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爲何要推出獨立微短劇App?

去年9月宣佈進軍微短劇領域之後,愛奇藝在微短劇上的投入進一步加碼。

在愛奇藝2025微短劇盛典上,愛奇藝CEO龔宇透露,愛奇藝極速版即將改名爲愛奇藝微短劇。這是長視頻平臺推出的首個獨立微短劇App,未來微短劇的競爭也從小程序渠道向原生渠道轉移。

愛奇藝加碼微短劇的投入,是因爲嚐到了甜頭。儘管去年9月就官宣上線“短劇場”(單集時長5至20分鐘)和“微劇場”(單集時長1至5分鐘),但技術產品和後臺改造並沒有完成,直到11月底纔開始批量上線微短劇。僅三個多月的時間,微劇頻道的用戶觀看時長在愛奇藝App中已上升至第三位,僅次於長劇和電影,在愛奇藝極速版App上升至第二位,時長是電影的三倍多,而且依然在保持增長。

更名之後,愛奇藝對兩個App的定位也更加清晰:愛奇藝App以長視頻爲主、免費微短劇爲輔,會員可觀看全部微短劇;愛奇藝微短劇App主推免費微短劇並以長視頻內容作爲補充,以廣告模式爲主。

在新的定位下,愛奇藝微短劇App相當於一個全新的渠道。如果其用戶規模能夠借勢微短劇的火爆獲得增長,愛奇藝則有機會擴大廣告庫存,提升廣告收入,這正是當下愛奇藝迫切需要的。

正面迎戰短視頻平臺

在愛奇藝2025微短劇盛典上,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楊海濤用“All in”來形容愛奇藝目前對短劇的態度,而且是從產品形態、內容分發推薦和內容投入上全面“All in”。

從產品形態上看,愛奇藝極速版(愛奇藝微短劇)改版後的內容分發形式更像短視頻平臺,除了微短劇內容之外,還包含了短視頻內容,用戶只需要上滑便可切換內容。七麥數據顯示,愛奇藝極速版(愛奇藝微短劇)的下載量從去年11月開始有了明顯的增長。

顯然,愛奇藝微短劇對標的是字節跳動旗下的紅果短劇。這款App於2023年上線,主打“免費觀看+廣告分成”的商業模式。QuestMobile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的月活用戶規模已達到1.58億,日活用戶已經超過3000萬,用戶規模已有趕超長視頻平臺的潛力。

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崛起後,市場普遍認爲短視頻平臺對長視頻平臺形成直接衝擊。但優愛騰三家長視頻平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均未對來自短視頻的競爭作出積極應對,反而在堅持自己在內容上的審美。2021年,騰訊視頻CEO孫忠懷還曾公開指責低智低俗的短視頻是“豬食”,潛移默化衝擊用戶觀念,拉低用戶心智。

雖然短劇已經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連續數量獲得高速增長,但直到2024年初,愛奇藝CEO龔宇仍然表態稱,愛奇藝不會涉足短劇製作,原因是短劇業務與愛奇藝影視主體業務的審美、人才類型、商業生態差異非常大。

9個月之後,愛奇藝改變了對短劇謹慎觀望的態度,積極佈局短劇,主要是因爲以劇集綜藝爲代表的長視頻平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QuestMobile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愛奇藝App的月活用戶規模爲3.54億,僅次於騰訊視頻的3.87億。兩個平臺用戶在長視頻平臺規模穩居第一梯隊,與芒果TV、優酷相比有較大的領先優勢。

在激烈的長視頻競爭中,愛奇藝是贏家卻並沒有因此獲得越來越好的生存狀態。

財報顯示,2024年愛奇藝營收292.3億元,同比下降8%。其中,在線廣告服務收入爲 57.1億元,同比下降了8%。從去年第二季度開始,廣告收入已連續三個季度出現下滑。

廣告收入下滑並不是愛奇藝自身的經營原因導致的,而是長視頻行業整體面臨的困境。

QuestMobile發佈的《2024中國移動互聯網秋季大報告》顯示,去年第三季度,品牌方的營銷策略越來越向銷售型營銷渠道集中。其中,運動戶外、家用電器、美妝護理等行業品牌方在電商渠道投放的廣告佔比均超過50%,這些行業幾乎沒有投放長視頻廣告。

