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白雲鄂博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照片版權歸新華社及相關記者所有,著作權歸今日頭條作者“集影閣”所有。備註也引用於新華社,具有一定歷史價值,略有刪減。媒體類平臺需本人同意後方可轉載!

編輯不易,君若喜歡打個賞!

1956年6月22日 陸軻

一條把包頭鋼鐵工業基地和一個巨大的鐵礦區--白雲鄂博聯繫起來的鐵路,已在1956年6月19日開始鋪軌。這條鐵路是1956年1月動工的,全長148公里。

1956年9月14日 袁汝遜

從包頭通到礦藏區白雲鄂博的包白鐵路,正處在緊張施工階段。這條路將在11月下旬通車。圖爲築路職工正在把鋼軌鋪向第二號隧道。

白雲鄂博 1957年4月27日 陸軻

工人們正在運送礦石

包頭鋼鐵聯合企業的礦石供應基地——白雲鄂博鐵礦,在進行建設的同時並開始了生產。1957年計劃生產礦石20多萬噸,支援鐵礦石不足的鋼鐵廠。

1957年9月25日 寶音朝克圖

未來的包鋼鐵礦石供應基地——白雲鄂博礦山正在進行鑽探。

1958年4月17日 許必華

只不過是一、二年的時間,這裡已經變成了一個小城,遠方就是白雲鄂博的礦山。

同上

現在,白雲鄂博鐵礦進行着大規模的建設,各項工程都在緊張施工。這是工人們在安裝屋面板。

1958年8月3日 趙永西

隨着包鋼主體工程全面施工高潮的到來,白雲鄂博鐵礦正在加緊建設。白雲鄂博礦山下面原來是一片草坪,現在已建成礦工城了。

這是建設中的破碎廠和運輸通郎工地 1958年10月14日 阿爾泰

貯礦槽是礦山主體工程這一,它全長220多米,現已澆灌5000立方米

隨着包鋼工程的飛躍進展,白雲鄂博鐵礦也正在日以繼夜地加快建設。現在破碎廠、貯礦槽等全體工程都在施工。

青年鐵礦開採遠征團的青年們正在開採礦石 1958年10月15日 阿爾泰

青年們忙着將礦石裝車,準備運出

包頭市組成了一支以大、中學校的青年學生爲主的青年鐵礦開採遠征團。這支遠征團正在白雲鄂博鐵礦山開採鐵礦。從1958年9月21日到10月5日爲止,他們已開採了42000多噸礦石。

青年鐵礦開採遠征團是由共青團包頭市委和市教育局根據中共包頭市委的決議,發動和組織起來的。包頭市青年的這一行動,不僅有力地支援了鋼鐵戰線,同時也達到了教育與生產相結合的目的。

1959年1月18日 袁汝遜

湖南湘潭電機廠爲包鋼製造的電機車已經運到了白雲鄂博礦山。工人們正在進行試車前的檢查工作。

1959年7月2日 陸軻

白雲鄂博鐵礦開始生產了。湖南湘潭爲這裡生產的電氣機車,正拉着滿載鐵礦石的列車,馳出礦山。

1960年7月22日 王文亮

包鋼礦石基地——白雲鄂博鐵礦的6000多名職工,在“大幹7月份,決戰三季度,保證高爐吃飽、吃好、吃不了”的口號下,7月份頭10天的富礦產量比6月同期躍增2倍以上。圖爲滿載礦石的“多裝快運”標兵——806電機車組的運礦車,正在盤山鐵路上行駛。

1979年1月24日 陸金髮

我國又一座大型露天鐵礦——白雲鄂博西礦正在開發興建。目前,已經探明儲量的9號和10號礦體已開始出礦。

楊慎和攝

白雲鄂博鐵礦1991年生產稀土、鐵礦石742萬噸,創歷史最高水平。

1992年4月3日 楊慎和

白雲鄂博鐵礦首次在我國使用太原、本溪等地生產的國產配套大型電鏟車和大噸位自卸運載車,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經驗,榮獲全國礦山技術進步一等獎。

1993年4月26日留資 施長江

稀土公司選礦廠總工程師鄧育民(中)和高級工程師解世仁(左一)等一起研究強磁機運轉中的疑難問題

白雲鄂博鐵礦選礦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他們採用弱磁-強磁-浮選選礦新技術,一年可多回收鐵精礦40萬噸,稀土精礦12000噸,年增經濟效益3000萬元。兩年內可收回全部投資。這一新技術突破了40年一直未能解決的其礦石難選、難燒、難冶煉等技術關鍵,被列爲1992年度全國十大科技成就之一。

白雲鄂博鐵礦總工程師高海舟1965年大學畢業後來到礦山 楊慎和攝

高級工程師傅傳順1962年由唐山鐵道學院畢業後支邊來到白雲鄂博鐵礦

電氣高級工程師李士平1983年從河北工學院畢業後志願來到邊疆

從50年代起到90年代,一批批有志之士來到了這裡,他們紮根礦山,被人們譽爲“礦山驕子”。

1994年1月7日留資 楊慎和

湘潭製造的108噸大噸位礦用電動輪自卸車已運載鐵礦

白雲鄂博鐵礦創業於1957年。35年過去,當年的荒山已成爲擁有23000人的工業城市。白雲鄂博礦已爲國家提供了1.5億噸優質鐵礦石,剝離岩石3億多噸,保障了包鋼等大企業的正常生產。1993年1月至8月,白雲鄂博礦採剝總量達1650萬噸,創礦山同期生產歷史最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