子左贊善,屬於東宮系統的官員。
唐代規定,在言官上疏言事之前,別的系統不能就事件發表意見。
不然就屬於越職。
白居易的政敵們如獲至寶,甚至翻出白居易早年舊作,攻擊白居易忤逆不孝——白居易的老孃是賞花時踩空,落井溺死的。而白居易的《新井篇》(內容已不可考)(這時候白居易的老媽還活得好好的),竟然讚美落花和井!
這種人還能當官嗎?!
最終,白居易被一腳踢出了長安......再被一貶再貶爲江州司馬。
這纔有了千古名篇《琵琶行》。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舊唐書》《新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