一家負責互聯網平臺廣告投放的代理商對界面新聞表示,去年品牌方的廣告投放預算均在收縮,在有限的資源下,品牌方更願意投放對銷售轉化幫助比較大的渠道,品牌廣告預算被大幅壓縮,這種趨勢在今年還會持續。

長視頻平臺的內容分發模式決定,其廣告來源主要是品牌廣告,而效果廣告更適合短視頻平臺。根據QuestMobile的預測,今年長視頻平臺的廣告份額將不足3%。

同時,短劇短劇時長短、節奏快、信息密度大,能讓觀衆在碎片化時間內獲得完整的故事體驗,更加符合用戶的媒介消費需求。相比之下,長劇集不僅很難讓用戶在碎片化時間觀看,而且節奏拖沓、注水等問題越來越讓用戶反感,導致用戶在近年來大量流失。這進一步對長視頻平臺用戶規模和收入形成了衝擊。

可以說,長視頻平臺在短劇上已經是不得不戰。除了愛奇藝之外,優酷和騰訊視頻也在積極佈局短劇。

愛奇藝微短劇拿什麼和紅果短劇競爭?

今年1月,愛奇藝宣佈與紅果短劇達成IP聯合開發、聯合出品、成品內容授權等方面的合作。

但這個合作進展並不順利。2月20日,龔宇便公開指責紅果短劇“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與製作方簽訂排他性協議,限制其與其他平臺合作,並稱此舉抑制行業發展。據媒體報道稱,由於雙方在排他性協議等問題上存在較大分歧,這次合作目前尚未最終落地。

龔宇所指的排他性協議,是紅果短劇在和部分短劇製作方簽訂合作協議時要求對方製作的所有內容都不能與其他平臺合作。

此前,長視頻行業和影視劇製作方也有排他性合作,但基本都只針對單一內容。紅果短劇針對製作方所有內容的排他性協議對其他平臺的“殺傷力”顯然更大。

這也是愛奇藝在“All in”短劇後需要面臨的首要問題。和長視頻的競爭不同,在短劇的競爭中,愛奇藝不僅發力晚,而且面臨的競爭來自於比自身資金、運營能力都更強的字節跳動。

在這場競爭中,愛奇藝打出的牌是讓短劇製作方獲得更大的收益。龔宇在愛奇藝2025微短劇盛典上表示,愛奇藝要讓短劇一半甚至百分之七八十的收入回到創作者和投資者手中。

在此之前,短劇行業此前並不是這種玩法,而更像小遊戲行業。製作方花在內容製作上的成本比較低,在投流上花費更多成本。有業內人士告訴界面新聞,在國內的短視頻平臺上,短劇投流成本幾乎是劇本和製作成本總和的十倍。

愛奇藝在短劇上的商業模式和傳統影視劇行業更爲相似,對內容製作方也更加友好,而且內容精品化的趨勢明顯。據介紹,其主要的商業模式是會員時長收入分成,同時爲製作方提供額外的廣告分成。愛奇藝鼓勵製作方在在理性控制自制比例的基礎上,通過小比例投資、分成、保底分成等合作模式來建立更開放的內容生態。

雲合數據發佈《2024精品短劇報告》顯示,2024年上新短劇中,共有17部分賬票房破千萬元,同比增長11部。其中,愛奇藝上線的《原罪》票房突破了3000萬元,也成爲了全網票房收入最高的短劇。全網票房TOP10的短劇中,在愛奇藝上線的作品佔了6個。

從分賬票房的數據來看,愛奇藝的商業模式有一定競爭力。但紅果短劇已經對外表態今年將加大對短劇創作者的扶持力度,愛奇藝在短劇上的競爭形勢依然不明朗。

在一位短劇行業人士看來,紅果短劇在用戶規模、內容創作活力和商業變現方面等方面的綜合能力更強,而愛奇藝在製作質量和內容生態運營方面有一定優勢。不管愛奇藝和紅果短劇的競爭走勢如何,短劇能夠帶來用戶規模和使用時長的增長,對愛奇藝就是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