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比中光接待13家機構調研,包括前海開源、泰信基金、長城基金等

2024年10月18日,奧比中光披露接待調研公告,公司於10月15日接待前海開源、泰信基金、長城基金、國君資管、國君自營等13家機構調研。

公告顯示,奧比中光參與本次接待的人員共2人,爲董事會秘書靳尚,IR張倍寧。

據瞭解,奧比中光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專注於3D視覺感知技術的研發,旨在爲人工智能時代的機器人與AI視覺產業提供中臺服務。公司的主要產品涵蓋3D視覺傳感器、消費級和工業級應用設備,其技術體系融合了光學、機械、電子、芯片設計等多個學科,覆蓋結構光、iToF、dToF等多個領域。公司看好人形機器人市場的未來發展,預計隨着技術進步、市場需求增長和政策支持,該市場將快速增長。公司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已有佈局,推出了多款新品,如Gemini330系列全場景雙目3D相機,搭載自研深度引擎芯片MX6800,具備高性能和適應性。

此外,奧比中光的3D視覺傳感器在空間智能領域扮演關鍵角色,爲斯坦福大學李飛飛團隊的研究成果提供了3D視覺數據支撐。公司與創想三維聯合推出的3D掃描儀產品,滿足了多個領域對高精度、低成本3D掃描的需求,預計3D掃描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公司第三季度業績預告顯示,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呈現增長趨勢,預計2024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約1.37億元,同比增長約45.69%,淨利潤虧損同比減少約86.08%。公司將繼續關注新興領域,推動技術創新和商業成果轉化,提升業務表現和經營業績。

以上信息基於公司財務部門初步覈算,具體準確的財務數據以公司正式披露的2024年第三季度報告爲準。

調研詳情如下:

奧比中光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專注於3D視覺感知技術研發,在人工智能時代打造“機器人與AI視覺產業中臺”,致力於讓所有終端都能更好地看懂世界。

公司的主營業務是3D視覺感知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3D視覺傳感器、消費級應用設備和工業級應用設備。公司依託3D視覺感知一體化科研生產能力和創新平臺,不斷孵化拓展新的3D視覺感知產品系列,已在生物識別、機器人、AIoT、三維掃描等市場上實現了多項具有代表性的商業應用。

科學合理的技術體系是公司技術先進性的重要保障。公司構建了“全棧式技術研發能力+全領域技術路線佈局”的3D視覺感知技術體系,在技術縱深上融合了光學、機械、電子、芯片設計、算法、SDK、固件開發等多項複雜學科交叉技術,在技術橫向跨度上涵蓋結構光、iToF、dToF、雙目、Lidar、工業三維測量六大領域。

1、公司如何看待人形機器人這一市場的未來發展?

答:

近年來,生成式AI與大模型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形機器人的交互應用更加成熟。而除了最關鍵的技術因素驅動外,市場需求與政策鼓勵也成爲推動人形機器人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

在市場需求方面,勞動力市場的變化將助推對人形機器人的直接需求。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已達到15.40%,已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2023年我國生產製造及有關人員平均工資增長6.1%,用工成本持續增加。隨着未來勞動力供需的結構性變化、用工成本的不斷提升以及人形機器人規模化應用帶來的成本下降,各個場景對人形機器人需求將大幅提升。

在政策鼓勵方面,國家積極頒佈相關政策助力行業快速發展。2023年以來,中央和地方紛紛出臺政策鼓勵機器人行業發展並逐漸向人形機器人的範疇聚攏,國家在2023年10月發佈的《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中提出,人形機器人已成爲科技競爭的新高地、未來產業的新賽道、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發展潛力大、應用前景廣,並應從關鍵技術、重點產品、場景應用、產業生態、支撐能力五個方面全面推動人形機器人行業的創新發展。

隨着人形機器人技術的不斷髮展、市場需求的不斷提升以及相關政策的不斷完善,人形機器人市場將在未來幾年迎來快速發展。根據MarketsandMarkets預測,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由2023年的18億美元增長至2028年的138億美元,複合增長率達到50.2%,未來市場前景廣闊。而公司的3D視覺感知產品作爲人形機器人“感知、決策、執行”鏈路中的重要一環,有望持續受益於人形機器人發展的浪潮。

2、近期特斯拉再度公開展示了人形機器人。請問公司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佈局情況如何?

