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華開發出螺旋形耳塞式腦機介面:有望將思想轉換成文本

北京清華大學開發出「入耳式」感測器的新型人腦與機器介面,使用者只需要將感測器插入耳道,即可讀取相應腦電波資訊。(圖/快科技)

北京清華大學研究團隊最近開發出一種新型人腦與機器介面,名爲SpiralE BCI,該新型感測器採用「入耳式」設計,使用者只需要將感測器插入耳道,即可讀取相應腦電波資訊,未來應用這種新型腦機界面有希望人類思想轉換成文本。

據《快科技》報導,這項形狀有如紅酒開瓶器的耳塞式腦機介面感測器由柔性材料製成,採用螺旋設計,可以在電驅動下沿着耳道自我調整地貼合耳道,從而不影響使用者聽力。

這款入耳式感測器的接觸面積較小(50mmx3mm),因此可以在穩定地記錄腦電圖的同時,減少與耳道內壁的摩擦。(圖/快科技)

報導說,由於這款感測器的接觸面積較小(50mmx3mm),因此可以在穩定地記錄腦電圖的同時,減少與耳道內壁的摩擦。

實驗數據顯示,SpiralE BCI的解碼精度在95%,資訊傳輸速率(ITR)達到36.86±15.53 byte/分鐘,證明了基於SpiralE構建高效腦機介面的潛力。

需要注意的是,聯合國最近對神經技術快速發展帶來的潛在危害發出警告,聲稱大腦植入物和腦部掃描可能會讓人工智慧(AI)操縱人類大腦,侵犯私密的人類思想。

全球首富馬斯克在2016年創建Neuralink的時間前後,有大量的腦機介面新創公司誕生。除了有IBM、高通、Facebook等巨頭紛紛涌入,來自中國的BrainCo、博睿康、NeuraMatrix、腦陸科技等公司也陸續獲得了紅杉資本、經緯中國等著名基金的投資,腦機介面的討論熱潮也快速展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負責社會和人文科學的助理總幹事加布裡艾拉.拉莫斯稱,AI技術具備了「影響深遠而且可能有害」的能力。他認爲,人們正在通往這樣一個世界:演算法將使得我們能夠解碼人們的心理過程,並直接操縱左右人們意圖、情緒和決定背後的大腦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