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伴依戀/夫妻共同育兒是愛還是礙?從伴侶間的6大合作模式談親子教養

圖爲示意圖,非文中當事人。圖/Ingimage

作者:廖泓凱(一肩伴侶心理諮商所 伴侶心理師)

把拔、馬麻,等我長大以後跟我結婚,好嗎?

幼兒與父母間的童言童語,總是讓人不禁的莞爾一笑。身爲父母的你,對這兩句話熟悉嗎?當你的孩子,跟你的另一伴開口「求婚」時,你有什麼心情感受呢?我想我們普遍應該不會把這麼天真無邪又可愛的小三所說的話放在心上,而身爲家長的我們,曾幾何時,是否還記得當年我們一手拉拔的孩子,也是這麼跟身爲父母的我們「求婚」呢?當孩子可以這般跟父母求婚的時候,不只是孩子與父母間有良好的依附關係之外,我相信夫妻之間也具有一定程度的穩定伴侶關係。

爸、媽,我們分手吧!

然而物換星移,隨着時間的推進與演變,我們的孩子不會只停留在嬰幼兒時期,進入了小學階段,幾年後不知不覺也進入了青少年時期,原本那個天真無邪的孩子,經過這個社會化的洗禮,似乎逐漸有了不一樣的蛻變,孩子已經逐漸與父母分離走向自己的個體化,不會黏在父母的身邊,開始發展自己的人際互動與生活喜好,我們與孩子的互動也有所轉變,這樣的轉變帶來許多的不確定與不安,因爲我們不知道下一秒,孩子會發生什麼事?如同近期新聞媒體多次報導藝人父子與母子之間沸沸揚揚的新聞事件。

不同時期的孩子有不一樣的互動模式,伴侶之間該要如何面對親子教養的這件事情?這個過程又會帶給伴侶之間哪些挑戰?在看着這些新聞媒體影音或是文字報導,其實我心裡有很多的感慨,最大的感慨莫過於身爲父母的我們或我們的子女,長大以後彼此似乎都已遺忘當初孩子跟父母求婚的純真又可愛的模樣了。

普遍來說,我們多數人都來自於自己的原生家庭庇護下成長,同時也承襲了我們家族血脈所傳遞下來的思維、信念與價值觀,兩個成熟的大人分別來自於兩個不同的家庭文化與成長經驗,並組成了一對伴侶,我們可以理解、包容與接納彼此的差異性,有着這樣對雙方的涵容我們孕育了下一代,孩子在大人的陪伴歷程中,無形間將父母雙方的差異吸收,成爲自己的另一個樣子,那我們的孩子到底會長成什麼樣子?是爸爸的樣子?媽媽的樣子?還是可以有伴侶間的共同合作,一起協助孩子長成自己的樣子?

從合作開始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庸置疑的,但是迴歸到「親子教養」的這件事情上,伴侶之間得要先從好好的合作開始:

合作一、伴侶之間的關係穩固與否:

孩子出生了之後,我們有多久沒有好好牽起另一伴的手了?我們有多久沒有好好的共枕而眠?我們有多久沒有好好的擁抱?上一次可以好好的說說話是什麼時候?

「孩子的成長只有這麼一次…」這句話是多數育有兒女的父母共同心聲,但除了孩子的成長只有這麼一次,伴侶間最精華、璀璨的階段也只有這麼一次,即使孩子是我們雙方彼此最愛的第三者,可是元配真的也好希望我們攜手讓小三誕生了之後,不要遺忘我們彼此是最相愛的那一個。孩子的出生,關係勢必有所變動,但是不能變動的,是我們夫妻之間的愛。

合作二、伴侶需建立起對孩子教養上的共識:

合作並不是只有自己一個人的事,也不是自己想怎麼做就怎麼做,而是雙方對於孩子的成長、生活陪伴、教養規範、界線有沒有一致性?而這個的一致性是父母雙方之間都同意而且認可的。「爸爸說可以,媽媽說不可以」、「爸爸讓步了,媽媽堅持己見」,這樣的現象孩子容易無所適從,因爲孩子的行爲問題,很有可能建立在父母彼此之間的溝通不一致,這個時候回過頭來需要檢視的,是父母之間的溝通發生了什麼事?唯有穩定的伴侶關係,纔有比較好的機會可以彼此傾聽與理解,並從理解到的部分做調整。

