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沙尼亞「逢俄必反」?割地換和平的國界宿怨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圖)擔任該職務將屆滿十四年,果然薑是老的辣... 圖/美聯社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擔任該職務將屆滿十四年,果然薑是老的辣,近年來發言有越來越狂的趨勢。去年底,他不僅批評川普和金正恩像「幼稚園小孩在吵架」,也不忘嘲弄來訪莫斯科的英國外相強森,在記者會上公開針鋒相對。另外,拉夫羅夫在美國總統大選前接受CNN專訪,被問到如何看待川普物化女性的低俗發言,他的幽默回答可是讓記者笑得花枝亂顫:
迎來了新的一年,拉夫羅夫依然火力不減。在1月15日年度記者會上,愛沙尼亞《信差報》特派記者針對俄羅斯與愛沙尼亞邊界協定提問,質疑兩國外長早於2014年籤屬該協定,愛沙尼亞國會也於隔年一讀通過,那俄國方面什麼時候纔會有動作?
劈頭就是一句「說來話長」的拉夫羅夫,答覆的主要內容不脫俄國聯邦委員會主席馬維彥科(Valentina Matviyenko)日前的發言,認爲俄方已經仁至義盡,因此將責任徹底歸咎愛方。然而真正引起愛沙尼亞舉國譁然的,是拉夫羅夫強烈的措辭:
拉夫羅夫話講得很白:要俄國批准邊界協定,就不要「逢俄必反」,破壞兩國友好關係。但究竟愛沙尼亞爲什麼急着要俄方批准邊界協定?拉夫羅夫口中的「恐俄情結」所指的又是什麼?
究竟愛沙尼亞爲什麼急着要俄方批准邊界協定?拉夫羅夫口中的「恐俄情結」所指的又是什麼?圖爲演訓中的愛沙尼亞陸軍。 圖/愛沙尼亞國防部
▌俄愛邊界爭議
愛沙尼亞於1918年宣佈獨立,並在擊退進犯的蘇俄紅軍及滯留於國境之南的德軍後,於1920年初和蘇俄簽定《塔圖和約》,並獲得納瓦河以東以及佩澤裡(Petseri)周邊的土地。分別位於東北方和東南方的這兩塊新領土,都是沙俄時代不曾劃分至波羅的海省分的地區,這個新獨立的小國,也因此有了更多邊防緩衝的地帶。《塔圖和約》第二條清楚寫到:
然而二戰兵荒馬亂之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又慘遭蘇聯併吞,等於是蘇聯片面撕毀和約。
1945年,蘇聯將納瓦河以東以及佩澤裡地區改劃歸蘇俄,即便是在波羅的海三國於1991年恢復獨立、蘇聯也隨之解體之後,俄愛邊界仍然沒有改變。
愛沙尼亞東北、東南邊界,是一戰後收穫的新領土。二戰其間被蘇聯佔去,即使後來恢復獨立、蘇聯解體,失土也如覆水一般再難收回。圖/維基共享
那麼理論上,愛沙尼亞能不能向俄國討回失土呢?答案是肯定的。
愛沙尼亞恢復獨立的正當性,與拉脫維亞相同,皆來自於所謂的「國體延續性」之說,也就是蘇聯近半世紀的統治皆爲非法佔領,拉愛兩國作爲國際聯盟成員國以及國際法上獨立的法人個體,並沒有因爲蘇聯長期佔領而有絲毫的改變。因此,愛沙尼亞是「復國」而非「建國」,無論是對外關係或對內行政,皆是二戰前那個愛沙尼亞「第一共和」的延續。照理說,俄愛邊界也應該恢復到蘇俄非法佔領前的狀態纔是。
不過,愛沙尼亞官方的立場非常實際,並不想就這兩塊窮鄉僻壤,向強鄰挑起爭端。在1991-1994年間,和俄國維持好關係相當重要,才能努力和葉爾欽斡旋,換得他點頭同意,撤回駐紮在愛沙尼亞的前蘇聯駐軍。接着,1994年底俄國撤軍以後,愛沙尼亞最重要的外交目標就是加入歐盟及北約,倘若這時有任何的領土爭議,不僅會大幅延遲申請入會進程,也會嚴重影響歐盟及北約會員國接納愛沙尼亞的意願。
奇怪的是,俄國與立陶宛和拉脫維亞的邊界協定,早在2003和2007年就分別生效。波羅的海三國於2004年一起加入歐盟和北約,爲何俄國偏偏就是要對愛沙尼亞處處刁難?
其實兩國外長早於2005年第一次簽署邊界協定,愛沙尼亞國會雖然在審查後批准,然而附上但書,表示根據《塔圖和約》第三條,本協定將會使該國領土有所變更。俄國旋即要求撤回已簽署的邊界協定,認爲愛沙尼亞不安好心,打算日後用該但書向俄國要求歸還失土。
2005年俄、愛兩國外長拉夫羅夫(右)與巴耶特(左)第一次簽署邊界協定。圖/歐新社
此後,俄愛關係持續惡化,一直要到2013年,兩國才又針對邊界一事重啓談判,並於2014年2月18日由兩國外長簽署新的邊界協定。有趣的是,當初2005年第一次簽署邊界協定的俄國外長拉夫羅夫和愛沙尼亞外長巴耶特(Urmas Paet),過了近十年,兩人又同樣以外長的身分出席簽署儀式,時空錯置感相當強烈。
不幸的是,簽署完才過了不到十天,當時鬧得沸沸揚揚的烏克蘭情勢又出現了重大變化。一羣看似憑空冒出的「小綠人部隊」武裝控制了克里米亞,背後其實是俄國在秘密撐腰,兩個多禮拜後,俄羅斯便正式併吞了烏克蘭最南端的領土。
即便俄烏兩國早於1997年簽署《俄烏友好合作夥伴關係條約》,其中第二條規定要「尊重對方領土完整」,不可冒犯他國邊界,也沒讓普丁打消吞併克里米亞的主意。畢竟俄方片面撕毀的協議,難道還會少嗎?
