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活躍度最高可持續生活方式推動二手流通

社區羣裡轉讓轉贈、網絡二手平臺轉售、買手機選擇官方翻新的“7天機”……隨着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綠色消費和可持續生活方式逐漸受到重視,推動了舊貨流通行業的快速發展。

作爲促進資源循環利用、減少浪費和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途徑,國內舊貨行業的產業鏈條不斷完善,經營模式不斷創新,市場熱度不斷提升,爲滿足消費者多層次消費需求、促進資源循環利用和綠色低碳發展作出了貢獻。

轉讓閒置物盡其用年輕人成爲線上二手交易主力

“該省省,該花花。”除了現實中的舊貨市場、跳蚤市場,網上的二手交易也很火爆,並且年輕用戶成爲絕對主力。

初入職場的長沙女孩小米通過在豆瓣平臺發帖,組建了閒置交換羣。羣友基本都是和她年齡相仿的年輕人,羣裡每天都有人轉讓閒置的衣服、包包、化妝品等,交換方式有時候是以物置物,有時候是“付郵贈”(收貨方出郵費)。“組建這類羣快三年了,羣友不斷壯大,有了一羣、二羣……”小米說,整個過程沒有任何盈利,僅僅是爲了方便有同樣觀念的年輕網友,希望物盡其用,不要浪費。而她自己也經常在羣裡收一些他人的閒置物品,比如今年夏天,遮陽帽、防曬噴霧都是免費“得”來的。

“娃友”祁女士是潮玩愛好者,喜歡的IP不斷推出新款,她雖然都想收藏,但一是家裡空間有限,二是有時難免“喜新厭舊”。二手平臺閒魚、千島等成爲她最常光顧的平臺。既可以將手中的玩具售出,也可以看準時機,收一些自己喜歡但沒有抽到的盲盒娃娃。“善用這些平臺可以大大降低收藏玩具的成本,與平臺社區的娃友進行交流也增加了很多樂趣。”

年輕一代對互聯網的運用得心應手,他們能夠基於個人需求和商品屬性,挑選適合的平臺來進行信息的發佈與接收,實現了閒置物品的高效流通,更避免了當面議價時可能遭遇的尷尬場面。在二手交易的蓬勃發展中,一系列知名的交易平臺應運而生,這些平臺覆蓋多個領域,既有閒魚、得物等綜合型平臺,也有針對奢侈品的胖虎、妃魚,以及專注於二手書籍的孔夫子舊書網、閱鄰等,它們都吸引着年輕用戶成爲其活躍的使用者。

據媒體報道,閒魚平臺目前註冊用戶已破5億人,每天有超400萬件閒置物品發佈。“95後”的活躍用戶佔閒魚總用戶的六成。年輕人羣的消費觀念與傳統的消費觀念不同,他們更加註重物品的實用性和性價比,願意購買二手物品來滿足自己的需求。這一趨勢也代表了年輕一代對於可持續消費和資源循環利用的關注。

平臺回收降低出售門檻互聯網賦能推動舊貨交易

日前,中國舊貨業協會發布的《舊貨行業發展報告(2024)》顯示,2023年,全國舊貨流通行業全年交易額約爲13200億元,同比增長5.6%;線上交易額約爲5520億元,同比增長15%。

值得關注的是,隨着消費模式的不斷更新變化,以“個人對個人”交易爲主的傳統“一收一賣”業態,逐漸被賦能“互聯網+舊貨”模式,舊貨經營企業開始嶄露頭角,並且不斷髮展壯大,以收購(回收)、分銷、服務爲代表的全鏈條式的經營方式逐漸成爲主流。

2023年,以轉轉、愛回收、奢收多、胖虎等爲代表的“鏈主”企業已形成。在收購(回收)端,經營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讓居民家庭可以隨時聯繫到商家,通過平臺即可估價並直接將物品“出售”給平臺。在分銷端,由於收購端收購舊貨品種的豐富和集聚,其吸引了衆多中小經營者前來採購,以省去收購環節的信息、鑑定等成本。在服務端,已形成整理、鑑定、配送等標配服務。

近年來,舊貨品類由傳統的電器電子、傢俱、圖書、機械設備等品類豐富到名貴商品(奢侈品)、衣物、文娛體育器材、玩具、商用廚具等,基本覆蓋了所有耐用消費品和生產資料領域。調查顯示,2023年,電子電器類產品交易量約爲41.34%;高檔名品(奢侈品)、傢俱及衣物交易量約爲25.13%;商用廚具、機械設備交易量約佔13.1%,書籍及其他品類交易量佔比爲19.02%。

專業鑑定技術把關質量提升購買舊貨信心

舊貨行業之所以持續升溫,成爲綠色消費新潮流,除政府、媒體的引導,消費者節約、環保意識的增強外,大部分舊貨經營企業採用了更加專業的鑑定技術,通過對舊貨質量嚴格把關,甄選出更加精細的舊貨進行出售,同時,完善了包括售後保障在內的服務體系,極大地提升了人們購買舊貨的信心。

中國舊貨業協會調查顯示,78.3%的人進行過舊貨交易。而對於買賣舊貨的渠道,選擇正規實體舊貨市場的佔41.5%,利用大型網絡交易平臺交易的佔39.5%,通過街邊或商場內的店鋪交易的佔27.0%,校園跳蚤市場佔21.5%,社區跳蚤市場佔14.4%,流動攤販佔6.6%,其他佔5.9%。

在國家大力推進綠色低碳、循環消費的背景下,舊貨行業正經歷着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與繁榮,展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景象。從街邊的二手市場到現代化的在線交易平臺,從專注於某一品類的特色店鋪到涵蓋廣泛商品的綜合商城,舊貨行業的業態日益多樣化。不僅滿足了不同消費羣體的需求,也促進了資源的有效循環利用,推動了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文/本報記者陳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