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手機”等於AI手機嗎?

作者|小滿

AI離我們的生活到底還有多遠?答案是,很近了。

最近,#包小柏用AI“復活”女兒爲妻子慶生#登上熱搜——在22歲的女兒因病去世後,包小柏重新上學攻讀博士班鑽研AI技術,最終通過3D及AI重塑“數位女兒”,在他公佈的一段視頻中,AI女兒向他與妻子說話,還唱生日歌祝福媽媽。

與此同時,經過了2023年ChatGPT和2024年Sora對“AI改變人類未來”的鋪墊後,當下中國的手機廠商正帶着一大批“AI手機”撲面而來。

然而,面對AI加碼的智能手機,消費者們卻有了疑慮:它們到底是真AI手機,還是又一波考覈“人類智能”的新題目?

爲什麼是AI手機?

新年伊始,魅族便宣佈將停止傳統“智能手機”新項目“All in AI”。其2月29日發佈的魅族21 Pro手機對所有大模型平臺開放,向開發者提供系統權限、API文檔,並開放處理器的AI算力,由此被稱爲“AI終端”。另一邊,真我realme在2月27日新品發佈會上推出的12 Pro系列,也公佈了一項能實現全場景隔空交互的AI手勢操控功能。

而OPPO最新推出的旗艦手機Find X7系列,更是將AI作爲核心主打賣點——不僅搭載了行業首個端側部署的70億參數大模型,更推出多個AI落地應用,如可以智能記錄通話內容和待辦事項的AI大模型語音摘要功能,可以智能消除圖片中不想要的物體或人物的AIGC消除功能,集成了多種AI功能的小布智能助手等。時間稍遠一些的,還有去年底vivo推出的搭載70億參數大語言模型的AI手機X100系列。

國產手機廠商聲勢浩大,合資品牌也不遑多讓。2月28日,三星電子公佈的數據顯示,其最新發布的、具有AI功能的Galaxy S24系列手機在韓國開售僅28天銷量便突破100萬部,刷新S系列手機銷量最快破百萬紀錄。

雖然不排除是巧合,但眼下整個手機行業的行爲都在傳遞一個聲音:2024年是“AI手機元年”!可爲何偏偏就是AI手機呢?這還要從手機獨特的產品屬性說起。

首先,從應用承載終端來說,PC和手機是最適合AI結合的兩大平臺——PC的算力更強,續航更加持久,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而手機更便攜,更易令用戶快速接受AI應用產品,是AI進入人們生活場景的重要連接器。

更爲關鍵的一點就是,手機的日常使用更高頻。據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7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每天使用手機時長累計小於3小時的受訪者佔23.4%,3-5小時的佔45.0%,使用5小時以上的佔31.6%。這意味着手機是AI連接人類社會生活的必要載體。

其次,AI手機需要的核心算力平臺已經初步具備。目前智能手機行業的頂級處理器高通驍龍8 Gen3 AI引擎總算力爲73 TOPS每秒,其支持終端側運行高達100億參數的生成式AI模型,以每秒生成20個token的速度運行70億參數的大語言模型,並支持Fast Stable Diffusion在0.6秒內生成圖像。

當然,除了場景應用以及客觀技術水平提供的發展基礎,催生AI手機誕生的一個重要動機是傳統智能手機賣點的匱乏,使得廠商們撓破腦袋尋找新功能。

AI賦能爲手機廠商解困?

近幾年,各大手機廠商們的產品創新大多聚焦在攝像頭像素、屏幕材質、外殼材質上。而在設計方面,無非就是“潮流or復古”——模仿高端汽車外形設計,或者是摺疊(橫折或豎折)、滑蓋。

究其原因,一是國內手機品牌廠商的零部件供應商體系基本趨同。在芯片方面,除去華爲、蘋果自研CPU&GPU外,多數廠商基本還是使用高通或者臺積電的,因此只能在屏幕、攝像頭模組、手機玻璃、連接器和聲學器件等零部件方面儘可能做產品區隔。

以屏幕爲例,除了國外的三星和日本顯示面板廠家JDI外,國內的京東方、華星光電(TCL)、天馬微電子、維信諾等已經成了手機品牌廠商主要的零部件供應商。根據國際市場研究機構Omdia發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的第二季度,中國廠商生產的手機屏幕市場份額已經成功超越了行業龍頭三星。

目前,中國屏幕廠商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50%,其中京東方、天馬、華星光電和維信諾這四家廠商的市場份額分別爲25.5%、9.4%、7.8%和7.5%。所以,僅看屏幕部件,選擇的差異度已經不大了。

第二個原因是近年來消費者對智能手機的購買意願呈下降趨勢。根據TechInsights的研究指出,2023年全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爲11.516億部,同比下降3.9%。另一家知名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的報告數據也相差不大,2023年全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爲11.4億臺,跌幅收窄至4%。同時,據Canalys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5%,至2.73億部。

消費者“不願買/換手機”,除了智能手機賣點趨同外,還有就是隨着整體經濟情況變化,其價格敏感度快速提高,更關注產品的性價比特徵。有機構進行的市場調研結果顯示,30歲以下的年輕人購機意願相對保守,選購智能手機時更加關注續航、性能、價格。

在多種情況下的複合影響下,傳統智能手機的營銷賣點已經很難拉動消費者的購買情緒。因此也推動手機廠商快速尋找新的賣點給消費者。而近兩年大熱不止的AI,正是一把“好刀”。

真智能還是智商稅?

