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奧臺灣館登上法國第二大報 「臺灣與世界一起玩耍」

法國第二大報「世界報(Le Monde)」形容巴黎奧運臺灣館展現「臺灣與世界一起玩耍、與世界相連的願望」。記者陳宛茜/攝影

巴黎奧運進入第13天,法國第二大報「世界報(Le Monde)」的英文版網站,今天(7日)專文介紹巴黎文化奧運臺灣館。記者Diana Liu除了親自走訪臺灣館,還採訪了臺灣館策展人林昆穎與巴黎臺灣文化中心主任胡晴舫。報導指出,在巴黎奧運設置臺灣館的目的是「促進文化交流並結交新朋友」,報導也引述胡晴舫的話指出,臺灣的情況孤立而複雜,「但這並不影響臺灣與世界一起玩耍、與世界相連的願望。」

這篇報導是登在「世界報」的奧運指南系列報導中,標題是「Taiwan's cultural Olympics(臺灣的文化奧運)」。報導的前言指出,對一些國家來說,參加文化奧運和參加奧運同樣重要。臺灣希望在奧運期間受到壓制的身份和文化,透過臺灣館的文化展演,能夠在奧運結束後獲得勝利。

報導提到,臺灣館的法語名稱爲le Pavillon de Taiwan。然而在奧運運動場上,臺灣運動員不得以自己國家的名義或自己的旗幟參加比賽。由於北京聲稱臺灣是自己的領土並要求國際社會遵守一箇中國原則,臺灣只能以「中華臺北」的名義參加比賽,並使用帶有奧林匹克五環的梅花旗。

報導指出,臺灣館位於俯瞰烏爾克運河的大橋對面,是聚集在巴黎北部拉維萊特公園國家公園的15個國家奧林匹克代表團之一,向各國遊客遞出「探索臺灣文化的邀請函」。在露天的廣場上,一串串紅燈籠掛在觀衆的頭頂,底下是各式各樣的人羣,坐在紅素的塑膠凳上舔珍珠奶茶冰棒。閃耀着LED霓虹燈的舞臺上,每晚都會上演融合傳統與現代元素的現場藝術表演。

報導特別提到風中燈牽亡歌團帶來的牽亡歌「拚,出海」,形容牽亡歌團是「靈魂引導團體」,用音樂儀式陪伴亡者進入天堂。其他表演還包括臺灣傳統戲劇的現代演繹,年輕世代音樂家融合國語、閩南語、客家語的DJ表演。報導認爲,即將舉行的妮妃雅與瘋家領銜的變裝表演,「代表臺灣的進步價值觀和對多元性別、彩虹社羣的支持」。

臺灣館策展人林昆穎對世界報的記者表示,臺灣館設計靈感來自於臺灣的寺廟廣場,「那裡經常舉辦夜市、吸引人們聚集慶祝,我想捕捉這種氛圍。」而對臺灣館來說,來巴黎奧運最重要的是促進文化交流並結交新朋友,「而這座房子爲人們提供了這樣做的環境。」

胡晴舫受訪時則指出,臺灣民衆對奧運非常熱情,而臺灣的情勢孤立而複雜,「但這並不影響臺灣與世界一起玩耍、與世界相連的願望。」

報導特別提到,爲滿足臺灣奧運選手也能在此地享用到家鄉菜,臺灣在選手村附近設立了一個廚房,爲選手們提供燉肉飯和牛肉麪等。但對於巴黎人來說,巴黎擁有各種正宗的臺灣餐廳。遊客可以在巴黎聖母院附近的「臺灣味」(Le goût de Taiwan)品嚐傳統家常菜,在第九區的「肥刈包」(Fat Bao)品嚐具有街頭市場氛圍的刈包,在優雅的法式臺灣茶館Le Tê品嚐珍珠奶茶和雞蛋糕。

法國第二大報「世界報(Le Monde)」形容巴黎奧運臺灣館展現「臺灣與世界一起玩耍、與世界相連的願望」。圖爲觀衆開心在臺下跳起樂團同根生帶來的「關公舞」。記者陳宛茜/攝影

法國第二大報「世界報(Le Monde)」形容巴黎奧運臺灣館重現臺灣廟會前夜市的熱鬧氣氛,展現「臺灣與世界一起玩耍、與世界相連的願望」。記者陳宛茜/攝影

法國第二大報「世界報(Le Monde)」的英文版網站,7日專文介紹巴黎文化奧運臺灣館。圖/取自世界報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