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位學者,全職加盟西湖大學

據西湖大學官微,迄今,西湖大學已面向全球選聘了232位博士生導師。今年7月—9月,又有9名PI入職西湖大學。(以下按入職時間排序)

湯雷翰

理學院/交叉科學中心

統計物理與複雜系統實驗室

湯雷翰博士本科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 1981年經李政道教授組織的CUSPEA項目赴美國Carnegie Mellon大學讀研,1987年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博士後期間在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德克薩斯農工大學,於利希研究中心固體物理所及科隆大學理論物理研究所等研究機構工作。1996年任職英國帝國理工學院Blackett實驗室講師,1997年加入香港浸會大學物理系,歷任副教授、教授。2020-2024年,他擔任香港浸會大學計算和理論研究所主任。2010-2020年期間,他在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主管複雜系統研究部。2024年受聘於西湖大學,任理學院及交叉科學中心講席教授。

2010年,湯博士被選爲美國物理學會會士。他曾在多個國際專業委員會任職,包括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聯合會C3統計物理委員會(2014-2021),亞太物理學會理事(2014-2016),亞洲生物物理學會執行委員會(2010年至今)以及ICAM-I2CAM指導委員會(2020年至今)。2014至2016年間,他擔任香港物理學會理事會主席。

學術成果

湯雷翰博士主要從事平衡和非平衡系統統計物理學研究,包括鐵磁,準晶體,超導體,薄膜、生物大分子及蛋白凝聚體等體系的相變問題和動力學特性。他巧妙運用重整化羣的思想和方法解決了多類含雜質系統序的奇異標度特性。

近年來,湯博士的注意力逐步轉向生命系統的內在有序運動、自組織行爲及其生成過程的研究。他的團隊與實驗科學家合作,開發定量工具和模型,分析微生物代謝、蛋白質凝聚體的形成和潤溼、細胞羣體運動及與發育相關的生理過程等,尋找跨尺度組織原理,取得若干原創性成果。下一步研究將聚集傳統統計物理方法與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針對生命科學及合成生物學的需求,開發分析高維多模態系統動態演化的計算和理論方法。目前團隊開展的研究課題有:

•活性液體膜的自發集體行爲

•多組分蛋白質溶液中的凝聚體形成機制和潤溼特性

•退火玻璃體系中的類Mattis序及其演化動力學

•深度神經網絡模型的學習動力學

•基於個體活動路徑的疫情控制模型探索

林海松

工學院

生物芯片與生物傳感實驗室

林海松,西湖大學工學院助理教授。於2016年獲得愛荷華州立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士學位。2016-2021年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CLA)Sam Emaminejad實驗室學習,獲得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博士學位。2021-2022年在UCLA從事博士後研究。2022-2024年任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科研助理教授,香港先進醫學生物儀器研究中心Co-Principal Investigator,其間獲Hong Kong UGC General Research Fund、NSFC Young Scientists Award (Hong Kong) 等重要項目資助。2024年加入西湖大學工學院任特聘研究員 (博導,獨立PI),建立“生物芯片與生物傳感實驗室”。

學術成果

林海松博士的研究致力於推動去中心化健康檢測,建立以個人爲中心的自動化數字化健康檢測生態系統。目前,研究內容基於兩個主要平臺:液滴機器人平臺和可穿戴微流控平臺,以及三個核心方向:1)生物液和生物樣本的自動化驅動和操縱; 2)生物傳感器和生物試劑的研發和集成;3)非侵入式生物液和生物標記的臨牀相關性研究。相關成果已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其中第一/共同第一作者論文發表於Nature、Science Robotic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

張馳

工學院

通用人工智能(AGI)實驗室

張馳博士,江蘇徐州人,博士畢業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2024年,他加入西湖大學工學院,任助理教授(PI,博導),並創立了通用人工智能(AGI)實驗室。攻讀博士期間,他專注於高效且魯棒的機器學習與計算機視覺算法研究。2022年至2024年,張博士在騰訊擔任研究科學家。目前,他的研究領域涵蓋多模態模型與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在CVPR、ICCV、NeurIPS和TPAMI等國際頂級人工智能會議和期刊上,張博士發表了30餘篇學術論文。2023年和2024年,他連續入選由斯坦福大學發佈的《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

學術成果

張馳博士在博士期間的研究專注於高效低成本的機器學習和計算機視覺算法,例如小樣本學習、弱監督學習、增量學習等。他在小樣本學習領域的代表工作如DeepEMD 和 CANet被廣泛用作基線模型。在騰訊公司擔任研究科學家期間,他專注於研究兼具產業價值於學術價值的研究領域,例如全場景通用的單目深度估計模型Metric3D。目前他的研究聚焦在多模態大模型方向和生成式AI方向, 產出了許多具有產業影響力的開源算法, 如多模態智能體AppAgent、3D編輯算法GaussianEditor、3D生成模型MeshAnything。張馳博士曾在CVPR、ICCV、NeurIPS、TPAMI等頂級人工智能國際會議期刊上發表30餘篇學術論文。

