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銀行行長楊書劍:做好科技金融是商業銀行優化客羣結構的內生需要
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林秋彤 北京報道
“做好科技金融,既是商業銀行優化客羣結構的內生需要,也是與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同向而行,構築競爭新優勢的有效路徑,更是提升自身硬實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近日,北京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楊書劍在出席活動時表示。
楊書劍表示,做好科技金融,是商業銀行轉型發展的必然要求。隨着利率市場化深入推進,商業銀行利差空間不斷被壓縮。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將催生新的經濟模式、新的產業質態,產生新的資產類型、帶來新的融資需求,也將深刻重塑商業銀行的服務模式、價值理念和風控手段。
楊書劍還指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資源環境約束、人口紅利改變、產業結構調整等問題。做好科技金融,一方面要推動更多金融資源流向高端裝備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等戰略新興產業,服務創新驅動發展國家戰略,持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激發創新發展新動能。另一方面,要以高質量金融供給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助力搶佔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制高點、服務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升級,培育和壯大新質生產力發展。
商業銀行作爲金融體系的主體,如何把握“以義取利”發展理念,做好科技金融工作,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楊書劍認爲,需要做到三個堅持,堅持長期主義、數字賦能和合作共贏。
堅持長期主義,是用成長思維和發展眼光深耕科技金融“全領域”。“從0到1”的原始創新,“從1到無窮”的科技成果轉化、演進發展,需要有耐心資金長期陪伴。要圍繞基礎研究、產品試驗、成果轉化、產業化推廣等不同階段,聚焦各類主體、各類科創活動融資需求,加強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持續創新。
堅持數字賦能,是用數字化經營效能助推科技金融“大發展”。深化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術在科技金融領域的實踐應用,持續提升數字化經營能力,以“金融科技+科技金融”雙向思維,對業務模式、服務流程、客戶體驗、風險管控等進行全方位數字化升級改造。
堅持合作共贏,是用商業銀行資源鏈接構建科技金融“新生態”。要發揮商業銀行的客戶資源優勢,深化與政府、VC/PE、資本市場、其他專業機構合作,拓展多層次、全方位、寬領域的科技金融生態圈,強化“股權+債權”“融資+融智”“金融+非金融”“企業+個人”組合式配套資源供給,共同賦能科創企業更好更快成長。
爲此,北京銀行一方面加大對國家重大科技任務、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未來產業佈局等重點領域、重點客羣服務。另一方面,聚合產業鏈,構建科技金融服務生態,圍繞產業鏈“鏈主”積極拓展上下游,支持科技型企業強鏈、補鏈、延鏈,加速探索“金融+產業+生態”供應鏈金融新模式。同時,創新股債聯動新模式,成立創投私募業務中心,圍繞“募投管退”全流程需求,攜手產業基金、VC/PE機構,打造“股債聯動夥伴”服務生態。
目前,北京銀行服務了北京市80%的創業板、71%的科創板、74%的北交所上市企業,以及73%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24年末,北京銀行科技金融貸款餘額超過3600億元,增速超40%,增量佔全行貸款增量比重超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