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變電氣13天9漲停,遊資“狂戀”國企改革概念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趙雲帆 報道

9月20日,國企改革概念“妖股”保變電氣(600550.SH)再度錄得漲停,報11.12元。9月以來,保變電氣在13個交易日中獲得9個漲停,9月以來累計漲幅達到150%。

就在此前一日,保變電氣發佈了9月以來的第六次股價異動公告,並回復了此前交易所要求股東進行的問詢回覆。相關內容顯示,除已經公告過的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兵裝集團”)與中國電氣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電裝”)開展輸變電裝備業務整合事宜以外,保變電氣與控股股東兵裝集團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或重要信息。

9月初,由兵裝集團絕對控股的保變電氣發佈了籌劃重大事項公告,兵裝集團與中電裝正籌劃開展輸變電裝備業務整合事宜,公司控股股東也有望從兵裝集團變爲中電裝。

另一方面,隨着近期國企改革成爲A股資本市場的主旋律,保變電氣一躍躋身二級市場熱門公司行列,甚至遭到遊資眷顧,“北京中關村”,“國盛寧波桑田路”等近年知名遊資現身保變電氣龍虎榜。

併入中電裝股價井噴

資料顯示,保變電氣主營輸變電設備,主導產品爲110kV-1000kV超高壓、大容量變壓器,尤其在高電壓、大容量變壓器以及特高壓交、直流變壓器製造領域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財務數據方面,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保變電氣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4.62億元和18.6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0.48%和45.86%,歸屬股東淨利潤分別爲-2.058億元和2279萬元,同比分別爲下降797%和增長157.60%。

對於2023年業績不振,保變電氣解釋是由於公司輸變電產品的銷售結構發生變化,特高壓交直流產品在本報告期實現銷售較少,產能規模未能完全有效發揮,同時產品的主要材料價格上漲且高位運行,致使公司效益受到較大沖擊。

即便業績不振,保變電氣仍然在公佈了控制權變更後,屢屢受到知名遊資眷顧。

東財Choice數據顯示,截至9月19日,保變電氣於9月份12個交易日中,10次登陸龍虎榜。其中,知名遊資銀河證券中關村,國盛證券桑田路,萬和證券北京分公司,中信證券朱雀大街等已經在近期現身保變電氣買賣席位。

而隨着保變電氣短期漲幅逐漸擴大,以東財證券旗下數個散戶賬戶爲主的席位亦開始在9月18日開始進場,並伴隨保變電氣成交量逐步放大,遊資散戶“擊鼓傳花”。

目前來看,保變電氣已然成爲繼此前大衆交通、深圳華強之後接力市場人氣的又一個妖股。但略有不同的是,除保變電氣之外,嶺南股份,大唐電信,華映科技等身背“國企改革”概念的企業,也開始獲得資金眷顧。

與中電裝各板塊形成互補

有專家指出,雖然保變電氣雖在特高壓行業將追隨國家電網建設開發力度加強整體向好。但截至目前企業仍面臨競爭加大,產品技術能力不足,與智能電網、清潔能源適配程度不足等問題,產品服務水平也有待提升。

而此次保變電氣控股股東由兵器集團易主至“中電裝”,則與本輪電力電氣類國企改革力圖實現電網資產輸配電與設備行業分離,提高電氣設備產業資源進一步整合的意圖密不可分。

資料顯示,受讓保變電氣控制權的中電裝實爲一家新國企,其成立於2021年,其由國務院國資委持股49.99%,兩大國有資產運營平臺國新控股、誠通控股分別持股25.00003%。中電裝成立時主要由許繼集團有限公司、平高集團有限公司、山東電工電氣集團有限公司等重組整合而成,旗下控制中國西電(601179.SH)、許繼電氣(000400.SZ)、平高電氣(600312.SH)、寶光股份(600379.SH)等上市公司。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指出,中電裝的設立是國家電網在電力體制改革中“主輔分離”的關鍵一步,標誌中國電力體制改革沿着“政企分開、政監分開、廠網分離、主輔分離”方向進一步深化。重組整合的目的之一就是減少重複投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不斷優化產業結構。

從產業分佈來看,中國西電主攻輸配電網設計配套,工程總包;許繼電氣主攻輸配電各類設備,包括特高壓、智能電網、新能源、電動汽車充換電、軌道交通等;平高電氣主營高壓開關業務、配電網開關業務、寶光股份則主營真空滅弧室、固封極柱、太陽能集熱管、電氣配套產品、滅弧室零配件、電真空陶瓷等。幾家公司雖各有所長,但均圍繞電網設計,建設,設備等大類。

而保變電氣主要經營變壓器設備,等與中電裝旗下幾家上市公司能夠形成一定的產業互補。

國企改革概念形成市場合力

除保變電氣之外,今年A股市場上演的國企改革大戲可謂層出不窮。

拔得今年頭籌的是中國稀土集團入主廣晟有色事宜,後者控股股東廣晟集團通過無償劃轉方式,向中國稀土集團轉讓了廣晟有色控股權。隨後3月,長電科技(600584.SH)又釀控制權變更事宜,華潤集團將藉助國家大基金、芯電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等投資者的退出,以超百億代價獲得長電科技控制權。

進入三季度後,國央企整合又迎來了一輪小高潮。9月初,中國船舶(600150.SH)和中國重工(601989.SH)同時公告籌劃換股吸收合併事宜,拉開了央國企資產整合的大幕。緊隨其後的是,鹽湖股份(000792.SH)在9月8日公告控股股東易主中國五礦集團事宜,其或成爲五礦集團旗下的第九家A股上市公司。

除以上較受市場關注的案例外,大至中國中冶、深天馬A、中航重機等國央企整合公司,略小型的新五豐、南寧百貨、太極集團、雪峰科技、連雲港等地方國企整合;金融行業的長江證券、東北證券、北方華創、杭州銀行等協議轉讓,控股股東增資引資等併購重組和控制權轉讓事件,於資本市場中接踵而至。

隨着“中國神船”的光臨,中航成飛借殼中航電測等“吸睛”事項不斷,國企改革持續推進的濃厚市場預期逐漸形成資本市場合力,一場類似2014年至2015年的國企改革行情正在醞釀之中。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除保變電氣之外,嶺南股份,大唐電信,華映科技,電子城以及國中水務等央地國企近期市場表現卓越。其中嶺南控股在近期落地國資股東無償劃轉事宜前後接連漲停,進入9月累計獲得5個漲停,累計漲幅達到62%以上,包括近期籌劃一系列股權轉讓事宜的大唐電信,9月以來漲幅也接近5成,收穫一輪“四連板”。

“目前市場整體流動性尚未完全復甦,因此市值較小的個股還是遊資比較喜歡的標的,”一位華南私募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的記者:“今年沒有別的比較明確的市場題材,因此國企改革板塊應該是資金爲數不多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