鄭冶楓

工學院

醫學人工智能實驗室

鄭冶楓,1975年生,浙江江山人,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士(IEEE Fellow)、美國醫學和生物工程學會會士(AIMBE Fellow),1998年和2001年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分別獲得本科和碩士學位,2005年博士畢業於美國馬里蘭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2006年至2017年在西門子醫療美國研究院工作。2018年至2024年在騰訊工作,擔任騰訊傑出科學家和天衍實驗室主任。他是IEEE醫學影像雜誌副編,曾經擔任醫學影像AI的頂會MICCAI 2021大會程序委員會主席,和多個人工智能頂會的領域主席(包括NeurIPS, AAAI, IJCAI和MICCAI)。2024年7月全職加入西湖大學,受聘工學院教授,創立醫學人工智能實驗室。

學術成果

鄭冶楓博士長期在工業界從事醫學人工智能產品的研發。他是最早一批將機器學習引入醫學影像分析的開創者,在西門子工作期間發明了投影空間學習法,用於醫學影像中器官的快速檢測與分割。該發明於2011年獲美國專利授權,當年即獲托馬斯.愛迪生專利獎。相關的研究成果於2014年由Springer結集出版《醫學影像處理的投影空間學習法:器官的快速檢測與分割》。投影空間學習法被廣泛應用到西門子內部50多個的項目中,集成進多個產品(比如syngo.via Cardiac Function and Coronary Analysis用於CT冠脈分析, syngo AutoAlign用於MRI的規範化掃描, syngo eSieValve用於超聲心臟瓣膜分析,和syngo Aortic ValveGuide用於主動脈瓣膜置換的手術規劃和術中導航)。其中,syngo Aortic ValveGuide獲得2010年歐洲心胸外科手術年會(EACTS)的技術創新獎(Techno-College Innovation Award)。投影空間學習法也被授權給多家外部公司,比如Biosense Webster 和DePuy Synthes,集成進它們的產品。

在擔任騰訊天衍實驗室主任期間,鄭冶楓博士負責了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醫療影像)的研發。該平臺獲得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領先科技獎,多款醫學影像AI產品(比如CT肺炎和青光眼)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三類註冊證。實驗室也積極探索醫學大數據分析在新型傳染病預警監測(獲得2022年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領先科技成果獎)和醫保基金監管(獲得2022年國家醫保局智慧醫保大賽第一名)中的應用。實驗室研發的醫學自然語言處理相關產品,比如智能導診、預問診、輔診、用藥助手、院務客服問答,落地1000多家醫院;醫學大語言模型在醫學知識查詢、病歷生成、醫患對話自動生成上取得不錯的效果,已經在多家頭部醫院落地應用。

鄭冶楓博士發明了500多件專利(其中美國專利90多件),發表論文300多篇,被引用21,000多次,h-index指數74。他曾於2003年獲得中國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方凌瀾

理學院

RNA化學生物學和小分子識別實驗室

方凌瀾,博士生導師,於2020年獲得美國華盛頓大學化學博士學位,師從Dustin Maly教授。隨後加入美國斯坦福大學,發展活性小分子靶點探測和RNA合成後修飾技術,師從Eric Kool教授。將於2024年8月全職加入西湖大學擔任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並組建RNA化學生物學和小分子識別實驗室。部分研究成果以第一或共同作者多次在Nat. Chem.、Mol. Cell、JACS、Cell Chem. Biol. 等期刊發表,擁有數項國際專利。

學術成果

方凌瀾博士長期致力於發展活性小分子靶點探測相關的平臺技術,在複雜生物系統中尋找外源小分子的活性結合位點,並在分子水平揭示外源小分子對於靶點的結構、功能以及所在細胞穩態和信號通路的影響。代表性的學術成果包括:

1. 建立高通量測序手段,首次在實現以單核苷酸分辨率大規模偵測小分子與人類轉錄組的相互作用。發現藥物分子在轉錄組中存在普遍的“脫靶”現象,並揭示了藥物-RNA互作誘發藥物副作用的新機制。

2. 發展生物正交反應,利用小分子在活細胞中實現對蛋白質激酶的構象控制。並建立化學蛋白質組學手段,首次實現對受激酶構象控制的蛋白質互作網絡的系統性表徵。

3. 開發RNA合成後修飾反應,利用酰基咪唑小分子實現對RNA穩定性、信使RNA翻譯和免疫效能的控制。

曾文鋒

工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兼聘)

計算多維蛋白質組學(FennOmix)實驗室

曾文鋒,1988年生,福建霞浦人。曾文鋒博士2010年畢業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軟件工程專業;2017年畢業於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之後擔任計算所助理研究員;2020年加入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學研究所Matthias Mann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曾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擔任子課題負責人。以通訊作者或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 Methods、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Systems等SCI刊物上發表了論文十餘篇論文。2021年被雜誌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評選爲“40-under-40 Rising Stars in Proteomics and Metabolomics”。曾文鋒博士現已加入西湖大學,受聘工學院和應急醫學研究中心,任助理教授。

