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皮膚病 平衡免疫是關鍵

要有健康的免疫力,除了均衡飲食,堅果、花椰菜、蘋果等,富含維生素D與槲皮素的食物也要足量攝食。(聯安預防醫學提供/鄭鬱蓁臺北傳真)

「醫生,我該吃什麼才能增強免疫力,比較不會長疹子呢」?皮膚科診間,常會聽到病人這樣問,醫師表示,皮膚疾病通常和免疫功能有關,但免疫功能愈強,反而會讓疾病更嚴重,日常生活應是平衡免疫,而不是不斷食用保健食品或吃補,纔不會愈補愈嚴重。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秘書長,林口、臺北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黃毓惠表示,診間常常會有病人認爲,出現皮膚疾病,就是免疫力下降,其實是錯誤觀念。

她指出,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並具有樹突細胞和T細胞,隨時準備作戰,一旦面對外來細菌入侵時,就會發動攻擊,活化的T細胞會因此增生並引發免疫發炎反應,在皮膚形成又紅、又腫、又熱的疹子,通常是免疫失調。

「不要再把免疫功能失調,誤解爲免疫功能低下」!黃毓惠表示,不少人誤解以爲免疫功能下降,而想要大補特補,包括吃靈芝、人蔘液等補品,或是宣稱可以加強免疫的藥品,結果愈吃愈嚴重,重點應是平衡免疫,而不是增強。

如何做纔能有健康的免疫力?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陳冠伃分享,維生素D是人體重要的免疫調節劑,包括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異位性皮膚炎、圓禿、乾癬、白斑等免疫疾病都發現與缺乏維生素D有關。建議可以多補充溼的黑木耳、鮭魚、秋刀魚、日曬幹香菇、吳郭魚、全脂奶粉、雞蛋等,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

陳冠伃建議,每天要補充足夠的微量元素,硒、磷、鈣、鐵、鎂、鉀、鈉、鋅等,可以食用堅果、火雞肉、洋蔥、豆腐、甜椒等。也可多食用富含B-胡蘿蔔素的胡蘿蔔,以及具有槲皮素的花椰菜、蘋果、莓果、葡萄等,可以降低具抗原特異性的免疫球蛋白E的製造,具有抗過敏作用。

至於NG食物則要少攝取,包括高油炸、高脂紅肉、乳製品多含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是不好的脂肪,和高糖分的飲食一樣,都容易刺激體內發炎,造成免疫細胞受損、免疫功能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