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伴依戀/新婚後的第一個過年 在婆家或孃家過?

過年,一年之中很重要的團圓日子之一,當結婚後的第一個過年,你是哪裡度過的? 示意圖/Ingimage

作者:陳雅婷(一肩伴侶心理諮商所 伴侶心理師)

在【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戲劇中,有一段婆婆唱出的歌曲:

有看這部戲的媳婦們,此時內心可能已經翻了無數次的白眼吧!

現在社會不再像幾十年前農業時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兩代的觀念與差異逐漸擴大,舊時觀念若未能即時更新,家庭劇裡的爭執便會一幕幕上演。

過年,一年之中很重要的團圓日子之一,當結婚後的第一個過年,你是哪裡度過的?就像大部分的家庭,新婚第一年在婆家過年,抑或是留在孃家陪伴父母呢?還記得如何決定過年的去處,是順其自然嗎?還是夫妻共同討論過。

傳統觀念中,已婚女兒不宜在孃家過年,會帶給婆家與孃家不好的運勢。當傳統價值觀牴觸自己內心想陪伴父母的期望,該如何面對「過年」這件大事?尤其是過年有着許多繁文縟節,清潔、祭祀、餐食…,家庭中的習俗又該如何因應,身爲新婚夫妻的你/妳,是否想過這件事?

接觸越來越多的伴侶後發現,沒有一種標準模式,曾看過在除夕夜跑兩個家庭的,也見過輪流過年(婆家一年、孃家一年),聽過選擇到國外度假,也有夫妻各自回原生家庭…。現今環境不再只有一種可能,年輕一輩的想法不完全遵照傳統禮俗,重要的是「夫妻雙方能表達各自的想法立場,溝通並找出雙方接受的決定,最終分別向父母說明」。

會談室裡,曾見過女性淚眼汪汪訴說着內心的不捨與難過,第一次不在家陪父母過年、第一次在陌生環境過年、第一次覺得過年好累…,說着羨慕某些新女性的創舉,能除夕回孃家、出國、不用回婆家…。當夫妻各自從原生家庭走向婚姻家庭時,過年不再像單身時的輕易選擇,除了考量自身需求,也須瞭解伴侶需要。

過年,只是生活中的刺激因素,你/妳是否認真覺察過自己內心對家人團圓、過節的想法,配合著世俗傳統,還是勇於表達自己?你可能是獨生子女而不捨年邁父母,也可能與家庭關係淡薄而不在意節慶,生活中不喜歡委屈卻可能在過年時配合順從的戲。

婚後的第一個過年,是更加了解雙方家庭的時刻,許多平日觀察不到的相處模式、價值觀,都能在過年時有新的體會,也許你會發現你擁有新潮的父母、也可能發現父母的僵化、甚至未察覺的家庭規條,這些都可能成爲夫妻間衝突的火苗,在心中埋下未爆彈。

夫妻溝通的重要性

在傳統與新穎的碰撞下,沒有家庭的標準模式,媳婦沒有一定要做甚麼,公婆、岳父母也沒有必須如何,所有的相處都基於「尊重」與「愛屋及烏」的前提,提醒所有的新人們,婚後第一次過年也是考驗着雙方溝通能力,請試着覺察自己的價值觀,並傾聽伴侶的觀點,一起找出屬於你們的答案。

(本文經《一肩伴侶心理諮商所》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