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掌仙子醫療減免 盼放寬年齡
爲讓極低出生體重兒得到良好醫療照顧,北市衛生局將未滿2歲極低體重兒項目納入兒童醫療補助第二類資格,今年正式上路。本報資料照片
全國平均每10名新生兒就有1名體重不足的「巴掌仙子」,北市府宣佈將「未滿2歲極低體重兒」項目納入兒童醫療補助第二類資格,減免門診等費用,預計每年200至300名新生兒受惠。不過有議員認爲應將補助放寬至6歲以下;也有議員要求追蹤實際使用率及KPI,確保補助看得到、吃得到。
根據統計,2020年北市新生兒小於1500公克計149人,佔北市總出生數0.91%;2021年143人、佔0.94%;2022年126人、佔1.01%,衛生局指出,低、極低出生體重兒出生時各器官尚未成熟,易發生心肺功能、視網膜及神經發展等併發問題,不僅住院醫療需求高,出院後照顧上也面臨種種挑戰,後續也要定期檢查追蹤。
衛生局指出,考量因早產兒在2歲內的醫療照護需求性較高,應列爲優先服務對象,去年研議並修法將極低體重兒項目納入兒童醫療補助第二類資格,今年正式上路,減免門診、急診掛號費部分負擔、住院部分負擔、七次兒童健檢掛號費、健康諮詢費、及住院醫療費用自付額。
去年底剛結婚的王小姐表示,在臺北市生活費用不低,生小孩照顧、保母也必須耗時耗力,過去確實不太敢生怕養不起,蔣萬安上任後包含好孕專車、提高私幼補助,推出許多幼兒照顧政策,今年補助極低體重兒,對於她們這樣新婚夫妻,也願意將生小孩納入規畫。
國民黨議員耿葳表示,身爲「三寶爸」蔣萬安打造育兒友善城市,該方案實施,相信臺北市民更敢生,不過實際使用率及KPI要持續追蹤,確保補助看得到、吃得到。
民進黨議員林延鳳表示,早產兒後續醫療所需甚廣,相關支出也較其他孩子更多,衛生局大方向正確且立意良善,但有專業文獻佐證,仍有醫療追蹤需求應到6歲以下,但修法後年齡限制僅補助2歲以下,後續應針對醫療補助斟酌放寬年齡範圍,甚至是否僅限極低體重而非低體重,日後都應再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