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興機場5年旅客吞吐量超1.3億人次
北京日報記者 李博
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展翅”啓航。地面連通京津冀,空中溝通全世界。投運5年多來,大興機場這座“新國門”的旅客吞吐量已超過1.3億人次,成爲首都北京對外開放的一張新名片,正煥發出勃勃生機。
“新國門”服務京津冀
在大興機場航站樓4層中央,一塊塊鑲嵌在地面的銅板,清楚標識了大興機場的位置,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旅客拍照留念。投運5年,建築風格獨特的大興機場,旅客“打卡”熱度依舊不減。
開通12條“興快線”、推出國際無紙化服務、34個節點行李實時追蹤、極速配速30分鐘送到登機口……5年來,大興機場不斷修煉“內功”,推出一系列特色服務產品。同城同質同價的餐飲美食、不斷推陳出新的展覽、便捷舒適的過夜體驗,也讓大興機場一次次登上網絡熱搜。
大興機場是支撐雄安新區建設的京津冀區域綜合交通樞紐。爲保障旅客順利抵達,大興機場建立了直通北京中心城區、覆蓋京津冀的“五縱兩橫”外圍綜合交通體系,涵蓋高鐵、城際鐵路、城市軌道、高速公路等多種交通方式。依託軌道交通,北京地鐵大興機場線直達草橋站,兩站之間車程僅需19分鐘;從北三環牡丹園站乘坐地鐵19號線及大興機場線到大興機場僅需43分鐘。
現在,京津冀旅客到達大興機場越來越方便:京雄城際鐵路、津興城際鐵路相繼開通運營,旅客乘坐高鐵從北京西站、天津西站、雄安站到達大興機場最快分別僅需28分鐘、40分鐘、19分鐘。草橋、固安、涿州、廊坊4座城市航站樓陸續投運,讓更多旅客在家門口就能辦好值機託運手續。
“一市兩場”提升通達性
在大興機場投運前,首都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連續兩年突破1億人次,多年穩居世界第二位。由於超負荷運轉,航空公司申請航線難、申請時刻難,每天大約有300個飛行架次無法安排,每年近1000萬人次的潛在需求被“拒之門外”。
2019年9月,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通航,北京邁入“一市兩場”雙樞紐時代。5年來,首都機場、大興機場雙樞紐發展格局進一步鞏固,航線網絡通達性不斷提升。今年暑運期間,北京地區航空的單日航班量和旅客吞吐量創造了歷史新高。隨着航空市場的恢復,今年北京首都機場和大興機場合計旅客吞吐量預計突破1.1億人次,超過2019年水平。
短短5年,大興機場的發展引人矚目。截至目前,大興機場客運航司在飛航線216條,覆蓋國內外197個航點,通達25個國家和地區。本年度已運送國內外旅客超過4000萬人次。
“高質量建設北京國際航空雙樞紐,是推動北京‘四個中心’建設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支撐。”首都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春晨介紹,目前北京兩機場已經具備了較好的基礎條件。其中,首都機場現有3條跑道、372個機位和141萬平方米的航站樓,正在實施一批提質增效相關擴容項目,持續提升機場的保障能力。大興機場現在擁有4條跑道、252個機位和70萬平方米的航站樓,正在加快推進衛星廳的工程建設,保持機場的發展品質。
未來,北京航空雙樞紐機場年保障能力將超過兩億旅客吞吐量,在多個方面將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北京也將成爲全球首個同時擁有兩個億級規模機場的城市。
臨空區展現新動力
圍繞大興機場航站樓分佈的150平方公里土地,正是火熱建設、拔節生長的大興機場臨空區。其中,北京部分50平方公里、河北部分100平方公里。作爲京津冀通往世界的新窗口,人流、物流、信息流在這裡聚集交融。目前,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累計入駐企業1萬餘家,依託大興機場這一國際樞紐,大興機場臨空區資源將輻射京津冀,通達全世界。
“臨空區大興片區加速從打基礎向成規模轉變,初步完成骨幹路網、能源管網搭建,載體建設如火如荼,產業吸引力日益強勁,一座驅動未來的世界航空城輪廓已呈現在世人面前。”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大興)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滿羣傑告訴記者,臨空區大興片區搭建了以生命健康爲主導產業,以航空樞紐和航空服務保障爲兩大基礎產業,以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裝備爲補充的“1+2+2”產業體系。
臨空區大興片區依託大興機場全球通達性和綜合保稅區的通關便利性,重點推進跨境電商、醫藥產品、航材貿易等集聚發展,引入順豐、京東、南洋等企業,建設了80萬平方米的物流設施,構建了創新、高效、便利的國際物流及供應鏈服務體系。
截至目前,臨空區大興片區已建成五十六度玫瑰園、自貿區創新服務中心、國際生物醫藥園等載體,國際再生醫學產業園、國際醫療器械產業園、國際航空總部園等產業載體正在加快建設,高品質產業空間載體將達到近百萬平方米。未來,臨空區大興片區將提升重點產業園區的集中度和顯示度,做大規模、做強能級、做響品牌,形成佈局合理、產業集聚、創新引領、環境良好的產業園區生態體系。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