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AI 中美科技企業角力新一代智能眼鏡|一線調研看新局
“這是Meta的首款AR(增強現實)眼鏡,也是世界上最好的AR眼鏡。”這是Meta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在新品發佈會上對Orion的評價。
Meta在智能眼鏡領域深耕多年並持續不斷地發佈新品。但在中國,同樣有衆多看好智能眼鏡前景的科技大廠和初創企業。他們希望抓住本輪人工智能浪潮,結合中國在製造領域的優勢,成爲更多消費者的首選。
中美企業發力智能眼鏡
“這是星紀魅族剛推出的AI眼鏡。它可以即時翻譯,可以把語音轉文本,還能AR導航。”這是記者近日在深圳龍華壹方天地的星紀魅族無界智行體驗館體驗的最新一款國產AR+AI眼鏡。相比此前衆多略顯“重磅”的智能眼鏡,這款僅僅44g的重量讓記者印象深刻。
在Meta新品發佈會的前一天,星紀魅族正式公佈了這款名爲StarV Air2 AR眼鏡。星際魅族集團高級副總裁、XRBU總裁盧勇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StarV Air2在硬件設計特別是光學設計、人體工學設計上做了大量的改進,比如擁有行業最小的MicroLED單綠光引擎。此外,這款眼鏡還全面融入了AI能力,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隨身AI終端。”
而被問及如何比較Meta相關產品時,盧勇表示:“StarV Air2和Meta眼鏡產品定位是類似的,都是面向全天候佩戴使用的場景,強調更輕量,佩戴更舒適,支持用戶全天佩戴。但產品場景選擇有不同,Meta選擇的是拍照和視覺能力,Air2選擇的是帶顯示的功能場景,例如翻譯、導航、會議紀要,智能助手等等。”
除了Meta和星紀魅族,目前國內外還有衆多科技企業佈局這個賽道。
蘋果在近年來發布了多款頭戴式顯示設備,如Vision Pro。蘋果還透露,計劃在未來推出平價版MR頭顯及第二代Vision Pro。
而在國內,AI眼鏡作爲可穿戴設備的代表之一,也正在成爲各大企業競相爭奪的新戰場。比如,華爲智能眼鏡產品搭載了華爲HarmonyOS 4操作系統,已接入華爲盤古AI大模型,用戶可通過敲擊鏡腿喚醒小藝,實現全天候智慧體驗,支持智能播報天氣、航班、日程、打車等信息。
小米生態鏈企業蜂巢科技的界環AI音頻眼鏡搭載多個大模型,通過語音互動實現AI跨平臺的統一VUI體驗,擁有AI通知播報、AI暢聊、AI捏人、面對面翻譯等功能。
李未可科技公司在今年上半年推出了旗下首款AI眼鏡——Meta LensChat。這款眼鏡主打AI語音交互能力,用戶可使用語音交互讓AI幫助解決工作、日程安排等功能。
而字節跳動近期收購Oladance佈局音頻領域,也在爲進軍AI音頻眼鏡打下基礎。
但到目前爲止,尚未有一款智能眼鏡能成爲現象級的爆款產品。
“理想的智能眼鏡形態需要在不斷創新中追尋,未來我們會再往彩色的方向去做,讓智能眼鏡擁有包含視覺在內的多模態感知能力,更長的續航、更輕的重量和更友好的近視方案。”盧勇說道。
國產核心供應鏈優勢顯現
隨着AI技術的不斷成熟和硬件成本的降低,AI眼鏡作爲一種低成本、高效率的可穿戴設備,其市場潛力巨大。AI眼鏡的出貨量有望在未來幾年內實現快速增長,成爲下一個創新終端產品。雖然中國企業在大模型的競爭中仍然處於追趕態勢,但一旦進入人工智能+硬件的智能硬件領域,特別是在上游核心供應鏈,中國的技術優勢便顯現出來。
以Orion爲例,這款AR眼鏡的最大挑戰,就是顯示模組。據Meta團隊介紹,由於需要以不符合常理的方式彎曲光束,需要建造一個全新的顯示架構。它將眼鏡框架中微型投影儀的光線射入光波導,光波導中的納米級3D結構可以使光線發生衍射和全反射,從而將全息圖像呈現在人眼前方。因爲眼鏡內部空間被壓縮到極致,對微顯示方案的要求也就更爲苛刻,最終Meta選擇了MicroLED微顯示方案。無獨有偶,星紀魅族的StarV Air2也選擇了MicroLED微顯示方案,並且搭載了一家中國企業生產的MicroLED單綠光引擎,大小僅爲0.15CC。
