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信心、開心 陸須拿三心說服臺灣民衆

大陸官員秀臺語、大讚臺灣年輕人,希望拉近與臺灣民衆的距離。圖爲兩岸融合特教人才研習營青年代表在福州參觀。(新華社)

通高鐵、秀臺語甚至大讚臺灣年輕人,大陸官員政策牛肉加上溫情喊話,希望能拉近臺灣民衆與大陸方面的距離。只是要促進兩岸融合,光靠這些遠遠不夠,重要的是要讓臺灣民衆「安心、信心與開心」,這樣也才能如中共中央臺辦副主任潘賢掌所言,臺灣民衆西進大陸的同時,也能真正享受主人般幸福感。

就在昨日說明《意見》的記者會上,大陸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叢亮喊出通高鐵、輸綠電,中共中央臺辦副主任潘賢掌則是開展溫情攻勢,秀了一句「兩岸一家親、閩臺親上親」,至於福建省委副書記羅東川則是不吝稱讚臺青能夠吃苦,值得大陸青年學習。

若是先撇除對岸認知作戰的政治臆測,平心而論,兩岸融合示範區所提出的諸多做法,確實對於有意西進大陸的臺青或臺企着實會很有感,而冀望打造廈金、福馬「同城生活圈」的規畫上,相信也是金馬民衆所樂見。

無論是「通水、通電、通橋」抑或是所謂的「通高鐵、輸綠電」,從善意的角度來看,大陸的對臺政策確實不錯,但要赴陸就學、就業甚至定居生活,光靠善意解讀大陸政策是不夠的,對臺灣民衆而言,似乎還少了所謂的「通心」,具體來看,就是「安心、信心與開心」。

何謂「安心」?安心是要讓臺灣民衆西進大陸的同時,能夠打從心底對於一切還尚未到來的生活無須擔憂,更不用擔心在落腳大陸同時,突然某天會遭受各種意外「干擾」,真正感受到「此心安處是吾鄉」。

對於即將到來的大陸生活有了安心感,自然而然對在大陸的方方面面就會進一步感到有信心,此時此刻的臺灣民衆的心境,無論是照看大陸發展,還是體察相關涉臺政策,就不容易陷入各種「負面思考」,甚至更願意抱着換位思考的角度,來觀察兩岸關係的發展。

一旦有了安心加上信心,距離「開心」其實也就不會太遠,自然也就會如潘賢掌昨日所言,讓臺灣民衆在大陸也能感受到主人般的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倘若北京真能以此「三心」說服臺灣民衆,那或許距離北京所企求的兩岸融合也就不會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