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博弈加劇 基金經理潛心修煉“十八般武藝”

證券時報記者 陳書玉

“A股的長期收益,往往由少數幾個交易日來貢獻。”面對最近的行情,一位基金經理表示,長期投資是爲了當牛市來臨時,我們一直在“車上”。

今年國慶節前後,A股市場迎來了一輪頗爲震撼的行情。9月24日,提振經濟與股市的多項重磅政策獲得官宣,A股三大指數齊齊大漲,上證指數單日漲逾4%。9月25日,A股全天成交破萬億元。9月27日,上證指數挺近3100點,創業板指一度大漲12%,刷新歷史。10月8日,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達3.45萬億元,創出天量新高。此後,儘管市場成交仍較爲活躍,但各大指數均明顯回調。在如此劇烈波動的行情中,基金經理正潛心修煉“十八般武藝”,以期在後市笑傲江湖。

基金經理牛市“面面觀”

“行情來得太快了,原本的旅遊計劃反而成了小插曲。”基金經理A表示,相比以往幾次牛市,本輪行情在政策驅動、資金涌入和市場情緒等方面存在相似之處,但在政策力度、行情起點、市場結構等方面又存在一定差異。上週二開盤,滬指漲近10%,遠超基金經理A此前的預期。因此,他對一些個股選擇了減倉操作,以迴避後續出現的市場情緒回落,不過後續市場迴歸理性,他仍會加回倉位。

基金經理B是今年剛剛獲提拔的新人基金經理。從美聯儲宣佈降息50個基點後,他就預感機會來了,“大幹快上”的念頭在腦中不斷盤旋,並開始提高持倉中的港股倉位。在他看來,“踏空的那種焦慮感,可能要比追高更難受”,儘管最近幾個交易日產品淨值開始回撤,他仍認爲,在急速變化的市場中,最好的策略是保持不動,以不變應萬變。

基金經理A和B的不同選擇,一定程度上也展現了最近幾個交易日內市場博弈的激烈情緒。過去4個交易日,A股市場成交額超10萬億元。在基金經理C看來,這背後主要傳遞了兩個信號:一是投資者投資情緒高漲,對市場信心增強;二是資金流入加速,表明資金正積極入市尋求投資機會。他認爲,當前市場是否從反彈轉變爲反轉,還需結合企業盈利狀況等多維度因素綜合判斷。短期內,由於市場上漲過快,確實存在一定的回調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基金經理需要更加謹慎地管理風險,採取多元化的投資策略來平衡組合風險與收益。比如,可以通過加強倉位控制,避免過度集中於單一行業或個股等,也可以加大與投資者的溝通力度,通過定期報告、直播等形式及時傳達市場觀點和操作思路,幫助投資者建立合理的投資預期,從而提高投資者的持有體驗。

情緒或將進入冷靜期

實際上,對於許多基民而言,過去一週的“過山車”行情,影響了他們的持基體驗。一些老基民面臨“回本後要不要賣出”或“大漲之後仍沒有回本”的問題,而新基民則體會到了“投資有風險”的深刻內涵。市場情緒後市將如何演繹,普通投資者又將如何持基,許多基金經理也提出了建議。

“歷史沒有簡單的重複,但可以爲未來提供借鑑。”諾德基金郭紀亭認爲,如果從牛市頂的幾個角度,比如資金大幅流入、兩融餘額創新高、政策提示風險等來看,或許本輪行情遠未達到歷史高位水平。不過,在不同的歷史形勢下,信息的傳播速度、情緒點燃方式等都有所不同,行情本身也出現了較大的差異。從當前看,本輪行情的起勢相對較急,放量速度也較快,後續市場波動也可能會加大。結合歷史經驗來看,通常在普漲急漲之後,市場情緒大概率會進入冷靜期,各大指數或迎來緩衝期。當然,經過調整後仍可能會有部分板塊選擇繼續上攻,最終成爲專屬本輪牛市的品種。

財通基金金梓才表示,對於投資者而言,資產配置和投資組合的構建需要根據個人的投資目標、風險承受能力、投資偏好和市場狀況等多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和分析。建議投資者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制定合理的投資計劃和資產配置方案,並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投資組合,以實現投資目標。同時,也建議投資者瞭解並掌握基本的投資知識和技巧,以提高自己的投資水平和決策能力。

建信基金王東傑稱:“投資者需要關注資產的長期價值,如果所投資的企業或板塊具有長期增長潛力,那麼短期下跌只是暫時的調整。”因此,投資者需要注意三方面的問題:第一,冷靜分析,理性審視投資初衷。投資者需要評估自己的投資目標、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期限。第二,調整策略,靈活應對。具體而言,投資者可根據自身持倉情況採取分散投資、長期定投以及部分贖回或轉換的做法。第三,保持耐心,長期持有。頻繁的交易不僅會增加交易成本,還可能因爲市場的短期波動而錯失長期收益。

尋找有效的應對策略

對於後市的看法,大部分基金經理認爲,本輪行情由政策驅動,短期急速上漲後將出現分化。

大摩數字經濟基金經理雷志勇表示,前期快速大幅上漲的行情或難以持續,但由於市場預期發生變化,指數重回前三季度趨勢性下跌狀態的可能性也較低。總體判斷,後續或仍有階段性的系統性估值修復機會,但短期分化將開啓,可能逐步過渡到基本面驅動行情;中長期看,行情的持續性需觀察在貨幣財政政策支持下,上市公司業績是否改善,如國內經濟以及上市公司業績持續改善,則“長牛”可期。

雷志勇認爲,從宏觀基本面看,當前市場對財政政策呼聲很高,財政政策或將更爲側重長期維度而非短期催化,需要特別關注財政政策在支出端的總量管理和結構調整情況,觀察其與市場預期的匹配度。長期來看,則需要觀察系列政策落地後基本面的改善情況,如果財政政策以託底爲主,那麼基於市場流動性改善和風險偏好提升的背景,存在催化的科技板塊和政策主題類板塊可能更值得期待。

華夏基金基金經理華龍表示,回顧過往牛市經驗,在經歷了快速上漲之後,市場通常會進入一段博弈時期。在這一階段,籌碼逐漸向仍然樂觀的投資者集中,表現出的特徵爲行情漲幅放緩,成交額在高位震盪。而隨後出現的關鍵信號,通常對後續走勢有重要影響。投資者需要關注增量財政政策信號,市場目前進入等待信號的博弈階段。持追高態度的資金,交易重點是增量財政政策可能帶來的機會,以及行情回調後的入場時機;持兌現態度的資金,可關注資金情緒邊際降溫、短期調整後的第二波反彈機會。

郭紀亭認爲,立足當下,精選行業和個股可能是一個較爲有效的應對策略。結合此前公司財報披露的情況以及實體經濟和上市公司的調研情況,今年業績的“能見度”相對更爲清晰,這有助於對明年有一個相對明確的展望。後續重點可關注以下三類行業:一是受政策支持,行業基本面可能有一定改善的非銀、地產鏈等受益板塊;二是受技術進步催化,行業本身或有較穩定增長的計算機、電子、電力設備等科技板塊;三是前期跌幅較大、估值調整相對到位、股息率較合理並且本身業績還有一定增長的板塊,例如消費品、醫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