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人間】遺憾
對於父親,最早對自己有觸動的是小學時讀過的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當時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記得語文老師還讓大家寫過一篇類似的作文《我的父親》。每次站在講臺上念着手中的示範作文,總是淚眼婆娑,不是因爲自己的寫作水平高人一籌,而是小小年紀卻總能寫出內心深處的觸動。因爲我的作文裡從來沒有“魁梧的身材、高高的鼻子……”這些具體的描述,而是各種“記憶”“背影”甚至“夢境”。
記憶中,從小跟父親接觸最多的時候就是寒暑假,直到初二都一直在外地工作,所以一年都見不了幾次,甚至有那麼幾年,一面都沒見過。那時,最開心的就是寒暑假,和媽媽一起去父親所在的城市,逛街、吃好吃的、買各種洋娃娃、滿足所有我當時想要的……後來,在寫作文的時候發現自己竟然記不起父親的容貌,只能通過記憶來喚醒記憶。
初中最叛逆的年齡,不知道如何表達對父母的感情,直到父親迴歸,更多的是遠遠看着,熟悉又陌生,欣喜又害怕。高中三年,是和父親接觸最多的時間,直到高考後送我去外地上學,父母離開的那天,看着他們的背影,我哭了。
突然明白,本是我生命之船的羅盤、指明生命的方向的人離開了,那一刻,我像極了一隻孤獨的鯨魚,沒有同伴,始終形單影隻。
工作後,性格內向、消極悲觀的弊端經常被誤解成不合作或不積極。不喜歡社交活動、不願意表達甚至冷暴力,錯過了很多機會。後來直到自己成家,特別是有了孩子,心裡一直有個執念,不能讓我的小孩經歷我孩童時的經歷,讓她在任何時候,知道爸爸媽媽一直都在,無論何時都是她最堅強的後盾……
“有人說,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10年前第一次讀到這句話時,像一個受了委屈的孩子,那些殘破的記憶不斷涌上心頭:半夜三更沒有車獨自走回家,那一夜那條路顯得格外漆黑;帶着年幼的孩子工作回到家,抱起了熟睡的孩子卻拿不上大大小小的包,只好坐在車裡嚎啕大哭;而10年後的現在,再看到這句話時,我慶幸自己挺了過來,感謝周圍的一切,當我以爲自己會難過得痛哭卻沒有哭的時候,我知道過去的都過去了。正因爲如此,纔有了今天的成長,用朋友的話說“一手爛牌打出了王炸人生”。
費了很大勁往前走的我,很少回頭,因爲我知道沒有任何意義。改變不了既定的事實,還很有可能因爲種種情緒影響當下。選擇“一切向前看,過好當下”,這是在你別無選擇的時候,最好的處理方式,依靠自己的力量,自愈,爲內心“解毒”。
父愛,真的是孩子成長道路上不可缺失的一盞明燈。遺憾的是,現在的我認同的孝順是一種互換且發自內心的付出。但遺憾不會一直有,總會好起來,祝天下的父親,身體健康。
文丨又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