截至目前,包括華爲、小米、vivo、榮耀、OPPO等手機廠商,均在AI領域有所佈局。而從已經上市的AI手機來看,大部分AI應用主要還是集中在AI生成文案、AI識圖、AIGC消除、AI生成圖片、AI對話、AI通話摘要等功能上。

但廠商熱推的AI功能真是消費者所需要的嗎?

《經濟觀察報》的一篇報道中提到,多家手機品牌終端銷售門店店員並未將AI功能作爲核心銷售賣點介紹,而消費者也對此無感:一位OPPO門店店員表示,顧客主要關注的仍然是拍照、芯片、屏幕這些方面,“我們會主動向顧客介紹AI功能,但很少有人會感興趣,現在AI的吸引力還不夠強。”

而在小米、榮耀等品牌門店內,AI概念也並未在宣傳物料上得到顯著體現。“這兩年AI經常用到宣傳裡,顧客可能都已經對這些用詞無感了。”一位vivo門店的店員說。也有選購手機的顧客表示,AI手機和其他手機沒有顯著差別,“(AI手機)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的功能,我平時也用不上。”

此外,所謂的AI功能也被一些消費者質疑是“舊酒裝新瓶”。北京從事銷售工作的宋先生向驚蟄研究所表示,“像是AIGC消除,我以前用過的華爲P40就有這功能,現在又換個名字拿出來說。”

根據資料顯示,作爲華爲2020年春季的重磅新品,P40將AI主要應用在影像優化方面,不僅有AI路人消除,還有AI反光消除等功能。而AI生成圖文、AI通話摘要等功能,很多APP也早已經可以實現。對於消費者來說,AI手機上的功能過剩或許比廠商的產能過剩更可怕。

據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調查數據顯示,用戶使用手機看新聞(74.0%)最多,然後是社交(72.5%)、刷短視頻(68.9%),其他還有網購(56.0%)、看影視劇/節目(51.3%)、打電話(43.3%)、打遊戲(31.0%)。

有受訪者明確表示:“手機功能太強大了,一打開就會不自主地陷入無效刷手機的狀態,沉浸到刷短視頻等這些能獲得即時快樂的事情上。”調查中,80.6%的受訪者現在會有意識地控制使用手機的時間。其中80後的比例相對更高,爲82.3%。

因此,部分手機廠商又在傳遞另一種理念:即具有AI功能的手機不算AI手機。這似乎也在爲消費者們打消疑慮——即AI手機不是用來消耗他們更多的時間,而是“節約”更多時間。

對於市場上不斷被炒熱的AI手機概念,榮耀CEO趙明日前在西班牙巴塞羅那2024MWC上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其實很多廠商對於AI手機的概念存在誤解,能夠提供生成式AI能力的手機並不等於AI手機,甚至相去甚遠,真正的AI手機是可以發展、進化的,它搭載的是個人化的操作系統,它真正懂用戶,而且每個人的AI手機都能提供千人千面的不同體驗。”

AI手機的隱憂

事實上,在AI功能帶來的體驗升級之外,用戶更應該注意到隨之而來的數據隱患。特別是在大衆對ChatGPT等大語言模型和Sora等視頻大模型有了深入瞭解後,AI大爆發產生的隱私數據安全問題,已經引發了消費者的關注。

有網友在看到所謂“AI手機時代到來”的話題時吐槽,“過去是APP獲取我們的隱私數據,我們還能直接卸載APP,可現在直接來個AI手機,難道我發現手機暗戳戳收集個人信息和喜好的時候,要把手機砸了嗎?”

衆所周知,大模型如果要提高其“智商水平”,除了算力更重要的是“數據規模”,特別是要做到“千人千面”的話,那麼手機要收集、整理、分析用戶的最大量的日常使用數據,來研究用戶行爲模式,從而爲用戶提供更精準的服務信息。只是這一過程中,或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更多用戶的隱私數據。

全國政協委員、南通大學教授、原校長施衛東認爲,個人信息、敏感數據一旦遭到泄露並被惡意利用,將會帶來安全風險隱患。要在對數據進行利用的同時兼顧數據安全保護,使大模型更有用、更可信、更安全。然而,相對於歐洲已經頒佈並實行的監管法規《人工智能法案》,我國目前還只有在2023年8月15日施行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

從目前來看,AI技術和手機廠商們的戰略意識都遠遠跑到了市場需求和用戶價值的前面。廠商們渴望用AI技術撬動新一輪的市場大爆發,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對於消費者而言,AI手機的概念還是太“超前”了。

一如智能手機吃掉功能機市場份額時,還經歷了“塞班時代”一樣,如今的AI手機或許也只是過渡的模樣。但一切跡象似乎都在表明,AI正在成爲2024年影響手機行業變革的關鍵力量。

有分析公司預計,2024年出貨的智能手機中將有5%具有人工智能功能,這意味着今年具有AI功能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到6000萬部左右,預計到2027年會增長到6.35億部。

面對手機廠商們一窩蜂般扎堆“AI手機”的行業現象,不管他們只是爲了製造噱頭,還是在推動AI時代的必要轉變,消費者都只能像當初被動“拋棄”功能機,“必選”智能機一樣去接受這種變化。

只是,買還是不買,仍然是我們自己可以決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