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國葬的理由?日本「國葬反對」與「弔問外交」

圖/路透社

死於槍擊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國葬儀式將於9月27日正式舉行。然而安倍「是否適合國葬」一事卻是直到現今仍掀起正反爭議的問題,隨着國葬日期越來越近,反對者的聲浪和不滿也與日俱增。其中的原因包括超過16億日圓的國葬費用、對於安倍政治遺產的評價複雜、以及自民黨與統一教未能解釋清楚的疑雲,都讓民調越感不耐與厭煩。

儘管民間出現「國葬反對」的抗議,但畢竟現下的示威輿論聲量有限,而國葬已是勢在必行。同時首相岸田文雄也希望趁此外賓來訪弔唁的機會,展開「弔問外交」;只是這些官方的理由和說法,似未能徹底說服社會大衆。欠缺法源依據的安倍國葬,到底是合宜或不合時宜?國葬過後,是不是又如同過往日本政治輿論風氣一樣,再一次雲淡風輕?

▌請收聽下方連結:

▌請收聽下方連結:

7月12日,載着安倍遺體的車子離開增上寺。 圖/美聯社

▌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國葬

國葬訂爲9月27日下午2點舉行,地點位於東京千代田區的日本武道館。根據日本政府的推算,當天預計列席的人數共約4,300人(日本國內約3,600人、海外約700人),其中包括前國家元首在內的重要人物預計有49人。

目前已知的國外來賓包括美國副總統賀錦麗、英國前首相梅伊、法國前總統薩科齊、印度總理莫迪、加拿大總理特魯道、南韓國務總理韓惪洙、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中國代表爲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出席,俄羅斯則是派出國際文化協力代表參加,以避免侵略烏克蘭的外交尷尬,而臺灣方面則是由前立法院長王金平、臺灣日本關係協會會長蘇嘉全、駐日本代表謝長廷共同出席。

首相岸田文雄也對外表示,因爲海外來賓衆多,此次日本政府也會藉由這次的國葬機會進行「弔問外交」,從26日開始密集3天的時間與各國領袖會面。

日本皇室方面由秋篠宮夫婦、佳子公主代表,而現任天皇與已退位的上皇夫婦都不會參加,改爲派出天皇侍從代表列席,皇室全員總共7人出席。

目前計劃的國葬流程,會由官房長官開頭致詞,接着演奏國歌、默哀、以及播放安倍生前的照片,結束後再由首相岸田文雄等政要代表追悼致詞,皇室使者的致意禮拜與獻花,最後是首相遺族與各界代表、海外貴賓的獻花。

9月19日,一名警察與抗議反戰、反核,以及反國葬的示威者衝撞。 圖/法新社

▌安倍國葬要花多少錢?

日本政府的估算,安倍國葬總計需要16億6,000萬日圓(約新臺幣3.7億)。由於先前政府只有先說明預備費用2億5,000萬日圓金額,尚未計入其他可能的細項支出,結果後來公佈爲16億時,一度引發社會輿論的懷疑和不滿。總經費裡佔最大的是維安警備費用,約共8億日圓(包括警備人力、車輛裝備等),其次爲海外貴賓的接待費用(旅費、交通、住宿等)。

國家負擔前首相的喪葬費用,以其中幾位爲例:1967年吉田茂的國葬爲1,810萬日圓、1975年佐藤榮作2,004萬、1980年大平正芳爲3,643萬、 1987年岸信介4,510萬、1988年三木武夫1億1,870萬、2000年小淵惠三7,555萬,而最近一次的前首相葬禮,是2020年中曾根康弘7,959萬日圓。

▌關於日本的「國葬」

大日本帝國時期,日本還有所謂的《國葬令》,過去的海軍元帥東鄉平八郎、山本五十六都曾經辦理過國葬,不過戰時環境畢竟特殊,1945年戰後日本已廢除《國葬令》,現行的憲法制度下,已無相關法源依據舉辦國葬。

戰後辦理過的國葬,只有1967年前首相吉田茂一次而以。當時爲了紀念吉田茂做爲戰後首相的特殊歷史功績,而辦理了一次國葬儀式,但實際上當時同樣沒有法源依據。值得留意的是,當時的首相是佐藤榮作(安倍晉三的叔公),佐藤就是來自「吉田學校」——吉田茂培養的得意政治門生,或許特意安排國葬,也有佐藤個人的師徒之情。(關於吉田茂與佐藤榮作,可以參閱專欄文章:〈將來富如山:吉田茂「戰後日本復興」的政治遺產〉)

吉田茂以後的前首相葬禮,特別在1980年大平正芳逝世以後,多以回到政黨與內閣自行籌組負擔費用的「合同葬」爲主。或是佐藤榮作的「國民葬」,除了政黨之外也有民間團體出資出力的葬禮。

圖/歐新社

圖/法新社

▌怎麼決定是「國葬」的?

槍擊案發生於7月8日,7月10日是參院選投開票,7月12日高層傳出消息,希望儘早決定安倍葬禮的日期,《NHK》的政治記者透露,政府內部高層考量到保守派的強烈意願、還有海外輿情的同情反應,認爲應該儘早決定葬禮日期。之中也有人提出想法,想「辦成接近於國葬的形式」、或是至少「比前首相中曾根的葬禮更隆重」。但遇到的問題就是欠缺法源依據,爲了解決這個難題,改以內閣府設置法爲根據,將國葬定義爲「國家進行的儀式」,由閣議依法拍板定案實施。

微妙的是,當時政府內部人士就指出,這樣的作法恐怕會招致社會輿論批評,但仍決定朝向國葬的形式舉行。而首相岸田文雄,也就罕見地迅速果斷定案,在7月14日表明確立國葬的決定。

岸田在9月4號的國會辯論中,給出國葬的幾個理由是:

安倍是日本戰後,任職最長的首相;外交領域上,安倍加強美日同盟,並且在2011年的大地震後帶領日本經濟復甦。此外考量安倍與世界各國領袖的關係,舉行國葬可以表現國際社會與日本的交流關係。而安倍又是在選舉造勢活動中被殺害,替安倍舉行國葬,也有宣示捍衛民主的意圖。

但儘管政府高層早就知道會有一定的社會反彈,恐怕也沒料想到,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社會輿論的抨擊聲浪越來越強。而岸田的「英明果斷」,也同樣引起外界質疑過於倉促、決策不透明等問題。

▌輿論的反彈

《NHK》民調顯示了輿論動態的差異,7月時對於國葬抱持正面評價的人約49%、負面評價38%,但經過一個月後,8月的民調正面評價降低爲36%、負面評價上升到50%。在其他各家媒體的調查中,也同樣發現隨着時間推移,民衆有越來越反對的趨勢,箇中原因和預算的膨脹、政府對於國葬相關細節交代緩慢延遲,以及從安倍死後以來始終和自民黨政治糾纏不清的統一教疑雲,都讓民衆對於國葬一事的觀感變差。

圖/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