學術成果

曾文鋒課題組主要從事基於質譜技術的計算蛋白質組學和糖蛋白質組學。開發了糖蛋白質搜索引擎pGlyco系列,和肽段譜圖等屬性預測的深度學習模型pDeep與軟件AlphaPeptDeep。pGlyco系列在領域內率先提出糖鏈鑑定的質控問題並提出使用誘餌糖鏈的算法進行糖鏈質控,解決了糖肽鑑定的精度問題;接着提出了“糖鏈離子倒排索引”的快速糖肽檢索算法,解決了速度問題。pDeep系列是國際上首個使用深度學習進行肽段理論譜圖預測的模型;後來AlphaPeptDeep框架將模型拓展到任意肽段屬性預測問題上。曾文鋒博士已在SCI雜誌上發表論文共計30餘篇,包括Nature Methods等十餘篇通訊作者或者第一作者的論文。現擔任BMC Bioinformatics編委,並擔任Nature Methods、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和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等期刊的特約審稿人。

付海林

工學院

大分子物理化學(MPC)實驗室

付海林,本科畢業於南京大學化學系,並於2018年在美國康涅狄格大學取得高分子化學博士學位。博士期間的主要研究方向爲高分子共價和非共價聚合中的協同聚合動力學以及聚多肽的鏈摺疊熱力學行爲,指導老師爲林遙教授。此後,她分別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徐婷課題組(2019-2020年)和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E. W. Meijer課題組(2021-2024年)進行了博士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分別爲無規共聚物高分子在溶液中的聚集行爲和超分子的液液相分離。2024年9月全職加入西湖大學,任助理教授,獨立PI。

學術成果

付海林課題組主要開展超分子聚合物和高分子方向的研究,包括超分子和高分子的聚合生長、溶液中的物理化學特性以及超分子聚合物和高分子的聚集和相分離行爲。其中在聚多肽的聚合動力學和超分子聚合物的液液相分離方向取得了多項開創性成果。代表性成果發表在Nature, Nat. Chem., J. Am. Chem. Soc., Nat. Commun., Macromolecules, Biomacromolecules等期刊。

汪徐家

理學院/理論科學研究院

偏微分方程

汪徐家1979年9月進入浙大數學系學習一直到1990年獲得博士學位,並繼續留校任教。1995年9月被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聘任爲研究員(Research Fellow),2005年升爲教授,並於2007年獲得晨興數學金獎,2009年當選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2013年獲得澳大利亞桂冠學者(Laureate Fellowship)稱號。2024年9月入職西湖大學,任數學講席教授。

學術成果

主要從事非線性橢圓拋物方程理論及其在幾何與物理中的應用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和他人合作):建立了Hessian 方程的位勢理論,證明了Monge-Ampere方程自由邊界的正則性,並把Monge-Ampere方程邊值問題的正則性推進到最優。解決了陳省身的仿射Bernstein問題猜想,並對平均曲率流的奇性刻畫做出突破性工作。解決了Monge在1781年提出的最優傳輸問題解的存在性問題,並獲得了一般成本函數的最優傳輸問題的正則性,解決了Villani提出的正則性問題。

Emmanuel Lecouturier

理學院/理論科學研究院

數論

Emmanuel Lecouturier1991年出生於法國。2011年至2015年就讀於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巴黎高等師範學院)。他於2014年在巴黎第六大學(現索邦大學)獲得碩士學位,並於2018年在巴黎第七大學(現巴黎城市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師從Loïc Merel教授。博士畢業後至2021年1月,他在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任助理教授。自2021年2月起在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任副教授,同時被聘爲北京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兼職)。2024年9月全職加入西湖大學,擔任理學院、理論科學研究院特聘研究員。Emmanuel Lecouturier被法國學院授予“Cours Peccot”(2020-2021)。他還在2020年秋季和2022年春季擔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成員。

研究方向

Emmanuel Lecouturier一直致力於 研究代數數論領域,特別是與Eisenstein同餘相關的問題。他的博士論文專門研究了Mazur's Eisenstein ideal,部分論文發表於[1]。他的論文引入了“Higher Eisenstein elements”的概念,這是Eisenstein ideal的一種“廣義特徵向量”。最近,他致力於Eisenstein ideal理論的算術應用,如L-函數的算術(與J. Wang教授合著[4])。他目前的主要研究興趣在於A. Venkatesh教授關於“derived Hecke operators”的猜想。他研究了[3]中權重形式的案例,目前正在與L. Merel教授合作研究相關課題。

[1] Higher Eisenstein elements, higher Eichler formulas and ranks of Hecke algebras,Inventiones mathematicae, 223, pp. 485–595, 2021.

[2] On the Mazur–Tate conjecture for prime conductor and Mazur's Eisenstein ideal,American Journal of Mathematics, Volume 145, Number 5, pp. 1365-1387, 2023.

[3] On triple product L-functions and a conjecture of Harris–Venkatesh,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Research Notices, Volume 2023, Issue 22, pp. 19476–19506, 2023.

[4] (With Jun Wang) On the arithmetic of special values of L-functions for certain abelian varieties with a rational isogeny, 2023, https://arxiv.org/abs/2305.00643

本文來 源:西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