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思潮》拜登四次挺臺美國決定朝向戰略清晰?(翁履中)

如果連拜登都很難掌握當年《臺灣關係法》立法動機,臺灣爲何會相信《臺灣政策法》立法過程中即輕易高喊美國已經從戰略模糊走向戰略清晰?(圖/新華社)

1979年4月19日,年輕的參議員拜登,加入另外4位資深參議員,在北京與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導人鄧小平,進行了兩個半小時的深入對話。談話的重點之一就是9天前才由美國總統卡特簽署生效的《臺灣關係法》。當時的拜登,並不是會談的主導人物,當然,也不會知道在40多年後自己會成爲白宮主人。可是,年輕的拜登眼中,前輩們提出的《臺灣關係法》對北京確實有嚇阻效果,因爲法條中隱含着協防颱灣的承諾。

這是拜登與中國接觸的開始,也是拜登解讀《臺灣關係法》的根源。很多人都好奇拜登爲什麼4次談到美國會出兵守護臺灣?如果不是失言,究竟是什麼原因?也有很多人解讀美國透過法案支持臺灣,是不是決定要採取戰略清晰?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如果對美國的立法程序,以及國會山莊的政治角力,沒有深入的瞭解,僅透過報導來看華府,恐怕在臺灣所聽到的評論,跟現實之間有不小的落差。

1979年《臺灣關係法》通過,拜登雖然也是參議員,可是年輕的他,其實根本沒有資格進入到法案討論的核心圈中。當年的卡特政府對於《臺灣關係法》興趣缺缺,如果不是中華民國政府大力遊說,加上反共出名的參議員高華德全力推動,跟白宮進行激烈的政治攻防,讓《臺灣關係法》透過條文,刻意創造出戰略性模糊,恐怕《臺灣關係法》的嚇阻效果將會遠遠不足。

當年白宮與國會之間的拉扯,主要是因爲卡特政府想跟北京打好關係,不希望《臺灣關係法》傳遞過於強勢的態度;可是支持中華民國的反共議員們卻認爲《臺灣關係法》就算不能完全彌補,《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取消之後所出現的防禦空洞,至少也要能透過法條字句的拿捏,讓北京當局在虛實之間,不敢輕易對臺灣動武。

透過《臺灣關係法》,國會希望創造出「橫看成嶺側成峰」的效果,讓美國對臺灣的支持,透過文字儘可能的放大協防解釋空間,但又不至於影響三軍統帥的權力。靠着《臺灣關係法》創造出來的模糊,40多年來,確實達成嚇阻的效果。但是在美中關係劍拔弩張的此刻,拜登對臺灣關係法的認識跟原先立法的動機有落差,導致在臺灣議題上,拜登的挺臺回答,就會讓外界摸不着頭緒。

拜登一方面說,美軍會出兵協防颱灣,另一方面,拜登又說,臺灣是否要獨立交給臺灣人民決定。可是仔細研讀《臺灣關係法》就會發現,條文當中並沒有寫明美國要協防颱灣,更重要的是,《臺灣關係法》,也沒有支持臺灣的主權由臺灣人民決定,而是強調美國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主權由臺灣人民決定如果是拜登對《臺灣關係法》的解讀,可以說再次證明了,即使是從政40多年的拜登,也很難掌握當年立法的精神。

不只拜登無法全然理解同事們的想法,美國國會的立法過程以及各項法案背後的提案動機,複雜程度真的不是透過媒體就能理解。近期引起關注的《臺灣政策法》(Taiwan Policy Act of 2022),影響力不亞於當年的《臺灣關係法》。不過,臺灣不少媒體在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以17票比5票,讓法案進入到下一階段審查時,就已經開始大肆報導《臺灣政策法》獲得「通過」,可是,當時參院外委會僅只是讓法案進入到「討論」程序而已。根據美國立法程序,參衆兩院都要提出相對應的版本,並且最終協調完全一致的法條,獲得兩院通過再送給總統簽署,纔算完成立法。簡單來說,報導《臺灣政策法》「通過」,不只是錯誤,更充分顯示了對美國政治的不瞭解。

事實上,深入瞭解參院版本的立法過程,就會發現民主共和兩黨雖然共同提案,但各自都有政治盤算。除了支持臺灣之外,提案的資深議員們其實也希望透過《臺灣政策法》,來看出哪些議員支持抗中議題。說穿了,《臺灣政策法》的提案動機當中,還帶着國會內部「反共濾鏡」的成分。

從拜登發言挺臺來理解拜登對《臺灣關係法》的認識,到《臺灣政策法》的提案,如果僅從臺灣的角度來解讀,恐怕只會看到力挺臺灣的說法,而忽略了美國政治本身的錯綜複雜。

如果連拜登都很難掌握同事們的立法動機,臺灣爲何會相信許多從來沒有研究過美國政治的媒體名嘴和專家?看到特定立場的人士輕易高喊美國已經從戰略模糊走向戰略清晰。此等說法,只考慮政黨利益,讓臺灣民衆持續滿足於美國力挺臺灣的風向當中,享受順風的滋味,這樣愛臺灣,真的好嗎?(作者爲美國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