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多區發放汽車消費券,實探車市:車企推限時購車權益搶客戶

(原標題:北京多區發放汽車消費券,實探車市:車企推限時購車權益搶客戶)

5月26日,北京進行2024年新能源小客車指標配置。其中,家庭新能源小客車指標額度58400個,個人新能源小客車指標額度14600個,單位新能源小客車指標額度4000個。

爲促進汽車消費,北京市朝陽區發放2024第二批汽車消費券,發放規模爲2000萬元,針對不同購車需求設置額度1000-15000元不等的購車補貼。除線上消費券外,朝陽區商務局還在朝陽合生匯舉辦了汽車消費節活動。

5月26日,貝殼財經記者走訪消費節活動現場看到,爲“鎖定”新指標客戶,各新能源品牌紛紛推出限時優惠、置換補貼等購車優惠,極氪、極狐、智己、阿維塔等更是將優惠詳細信息放至店面明顯位置,開啓“搶人”模式。

極氪汽車門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冰 攝

車企推出限時購車權益,將優惠海報放至門店顯眼處刺激市場

在合生匯極氪空間,標有“5月限時購車權益”、“指標購車有好禮”、“置換福利”的海報被放在了門店門口,不時有路過的消費者停下腳步查看。

“今天是指標公佈的日子,下午接待了兩三組客戶,都是剛拿到指標。”極氪汽車一名工作人員5月26日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針對新拿到指標和置換的客戶,極氪都推出了限時權益,全新極氪001可免費選配輪轂、家充樁價格優惠1000元等,“越早下手越值。”

與極氪一樣,極狐、智己也將購車優惠放至門店顯眼處,期望讓路過的消費者停下腳步進店看車。其中,極狐阿爾法T5限時優惠2.5萬元、國家置換補貼1萬元;智己針對L6車型推出最高5.66萬元購車禮。

極狐汽車門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冰 攝

近8萬個北京新能源汽車指標發放,各品牌努力催熱車市,推出一批促消費政策讓利消費者。

特斯拉在6月30日前,下定並提走指定版本的Model 3後輪驅動版現車,不僅可以享受0首付低息貸款方案,還能自由選擇“0息”方案。2024年6月30日(含)前預訂指定寶馬MINI車型,可至高享30000元限時購車禮遇,金融購車更有0首付及低利率購車計劃等更多禮遇。福特、雷克薩斯、豐田品牌部分車型最高可獲得20000元的置換補貼。

此外,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商品創造中心EU5 PLUS車型項目總監楊賀向貝殼財經記者介紹,“北京汽車推出第四屆購車節,持有京標的新能源用戶購買新EU5 PLUS有4萬元優惠,價格降至8.99萬元。購車後用戶還可享受三電終身免費質保、免費贈送充電樁。”除上述優惠外,老客轉介紹新客也有禮品贈送。

不過走訪過程中,記者瞭解到,車市價格戰的頻繁發生也讓消費者購車更爲謹慎。

5月26日,前來汽車消費節看車的王先生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其根據往年的積分預判今年可能入圍,近一兩個月都和家人在看車,但至今還沒決定買哪一款車,“想再看看價格和優惠力度”。

“相較往年,今年新車成交週期明顯變長。”一家4S店銷售人員也向記者透露,以前拿到指標進店看車的消費者可能當天就會下定,如今進店當天就訂車的情況較少,消費者需要更多時間對比各個品牌車型的價格、優惠幅度等。

近一個月內北京三區發放汽車消費券,補貼額度從1000元至1.7萬元不等

2024年被商務部定爲“消費促進年”,今年以來,中央及地方政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和舉措。據不完全統計,在商務部、財政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30天后,已有超過30個省市區積極跟進出臺實施方案,支持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以舊換新。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表示,隨着國家“以舊換新”的政策落地實施、各地相應政策措施出臺與跟進,加之車市新品價格戰階段性降溫,市場觀望羣體消費熱情被激發,市場應進入相對較好的發展階段。

爲激發汽車消費市場潛力,北京市朝陽區、昌平區、大興區也發放汽車消費券刺激車市。

朝陽區自5月26日起發放2024第二批汽車消費券,發放規模爲2000萬元。針對不同購車需求設置額度從1000元至15000元不等的購車補貼。

北京市朝陽區2024第二批汽車消費券補貼標準。

根據活動規則,本輪汽車消費券發放時間爲2024年5月26日0時至6月30日24時,消費券上傳資料時間延長至7月5日。消費券覈銷需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消費者爲自然人車主;二是在活動期限內,於朝陽區轄區內參與活動的汽車零售企業購買乘用車新車;三是按程序成功申報,並通過審覈。

昌平區政府5月22日啓動了2024年第三期汽車消費券,總規模1000萬元。針對汽油車和新能源車分檔設置2000-17000元不等的購車補貼,活動時間爲5月22日至6月30日。

大興區自2024年5月21日至6月21日根據車輛金額進行階梯式補貼,總規模500萬元。新能源汽車最高補貼金額可達5000元。同時,除可享受消費券補貼優惠外,指定車型辦理建行購車分期業務至優可享2年0分期利息優惠服務,“真金白銀”讓利補貼消費者。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