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武山狂吸遊客造訪 屏東「赤腳大仙」把關登山安全

檜谷山莊管理員吳德發。(袁庭堯攝)

檜谷山莊旁的喜多麗斷崖,視野遼闊,能遙望南大武山。(袁庭堯攝)

檜谷山莊旁的喜多麗斷崖,秋冬之際時常上演「雲海秀」。(袁庭堯攝)

喜多麗斷崖的雲海,落日時分的光影變化萬千。(袁庭堯攝)

吳德發(右一)平時約1周登頂巡查一次,路途中會觀察每位登山客體能,適度給予建議,提高登山客的安全意識。(取自屏東林區管理處北大武山資訊站臉書專頁/袁庭堯高雄傳真)

吳德發(中)以「全程赤腳」攀登聞名,從檜谷山莊來回三角點,只需要3個多小時。(取自屏東林區管理處北大武山資訊站臉書專頁/袁庭堯高雄傳真)

吳德發不只將山莊經營的有條有理,也不斷推廣安全登山觀念。(取自屏東林區管理處北大武山資訊站臉書專頁/袁庭堯高雄傳真)

屏東北大武山以「無敵雲海」享譽全臺百嶽界,疫情期間曾締造每日500人的登山熱潮,今年農曆年假期更吸引大批遊客造訪。但該山山勢險峻,衍生不少攀登亂象及危機,檜谷山莊管理員吳德發以全程赤腳登頂聞名,山徑上救人無數,長期在臉書寫文、拍影片宣導,呼籲民衆要有正確認知,才能安全保命下山。

前兩年疫情讓國人無法出國,旅遊人潮一下子全轉往各地百嶽,北大武山當時曾創下單日500人入山的最高紀錄,但因高度落差大,讓許多新手吃足苦頭,衍生不少「山難」。

「北大武山處處都是70度峭壁危崖,風險超高!」檜谷山莊管理員吳德發表示,北大武山長年小雨,山徑多是溼滑的泥土,加上「菜鳥太多、領隊不專業、自視甚高、網路風潮影響」四大因素,導致山難事件1年至少上百件,民衆只要一失足墜落,不是骨折就是喪命,10年來他從峭壁下拉起3名死亡登山客,重傷者無數。

吳德發和他的團隊成員總是第一時間趕抵山難現場,他常不顧安危、直接從危崖下切至傷者身邊,查看傷勢之餘同時給予熱水、毛毯,陪伴安撫傷者並確保不會失溫,直到消防局救難人員接手處置。

【百嶽山難亂象 法有漏洞難管】

吳德發表示,以前登山客都是危及性命才報警,現在卻像「叫計程車」。一對夫妻摔傷,竟打電話要求直升機馳援;20多歲的年輕人半夜求救只因爲肚子餓、沒水走不動被團隊丟包,年輕人還問喘個半死的救難人員「怎麼沒給泡麪和擔架?」。更有人只因下山走不動就報警,還要求救難人員揹他下山。

近來網路社團流行揪團登山,成員體能參差不齊,商業團領隊專業也不到位,北大武山上已經發生多次體能不佳的團員遭領隊或團員惡意丟包的事件,最後全由山莊代爲安置。

目前,北大武山的登山規則均依循《屏東縣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只要沒依規定帶着手機、行動電源、取得救護執照(法定初級救護技術員EMT-1),遇到山難報請求救,位置在檜谷山莊以上者可罰5萬元,但檜谷山莊以下免罰,等同有漏洞。

不少愛山、專業的登山者頻頻疾呼「定立專法、使用者付費」,希望遏止亂象。吳德發呼籲,帶團領隊應該要會觀察隊員的體能,提早做出下撤的判斷,不該爲了賺錢、滿足登山客的願望就輕率帶團上山。

吳德發平時約1周登頂巡查一次,路途中會觀察每位登山客體能,遇到起登時間過晚、體能不足者,會直接勸退。他每每在山莊中宣導,也多次在臉書分享救援案例,提醒民衆量力而爲,甚至拍片示範正確登山技巧,希望降低山難發生機率,因此引發不少迴響,吸引大批粉絲。

北大武山目前最高紀錄爲單攻18小時三刷,最慢紀錄則是29個小時。吳德發建議,單攻者新登山口到山莊的腳程若超過4小時者請撤退,兩天一夜、三天兩夜者5小時無法從檜谷山莊抵達大武祠者也請撤退,超過上述範圍都是高度危險行爲。

【赤腳機緣 起因於忘記帶鞋】

現年55歲的吳德發原本從事營造業,爬山只是運動休閒,十多年前就和北大武山結下不解之緣。43歲時他原本打算退休,但當時歷經家庭變故,爬山反倒讓他找到療愈心靈的力量。2012年,友人標到檜谷山莊的服務案,但山莊服務還需要一定程度的負重、山徑移動能力,友人登山經驗不足,便委託他代打,沒想到誤打誤撞找到人生下半場的歸宿。

吳德發以「全程赤腳」攀登聞名,老山友都叫他赤腳大仙。他說,約9年前某次他要上山值勤,起登前才發現自己忘記帶登山鞋,腳上只穿着拖鞋,他只好硬着頭皮光腳走走看,沒想到慢慢推進之下,順利抵達檜谷山莊。

「不穿鞋反而舒服!」,吳德發漸進訓練2年後,腳底長出厚皮,「不穿,比穿還快」,從檜谷山莊來回三角點,只需要3個多小時。他笑說,原本穿鞋容易流腳汗的老毛病一次解決。很多人想模仿他,最後都放棄。不過,冬天動輒氣溫逼近零度,他還是會穿回功夫鞋或短筒膠鞋。

吳德發現在有10幾個員工,大家分工合作,得心應手,日常負責山徑硬體維護、山莊管理、環境整理、水源管線的確保。目前山莊居住品質優良,今年有機會增建一棟2層樓高的新山莊,未來可容釀120名登山客。原本的檜谷山莊將改爲餐廳、裝備存放區,不但可排除黃鼠狼偷食物的危害,更能把檜谷山莊的住宿水準提升到新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