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 果菜批發市場 農藥殘留飆1成

臺北市第一、第二果菜批發市場蔬果農藥殘留不合格率,從去年下半年逐月上升。(本報資料照片)

農曆春節民衆採買年菜需求大增,臺北市議員曾獻瑩檢視發現,北市第一、第二果菜批發市場蔬果農藥殘留不合格率,自去年下半年起逐月上升,至11月一度高達1成,報廢量突破2萬公斤,民衆食安堪慮。北市市場處迴應,農藥殘留和農民用藥方式相關,農民用藥受許多因素影響,會持續提供農民用藥諮詢與藥物殘留管理,並加強抽驗檢測,確認檢驗合格才採收上市。

根據市場處公佈數據,去年6月農藥殘留不合格率7.55%,接着一路攀升到11月達到10.73%,報廢量也多達2萬1528公斤,12月才又降回7.33%,曾獻瑩推測指出,可能與天氣轉冷、病蟲害減少,導致農藥使用量降低有關,但隨着年節即將到來,民衆採買年菜大增,臺北農產運銷公司更應嚴加把關。

曾獻瑩表示,北農每天都會抽樣檢驗進場果菜,拍賣前完成檢驗作業,防止農藥殘留不合格的果菜流入市面,2019年北農引入質譜快檢法,可檢驗市面上約200種農藥,現有3臺質譜儀,每天可檢驗約50組樣品。

他建議,北農可進一步導入AI技術,協助分析檢驗數據,快速辨識高風險蔬果,提升檢驗覆蓋率,且能縮短檢驗時間,確保不合格產品在最短時間內被攔截。

市場處迴應,農藥殘留情形和農民用藥方式相關,農民使用農藥會依天候、病蟲害調整,將會持續提供農民用藥諮詢與藥物殘留管理,另對當季高風險菜種也會加強抽驗,但檢出不合格率主要還是機率問題。

市場處強調,除了督導北農對蔬果抽樣檢驗與監測,也會將通報專責農政單位,掌握產地用藥模式及溯源,並宣導產地自主檢驗,合格再採收。

市場處表示,北農使用的質譜快檢技術已使用AI人工智慧,將質譜數據自動演算,可快速判讀比對,提供即時檢測結果,從產地到餐桌爲食安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