愛沙尼亞一位前外長話中帶刺的表示,邊界協定不籤也罷,反正普丁喊水能結凍,只要他喜歡,俄國和他國的關係可以說變就變,簽了又有何用?「快點歸還克里米亞、對烏克蘭停戰、遵守《明斯克協議》吧!這些都是他所派的代表白紙黑字簽字同意確認的呢。」
「反正普丁喊水能結凍,只要他喜歡,俄國和他國的關係可以說變就變,簽了又有何用?」愛沙尼亞前外長嘲諷普丁說話不算話。圖/美聯社
不少愛沙尼亞人都對俄國是否會遵守協定,抱持着這樣的懷疑心態。既然簽了沒用,爲什麼官方還是不斷釋出訊號,希望俄國能儘快批准邊界協定呢?
官方的說法是簽署協定、在法理上確立俄愛邊界,才能保障和平穩定,同時也能在更穩固的基礎上,啓動邊界地帶的經濟開發合作方案。另外,這次協定內容也包括了小規模的邊界換地,像是位於東南部有條道路,其中部分土地剛好落在俄國境內,造成駕駛人以及邊界巡邏的不便,這樣的狀況在協定生效後,也將成爲歷史。
然而,反對者質疑,一旦國會批准,就等於愛沙尼亞正式放棄追討失地,對於每年在《塔圖和約》籤屬紀念日都會發起抗議的激進民族主義者而言,即便很清楚要討回來的機會渺茫,心理上卻是怎樣都過不去。另外也有人認爲,既然現在都是歐盟和北約會員國了,就算沒有邊界協定,難道俄國真敢犯界不成?何必多此一舉,籤個弊大於利的邊界協定呢?
邊界協定值不值得批准,對支持者和反對者來說,象徵意義都大過於實質意義。邊界的穩定,值得用失土來換嗎?然而,批准不批准,恐怕還是要看愛沙尼亞怎麼接拉夫羅夫這顆「反俄情節」的球了。
俄愛邊界上,一輛車正在納瓦河的過境點,等待從愛沙尼亞入境俄羅斯。圖/路透社
▌逢俄必反
拉夫羅夫眼中的愛沙尼亞「恐俄情節」,究竟如何傷害了雙邊關係呢?他在記者會中對愛沙尼亞喊話:
的確,俄國武裝介入烏克蘭內戰、以及吞併克里米亞等等舉動,都讓鄰國心生警惕,尤其是有過切身之痛的愛沙尼亞,更是投入大量外交資源,遊說北約在波海地區增軍、並呼籲歐盟各國團結,繼續對俄貿易制裁。同時,波海三國和波蘭也積極扮演烏克蘭在歐盟及北約的說客,並不斷大分貝強調俄國對區域穩定與安全所造成的威脅,以換取各成員國對烏克蘭及歐俄邊界局勢的關注與積極援助。
舉例來說,去年烏克蘭總統波洛申科出訪愛沙尼亞時,愛沙尼亞總統卡琉萊德(Kersti Kaljulaid)重申支持對俄製裁,以及支持歐盟給烏克蘭免籤優惠。另外,在接受德國之聲的訪問時,卡琉萊德也不忘話鋒一轉,一開頭就技巧性帶入俄國對歐盟的威脅一事。愛沙尼亞這個小國能在國際上取得越來越大的話語權,不是沒有道理的。
積極遊說北約在本國駐軍,即是愛沙尼亞因應俄羅斯威脅的重要國策。圖爲愛沙尼亞部隊與英軍的北約演訓。 圖/愛沙尼亞國防部
波羅的海三國和波蘭「反俄援烏」的舉動不是沒有先例。2008年,俄羅斯和喬治亞間爆發「五日戰爭」,在各國一片措手不及之下,波羅的海三國與波蘭總統最先簽署聯合公開聲明,譴責俄國武裝侵略,表示 :
聲明中也要求歐盟與北約,在面對這種帝國主義式的領土擴張時,一定要硬起來才行。四國總統甚至和烏克蘭總統飛到喬治亞首都第比利斯,和示威民衆一起高呼和平、要求俄國立刻撤軍,換得滿堂喝采。
這些行爲看在俄國眼裡,當然都是拉夫羅夫所說的「逢俄必反」的鐵證。然而,面對強鄰張牙舞爪的愛沙尼亞,基於自身的血淚史,很難在俄國犯界侵略鄰國時無動於衷。即便希望俄國國會能儘快批准邊界協定,也絕不可能因此停止譴責俄國無視國際法的種種惡行,更不可能撤回對烏克蘭大方提供的各種援助措施。國防外交上的「逢俄必反」,看來是無可避免的。
只不過,拉夫羅夫用的「恐俄情結」一詞,絕不只是批判愛沙尼亞在國防外交上的政策,更是道出了愛沙尼亞境內俄裔少數族羣的日常生活經驗。比起對外的「逢俄必反」,對內的「恐俄情結」,恐怕纔是真正傷人。
面對強鄰張牙舞爪的愛沙尼亞,基於自身的血淚史,很難在俄國犯界侵略鄰國時無動於衷。 圖/愛沙尼亞國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