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5種動物將禁養 動保司曝3原則:不影響現有飼主權益

農業部動保司長江文全今(7)日說明,清單的檢討是採滾動方式,收集各方意見來做處理,未來實施的時間表無預定時間表,有共識的部分纔會優先來實施。(黃敬文攝)

農業部日前召開修正「指定公共禁止飼養輸入動物種類」研商會議,研擬新增955個物種列入「指定公共禁止飼養輸入動物種類」,引起民團質疑鱷龜、大型蟒蛇等動物全面禁養的時代將來臨;農業部動保司長江文全今(7)日說明,清單的檢討是採滾動方式,收集各方意見來做處理,未來實施的時間表無預定時間表,有共識的部分纔會優先來實施。

江文全以3點回應,首先目前清單研擬,是在公共政策討論過程,就是提供初步草案,請各界來表示意見;第二點,清單的檢討是採滾動方式,收集各方意見來做處理,未來實施的時間表無預定時間表,有共識的部分纔會優先來實施;第三點,未來縱使實施禁止飼養,以目前的規劃,現行的業者跟飼主只要提出申報,那都還是可以繼續飼養,絕對不會影響到飼主的權益跟特定場域包括動物園、展演場所或是實驗動物教學上運用的限制。

江文全表示,外界質疑計劃委託工研院的部分,動保司必須強調,工研院處理的是所謂的行政協調跟召開會議,但其實整個召開的會議,都有邀集相關領域專家來參與,所以絕對不會是工業部門的專業來處理動物的部門。

他說,依上次開會,目前初步擬出來的名單有955種,但裡面有7成物種在2023年時已因《貿易法》相關規定而禁止輸入,大部分的比例都是毒蛇,會逐步處理後續禁止飼養的部分,剩下的3成部份有很多是大型且有毒的動物,針對這部分去做盤點。

江文全說明,依照《動保法》規定,農業部處理原則有3點,包括「有劇毒的」、「臺灣環境不適合飼養,或有動物福利之虞的」、「有攻擊性的」,以上指標涉及人畜共通傳染病、公共衛生和公共安全的部分,會優先納入考量。

不過被問及有些貓犬物種也不適合臺灣的氣候環境飼養,江文全則說,也是鼓勵有些不適合在臺灣飼養的犬貓部分,未來要看如何來妥當處理,但目前還是優先處理盤點出來具有劇毒、攻擊性的部分。

針對強化管理的部分,江文全則強調,目前飼養寵物呈多元趨勢,去年已在寵物登記系統裡面開放一些其他飼養物種可以採自願登記,不論是兩爬或是鳥類都可以到地方的寵物登記站作登記,目前觀察到是鳥類登記有增加,例如鸚鵡因壽命長、單價高,飼主會去做登記,兔子部份也是採自願登記,但兩爬等登記較少,若發生遺棄,則以《動保法》及《野保法》相關規定處理,必要的飼主管理還是要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