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發佈“人工智能+”行動計劃
昨日,《北京市推動“人工智能+”行動計劃(2024—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發佈。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本市將依託首都優勢行業資源和科技創新能力,圍繞機器人、教育、醫療、文化、交通等五個領域組織實施一批綜合型、標杆型人工智能重大應用工程。2025年年底,本市通過實施5個對標全球領先水平的標杆型應用工程、組織10個引領全國的示範性應用項目、推廣一批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商業化應用成果,力爭形成3—5個先進可用、自主可控的基礎大模型產品、100個優秀的行業大模型產品和1000個行業成功案例。
市發改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林劍華介紹,2023年本市人工智能產業核心產值突破2500億元,今年上半年新增公共智算7348PFLOPS,總規模超2萬PFLOPS。目前全市已備案上線大模型82款,佔全國(183款)比重超四成,全國第一。爲緊抓機遇,乘勢而上,加快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落地,《行動計劃》應運而生。
在五大領域組織實施“標杆示範”
在突出示範引領方面,《行動計劃》提出,要依託首都優勢行業資源和科技創新能力,圍繞機器人、教育、醫療、文化、交通等五個領域組織實施一批綜合型、標杆型重大應用工程,促進大模型核心技術突破,增強人工智能工程化能力,提高重點行業的科技水平和服務質量,形成大模型行業應用新生態。同時,圍繞科研探索、政務服務、工業智能、金融管理、空間計算、數字營銷、司法服務、廣電傳媒、電力保障、內容安全等10個行業細分領域,支持市級行業主管部門、相關區、行業應用企業與大模型企業聯動結對,突破場景落地共性難點,探索標準化、可複製、可推廣的大模型行業應用落地路徑。
“人工智能+教育”領域將重點匯聚北京市優質教學案例、講義素材、施教方法等教學知識,培育跨學科、跨學段的教育大模型平臺;“人工智能+醫療”將構建醫療監管機制創新、醫院與醫生科研成果收益均衡、醫院信息系統智能化升級三者合一的“北京醫生”醫療大模型平臺;“人工智能+文化”將匯聚文學作品、歷史建築、文化遺蹟、景點信息等優質文旅數據,支撐文化大模型服務平臺,爲市民和遊客提供個性化、高效且便捷的文旅服務;“人工智能+交通”將基於大模型生成道路、車輛、人流、天氣等仿真數據,加快自動駕駛仿真訓練,優化車路雲網一體化技術路線,建設智能、高效、安全的城市交通網絡。
在商業應用方面,林劍華提到,本市將從小切口、實場景入手,圍繞行業熱點和社會關切,充分發揮大模型技術革新對行業應用的賦能作用,依託行業企業,培育一批大模型商業化應用。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總經濟師唐建國介紹,本市重點面向教育、醫療、文化等行業細分應用場景,支持大模型企業、系統集成服務商、行業用戶等開展大模型API接口調用、雲端模型調優、模型私有化部署等工作,鼓勵開發智能體、智能助手等大模型應用;支持大模型企業與設備廠商結對攻關,圍繞電腦、手機、家電、汽車等新硬件終端,開展嵌入式大模型組件及智能系統研發應用。
將面向全市常態化徵集聯合研發平臺
《行動計劃》還提到,要建設聯合研發平臺,佈局建設一批人工智能應用場景聯合研發平臺,通過整合行業資源和高質量數據、開放行業場景需求、建設聯合研發環境,吸引匯聚優勢創新團隊,共同推動人工智能行業應用及產業落地。
“今年4月在中關村論壇上,北京市人工智能應用場景聯合研發平臺徵集活動啓動,目前正在組織首批平臺建設。平臺將作爲連接行業用戶、企業、高校和研究機構的橋樑,提供技術研發、場景驗證、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一體化服務,打通人工智能應用落地的‘最後一公里’。”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信息科技處處長韓健介紹了本市聯合研發平臺的建設情況,並介紹了平臺申報的條件,牽頭申報的行業用戶需要在所屬行業具備較高的行業影響力,積累一定規模的高質量行業數據,通過其在相關行業積累的高質量行業數據、核心業務場景及算力等資源,支撐大模型創新企業開展模型調優及產品驗證,相關應用成果優先在牽頭單位內應用,能有效形成示範效應,快速輻射至整個行業,對促進新產品、新應用落地具有較強推動和示範作用。涉及領域包括但不限於政務、金融、產業升級、醫療、文化旅遊、教育、智慧城市等。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將組織業內專家,綜合考慮申報單位的行業影響力、應用前景、數據治理等方面的基礎,擇優支持。
“下一步,市科委、中關村管委將面向全市常態化徵集聯合研發平臺,按照‘成熟一批、啓動一批’的原則,爲平臺共建單位提供科技計劃項目、金融、人才、園區、知識產權、交流合作等支持政策,促進平臺建設應用場景,完成科技成果轉化,打造大模型行業示範應用。”韓健介紹。
支持基礎大模型在各行業領域應用
《行動計劃》圍繞算力、數據、算法、資金、平臺、人才等應用發展核心要素及關鍵環節難點問題,提出六個方面的保障措施。其中,在資源保障方面明確,本市建設運營北京算力互聯互通和運行服務平臺,爲企業大模型訓練、用戶單位大模型部署,提供便捷泛在的算力支持。依託北京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打造安全可信數據空間,引導企事業單位開放並匯聚高價值行業數據。建設數據訓練基地,爲大模型訓練提供算力、數據、開發工具和開源社區等資源。推動數據分類分級管控和“監管沙盒”機制。支持基礎大模型在各行業領域推廣應用,鼓勵以自主可控的基礎大模型爲底座加速訓練細分行業垂類大模型,完善大模型應用工具鏈。鼓勵開源高參數自主可控基礎大模型,支持搭建模型和數據集託管雲服務平臺,促進開發者分享和協作。
“充分適應當前大模型技術快速演進的特點,既抓基礎模型的快速迭代,也推進應用場景的快速迭代。”林劍華提到,《行動計劃》的實施週期是今明兩年,實際上就是一年半時間,正是考慮到要加快應用落地,同時隨着基礎模型智能水平的不斷提升,應用模式和路徑也要快速迭代拓展,後續還將不斷總結,接續完善相關支持舉措。下一步,市發改委將會同相關單位,全力做好政策解讀和配套保障工作,對於《行動計劃》中明確的標杆示範應用場景擇優予以一定比例支持,通過動態儲備、滾動實施的方式,謀劃一批、成熟一批、實施一批,以更加多元豐富的場景建設推動本市人工智能大模型創新應用。文/本報記者武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