合作三、伴侶間情緒界線的分化:

生活或職場上,難免讓人有不如意的突發事件,甚至是伴侶間的衝突,因此這個時候最好的合作是,讓你的另一伴知道你遇到了什麼困難、現在的情緒感受,而在說的同時不只能將情緒適時的抒發,同時也可以有機會減少將自己的負向情緒轉移到家庭或孩子身上。不只能分化負向情緒,最重要的是讓你的伴侶知道你的情緒狀態,避免在這個時候有一個對父職或母職角色的不合理期待,而傷害了夫妻關係。

合作四、伴侶彼此適時的補位:

沒有所謂一個完美無缺又十項全能的父親或母親,當我們知道我們的另一伴因爲外務所帶來的負向情緒狀態,暫時無法給予孩子一個友善、溫和又正面的迴應時,尚未失功能的你,請允許你的伴侶給自己一點點時間來複原,這個時候順勢接手孩子的照顧,但不需要對孩子否認父母的負向情緒,而是讓孩子知道父母也會有負向情緒,只是需要一點點時間來複原,孩子也將學習到這個復原歷程,這樣的角色是可以互換的,讓父母成爲彼此之間的重要支柱。

合作五、伴侶可以一起來聽聽孩子想說什麼:

孩子的聲音,我們聽懂了嗎?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需求,很有可能我們不是這麼的認同,但可能需要給孩子一個機會是:讓他能好好的說。在做最後的決定之前,他們需要的是一個被看見、被聽見、被理解的經驗,而這樣的經驗不是隻有一個人的參與,是需要父母共同的理解,因爲孩子在乎的不是爸爸或是媽媽,而是你們兩個有沒有聽懂我想說的?

合作六、伴侶間聆聽彼此的脆弱:

面對孩子、生活、職場、家庭…可能伴侶各自揹負了無形的壓力,我們不斷的付出與掏空,這些的背後,會有各種不同五味雜陳的情緒,在面對孩子之餘,我們留點時間給彼此,特別是那些脆弱的時刻,有可能是:我好難過、我好受傷、我很挫折、我很失落…這些負向的語言背後想傳遞的其實是,我好需要你。聽聽你的內在聲音,也試着對你的另一伴說說看吧!

肯定、支持的語言

孩子的變化,跟父母的管教脫離不了關係,面對孩子的教養,我們很容易掉進指責的陷阱裡,即使身爲助人者的我,在管教自己的孩子還是會有忍不住的時候,但是指責、生氣過後,我們有勇氣跟孩子道歉嗎?我相信關係暫時性的破壞只是暫時,而非永久,孩子有機會可以學習到的是修復性的關係互動。有的時候也許我們孩子在等待的,是身爲父母的一個道歉。

近期藝人家庭關係的新聞事件,引起衆多人的關注與討論,不論父母或是孩子,真的是飽受種的批評,接着再回過頭來看,我們的家庭教育發生了什麼事?發生了什麼我不予置評,因爲沒有參與,不論說什麼,這對父母跟孩子而言都很不公平,但除了各界的指責之外,好像很少看到一些肯定或是支持的語言,而我們就是在這一個時空背景下成長的。如果我有機會面對孩子,我會想對你說「我相信你對自己有一個期待在,很想成爲一個理想的自己,但過去似乎很少有機會可以讓你好好說,如果可以,我能不能聽聽看你理想的自己,那是什麼樣子呢?」

肯定跟支持的語言不一定會比較適合,但一定比指責跟批評來的好。親愛的爲人父母們,也許在表達肯定與支持的語言很不習慣,但真的鼓勵你們試試看,一起找到孩子的閃亮又發光的亮點,因爲親子教養的歷程,是需要彼此相互合作的。

(本文經《一肩伴侶心理諮商所》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