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作者:浪子哥 微信公衆號:浪哥雜談

縱觀人類幾百年的近現代史,科技和人文兩個因素無疑是支撐進步和發展的兩個重要因素。國家的強盛與工業革命的進程是大體一致的。目前的發達地區集中在歐洲、北美、東亞3個區域。

1.英國:牛頓、瓦特、亞當·斯密等一批科學家、工程師、經濟學家爲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奠定了基礎,從而成就了200年的大英帝國。1850年左右達到巔峰。大英帝國建立過程中,西班牙,荷蘭,法國等國家均被英國打敗。

2.法國:啓蒙運動和大革命開啓了法國現代化進程,緊跟英國的工業革命,成爲歐洲大陸上的強國,在科學和制度上有很大創新。目前在用的公制單位、靠右行走最初都始於法國。

3.德國:抓住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機會,發展了電力、化工、汽車、飛機等行業。從而給了德國勇氣發動兩次世界大戰挑戰英國領導的世界秩序,德國也爲此付出了高昂的代價(損失了大片領土和忍受幾十年的國家分裂)。

4.蘇聯:依靠計劃經濟的手段,快速完成了工業化,從而奠定了二戰的戰爭基礎,戰後與美國全面對抗,一度佔據優勢地位。但最終因各種因素解體,之前的小弟東歐國家加入歐盟。

5.美國:抓住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機會,GDP在1894年達到世界第一,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成爲了西方陣營的領導者,在美蘇爭霸中勝出達到巔峰,引領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太空,計算機,互聯網,生物學等行業,依靠軍事、金融、科技的優勢引領着世界的潮流。

6.日韓:二戰後,在承接美國的製造業轉移背景中,在電子、汽車、造船等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成爲了發達國家。人均GDP達到了傳統西歐強國英法德的水平,成爲了東亞模式的典範。

7.中國:經過前30年學蘇聯,後40年學美國,綜合國力大幅增強,經濟總量世界第二,中國人均GDP超過了1.2萬美元,已經能看見發達國家的門檻(美國6萬、德英法4萬、日本4萬,韓國3.5萬)。未來30年的目標是人均GDP達到4萬美元左右,接近歐日韓的水平,超過美國人均的一半。經濟總量與美歐日韓的總和相當。

要達到這個目標就需要抓住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機會,在產業佈局上全面發展,在多個產業上能夠突破,並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具體的產業可能但不限於以下產業:

(1)智能信息產業:從芯片、液晶屏幕、基礎軟件、人工智能、自動駕駛、量子計算等方面,補齊短板並且實現突破;

(2)生物技術:基因技術、製藥技術、醫療技術,目前仍比較落後;

(3)新能源產業:水電,風電,光電,核電,可控核聚變,能源輸送等;

(4)複雜製造行業:大飛機,電動汽車,高鐵,大輪船,航母/軍艦,太空飛船/空間站/火箭等;

(5)新材料產業:爲滿足製造業需要的新材料製造。

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爲科技發展提供強大的理論基礎。

大力開展推動一帶一路,在促進相關國家發展的同時,推動自己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提升,推動亞歐非融合發展,廣交朋友,從而在中美大博弈中佔據有利態勢,贏得這場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