答:

機器人業務方向是公司近年及未來重點佈局和發展的重要戰略方向之一。技術創新是基本盤,公司正在搭建的“機器人與AI視覺產業中臺”,將持續開展機器人視覺傳感器、AI視覺感知和多模態交互大模型、機器人OS與雲端數字孿生軟件平臺等課題研發和技術攻關,讓機器人“看懂世界”。

近年來,公司憑藉“研發+製造”的一站式產品和服務,已推出豐富且全面的機器人視覺感知產品方案。面向機器人等下游領域,公司今年已推出多款新品,如Gemini330系列全場景雙目3D相機,包括Gemini335、Gemini335L、Gemini336、Gemini336L等通用型高性能雙目3D相機,兼顧高可靠性、高性能、高性價比和易用性,助力各類智能終端在室內外複雜場景下執行視覺應用。以上新品均搭載公司自研深度引擎芯片MX6800,配備高性能主被動融合成像系統,不懼陽光干擾,在強光、暗光、室內、戶外等不同環境均具備出色的適應性。此外,公司通過技術創新與性能優化,正加速產品迭代,相關產品/技術線日趨豐富和完善,產品性能均能滿足各場景高標準要求,對標國際科技巨頭。

未來,公司將持續關注行業內各項創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緊抓具身智能歷史發展機遇,爲後續市場需求爆發做好充分準備。

3、近期看到李飛飛團隊使用公司產品發佈研究成果,請問在空間智能中公司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李飛飛團隊所使用的具體產品和其應用領域能否介紹一下?

答:

空間智能(SpatialIntelligence)是一個多維度的概念,通常指個體在三維物理空間及四維時空中的認知和推理能力,包括感知、推理、決策等方面。而公司的3D視覺傳感器可以實時採集人體、物體及空間的真實三維數據,賦予各類終端感知能力,屬於空間智能中感知側的關鍵一環。

近期,斯坦福大學李飛飛團隊發佈了最新突破性研究成果ReKep。在該研究中,李飛飛團隊使用奧比中光FemtoBolt深度相機有效捕捉實驗場景的彩色圖像及深度信息,識別和定位場景中的物體及其關鍵點,爲機器人動作優化和複雜交互提供了關鍵的3D視覺數據支撐。

李飛飛團隊所使用的FemtoBolt是公司與微軟聯合設計研發的高性能iToF3D相機,具有產品尺寸小、畫質高、同步精準等優點,除應用於傳統的娛樂/運動交互、醫療康復、3D人體重建等場景外,現已陸續應用於人形機器人、協作機器人等更多的下游場景。

4、能否介紹一下公司今年推出的掃描儀產品?3D掃描儀市場規模有多大?公司在該領域能否持續增長?

答:

3D掃描技術近年來在衆多領域得到了廣泛採用,展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在工業領域,3D掃描儀被廣泛用於逆向工程、模具設計、3D質量檢測等。在醫療領域,3D掃描儀被醫療保健和醫療專業人員用於創建定製矯形解決方案、背託、人體工學假肢裝置、牙種植體、測量等。在歐美日韓地區,3D掃描儀個人用戶數量在快速增長。據行業研究機構MordorIntelligence預測,2029年全球3D掃描市場規模將達到71.6億美元,在預測期內(2024-2029年)複合年增長率爲14.98%。

2024年4月,公司與戰略合作伙伴創想三維聯合推出兩款高精度3D掃描儀CR-ScanOtter、CR-ScanRaptor,加上2023年已成功量產的CR-ScanFerret,落實完成3D掃描儀之高、中、低檔位的產品矩陣佈局。今年推出的兩款3D掃描儀均搭載公司自研芯片及創新光學設計方案,全面滿足3D打印、逆向工程、模具製作、遊戲設計、醫療護具、藝術創作、AR/VR等領域對高精度、低成本3D掃描的需求。

伴隨着海內外三維掃描、3D打印等市場體量的不斷增長,公司將持續探索並不斷推出行業領先的整體解決方案,打造極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同時,公司還將進一步增強市場開拓力度,深耕細分行業頭部客戶,加速應用場景落地,爲改善公司的經營業績打下良好基礎。

5、公司近期發佈第三季度業績預告,能否介紹一下第三季度整體經營情況?

答:

近兩年,公司加快新興場景推廣並持續豐富和優化產品結構,在三維掃描、醫保覈驗等場景加速落地應用,實現了在AIOT等領域的規模快速增長。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公司預計2024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約13,700.00萬元,同比增長約45.69%,環比增長約13.78%,營收規模呈現逐季增長趨勢;預計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約35,000.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9,062.67萬元左右,同比增長約34.94%,已基本達到去年全年的營收規模水平。

此外,公司“技術創新投入-商業成果轉化”戰略持續落地取得良好效果,公司盈利能力同樣呈現逐季度改善趨勢。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在加強市場開拓力度的同時,持續推進資源配置優化、費用管控等降本增效措施,不斷提升技術研發及運營效率,進一步提高了公司經營水平和盈利能力。公司預計2024第三季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約-720.00萬元,同比減少虧損約86.08%;預計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約-6,100.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虧損13,093.84萬元左右,同比減少虧損約68.22%。

以上預告數據僅爲公司財務部門初步覈算數據,具體準確的財務數據以公司正式披露的2024年第三季度報告爲準,敬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未來,公司將持續關注行業內的新興領域與產品,並積極探索其與公司技術相結合的應用場景,圍繞以自研核心技術和產品爲剛需的應用領域在全球範圍開拓潛在客戶,持續提升公司的業務表現和經營業績。

感謝您對公司的關注與支持!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