而顯示領域,則是中國企業深耕多年的領域。作爲在AI和AR行業深耕多年的投資人,同創偉業智能終端方向的負責人王晶對此深有體會。
她告訴記者,眼鏡作爲更便捷的交互平臺的形態,要實現真正消費端的普及,必須匹配更先進的顯示技術。她在2021年曾投資一家名爲上海顯耀顯示科技有限公司(JBD)的企業。它創新性地將半導體的工藝應用到微顯示領域,將顯示屏幕做到米粒大小,可以輕鬆嵌入智能眼鏡,使得輕便型的AR眼鏡成爲可能。
據王晶透露,目前JBD公司是全球唯一可以量產用於AR眼鏡的MicroLED微顯示芯片的企業,客戶包括諸多頂級國際客戶和數十家國內科技企業。
“不同於過往的所謂‘進口替代’的投資邏輯,最近幾年我們陸續看到更多的中國企業在新賽道上的全球領跑地位和原創性的技術,尤其是顯示行業。受益於LCD、OLED的產業鏈向我國轉移,中國企業在顯示賽道具備非常好的產業基礎和人才儲備。”王晶說。
AI浪潮下中國企業的機會
Meta在智能眼鏡賽道佈局多年。由於扎克伯格致力於開啓智能手機後的下一個計算時代,智能眼鏡被視爲個人AI計算平臺的最佳載體,Orion代表着他對計算領域數十年、幾十億美元的豪賭。扎克伯格的目標很明確:讓智能眼鏡取代手機。
而中國企業顯然並不甘於一直落後,特別是在日漸洶涌的人工智能浪潮之下。
王晶今年上半年曾遠赴硅谷的斯坦福調研和學習。在談及硅谷的AI產業時,印象尤爲深刻。“硅谷所有的人都在創業,人工智能更是重中之重。他們在底層模型訓練的投資非常驚人,確實領先了不少。”王晶說,“但是同時,AI浪潮下中國的企業的機會依然很大,除了核心的上游供應鏈,中國具備成熟的產業鏈配套能力,龐大的工程師紅利。而新技術和硬件的結合將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初創企業,這從效率和成本的優勢來說都遠高於美國企業。”
事實上,蘋果公司的VisionPro剛推出的時候,一度成爲現象級的消費產品。但高昂的售價,有限的使用場景都阻礙了其在消費者當中的普及。Orion同樣面臨成本高昂的問題。因爲製作成本高達10000美元,這款眼鏡本次僅做展示之用,是產品原型,並不會正式發售。
王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多次表示,中國企業在人工智能+智能硬件方面的優勢被低估了。
國產智能眼鏡憑藉着高性價比,以及多樣的性能,正在成爲國內消費者的首選。洛圖科技(RUNTO)線上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7月國內智能音頻眼鏡線上市場銷量約爲7萬臺,同比增長45.3%,銷售額爲8160萬元,同比增長57.6%,預計今年全年線上市場規模可達15萬臺。
“每一次技術革命,軟件和硬件技術的迭代都是相輔相成的。就如同移動互聯網革命爆發的必要條件是手機觸摸屏的普及,AI也會帶來下一代智能終端形態的重塑。”王晶說。
責編:葉舒筠
校對:冉燕青
版權聲明
" Type="normal"@@-->
證券時報各平臺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爲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轉載與合作可聯繫證券時報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Type="normal"@@-->
END
" Type="nor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